佛教-“第一神童”出家为僧是悲剧吗? -智悲佛网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第一神童”出家为僧是悲剧吗? -智悲佛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第一神童”出家为僧是悲剧吗?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第一神童”出家为僧是悲剧吗?视点聚焦:
他叫宁铂,是中国大学少年班的“第一人”,非常聪明伶俐,又很听话。中国人心中一个完美儿童的种种要素,他都有了。1978年3月来到中国科技大学,开始在第一期少年班学习。也成了记者们追逐的对象。他们让这孩子出名,让这孩子成为“神童”,让这孩子放射出一种既神秘又炽烈的光彩,让这孩子成为全国儿童学习的榜样,也成为父母们教育子女的新模式。但是在校期间,宁铂很少做物理学科的研究,却把大量时间用于围棋、哲学和宗教。1988年结婚之后,他练习气功,与常见的生活习惯渐行渐远。
2003年,当年家喻户晓的“少年班第一神童”宁铂出家为僧了。
出家是一种悲剧吗?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才子宁珀到五台山出家了。出家当和尚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古往今来不胜枚举,可是社会上仍出现了许多的议论,不少人替宁珀表示惋惜,觉得他的出家完全是逃避现实的困苦。这让我想起九十年前李叔同出家的
1918年夏,深受杭州一师学生们敬重和喜爱的现代中国艺术开拓者李叔同出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他的同事夏丏尊,当得知出家后的弘一自述出家是得
李叔同的学生丰子恺,是李叔同出家成为弘一法师的亲历者。当时的丰子恺年方二十一岁,虽然还不完
正是因为李叔同的出家,影响了许许多多的社会各阶层的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和政治人物,改变对佛法的偏见和成见,护持佛法,甚至参与佛法的弘扬和佛教文化的创造。
有云:“出家是大丈夫之事”。在古代,出家当和尚虽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佛教历来有重出家的传统,并以出家的和尚为住持佛法的僧宝。僧宝是佛教的三宝之一,是佛法常住的象征和引领者。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出家人,除了有正式的剃度、受戒之仪式外,更要有相当的佛法义理和修行的基础。
古代的中国文化,是以儒、释、道三教为主要代表的。佛教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主要不在于它有多少信徒和
可是,宋代以后,中国佛教逐渐式微而走向衰落。特别是清代雍正皇帝废除度牒和戒牒
这也就是说,现代佛教文化的振兴,需要现代社会中与佛法有缘的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出家为僧本就是人生的一种选择,毋须大惊小怪,只是宋元以后佛教的衰落及近代以来的科学主义思潮和二十世纪以来的世俗化浪潮,使人们对出家有异样的感觉,甚至瞧不起出家。重要的是,出家不是消极地逃避世俗,也不仅仅是个人的解脱,而是要有大悲心、大勇气、大智慧,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恒顺众生、救济苦难、发展文化、普渡众生。如果只是逃避世俗,追求个人解脱,就远离了释迦创教的本怀。
末法时代的佛法弘传,需要越来越多的文化人的参与。正在崛起的中国需要佛教文化的复兴。和平安宁的世界需要佛教智慧的滋养。
作者:何建明教授
来源:佛教在线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718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第一神童”出家为僧是悲剧吗? -智悲佛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第一神童”出家为僧是悲剧吗? -智悲佛网;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56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