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弘一大师崇信念佛

  • 佛教法师-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21 00:4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弘一大师崇信念佛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弘一大师崇信念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弘一大师崇信念佛

弘一大师以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大师虽然平时重兴律宗。以严谨持律闻名。却修持弥陀净土法门。从来不谈玄说妙。只劝人勤诚念佛和修持戒律。 弘一大师认为。念佛是学佛的门阶。生起信心的途径。增加定力的措施。获得解脱的归宿。对一些上门学佛的人。他首先劝人念佛。然后再学佛。他还组织念佛会。参加活动。作演讲。强调念佛的好处。大师平常坚持念佛。尤其是在碰到了不顺心和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更以念佛为务。大师尤其重视生灵离世前的念佛。强调“一念”的作用。每当他的身体有大病时。或者一些居士行将往生时。他都要请人助念佛号。或劝人助念佛号。大师43岁时患痢疾。留言临终时。请数师助念佛号。但病康愈。大师还曾为卧病不起的小黄犬念佛。依法超度。 大师特别强调临终助念佛号的作用。他说:“临终一念。最为紧要。临终时。多生多劫。小来善恶之业。一齐现前。可畏也。但能正念分明。念佛不辍。即往生可必。(释迦牟尼佛所说。十方诸佛所普赞。岂有虚语!)自力不足。居士能助念之。尤善。” 53岁时在厦门妙释寺念佛会做《人生之最后》讲演。大师撮录古德嘉言。普劝念佛。大师说:“当病重时。应将一切家事及自己身体

目前佛教法师上下排名

悉皆放下。专意念佛。一心希冀往生西方。……病未重时。亦可服药。但仍须精进念佛……吾人临命终时。乃是一生之腊月三十日。为人生最后。若未将往生资粮预备稳妥。必致手忙脚乱呼爷叫娘。多生恶业一齐现前。如何摆脱。临终虽恃他人助念。诸事如法

中国当代佛教法师方丈

。但自己亦须平日修持。乃可临终自在。奉劝诸仁者。总要及早预备才好。” 大师不但劝人念佛。而且教人念佛。他特别发明了“听钟念佛法”。认为“初学念佛。若不持念珠记数。最易懈怠间断。若以时钟时常随身。倘有间断。一闻钟响。即可警觉也。又在家念佛者。居室附近。不免喧闹。摄心念佛。殊为不易。今以时钟置于身旁。用耳专听钟响。其它喧闹之声。自可不扰其耳也。又听钟工夫纯熟。则丁当丁当之响。即是阿弥陀佛之声。无二无别。常响则佛声常现矣。” 大师认为。对初学念佛的人来讲。关键要熟悉念佛的形式和过程。养成一个良好的念佛习惯。他说:“

佛教法师周志于

初学修佛最好是每天念佛号。起初不必求长。半小时、一小时都好。惟须专意。不可游心于他事。要练习专心念佛。可自己暗中计算。以每五句为一单位。凡念满五句。心中告一段落。或念满五句。摘念珠一颗。如此则心不暇他顾。而可专意

佛教法师怎样看缠师

于念佛了。初学者以这步工夫为要紧。又念佛时不妨省去‘南无’二字。而略称‘阿弥陀佛’。” 在给弟子的信和传碑铭中。弘一大师劝人念佛的话语比比皆是。曾于绍兴城手写佛号千纸。分赠善友。一九三七年春。弘一大师应倓虚法师请到青岛湛山寺讲律半年。在回南方之前。大师每位同学写了一幅 “以戒为师”的中堂以做纪念。并做了最后开示。反复劝人念佛。临走时大师真挚沉静地小声对倓虚法师说:“老法师!我这次走后。今生不能再来了。将来我们大家同到西方极乐世界再见吧!”与大家告别时。大师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小纸条做为对大家的临别赠言。上面写着:“乘此时机。最好念佛!” 

原文出处:

以上是关于「佛教」弘一大师崇信念佛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弘一大师崇信念佛;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836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