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广化法师简介

  • 佛教法师-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08-11 06:4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广化法师简介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广化法师简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广化法师简介

广化法师(1924~1996年)  在台湾的佛教中。专弘律学的比丘。除了济涛律师外。再有一位就是南普陀佛学院院长广化律师。广化是律航法师──俗名黄胪初。曾任官陆军中将。一九四九年依慈航法师出家。为慈航法师唯一的剃度弟子──的剃度弟子。  释广化。字振教。号惭僧。俗家姓彭名华元。江西省南康县人。一九二四年岁次甲子二月初十日。生于南康县潭口乡。父名益庭。母亲赖氏。为一经商的信佛家庭。八岁入塾启蒙。聪敏好学。十四岁时日寇侵华战争爆发。一度辍学。越明年。重入幼幼中学。一九四〇年考入江西省立赣县中学高中部。时当抗战中期。蒋经国任赣南专员。在“建设新赣南”的口号下。培训地方干部。彭华元为爱国心所驱使。于一九四一年考入蒋专员所设的地方干部训练班受训。结业后从事地方行政工作。以工作积极。建立奇功。擢升为赣县潭口乡乡长。既而转任军职。任赣南师管区司书、军需等职。一九四九年国民党政府播迁台湾。彭华元随军来台。  一九五三年。华元因病住入军方疗养院疗养。既而转至台南仙草埔分院。在院中读到慈航老法师的著作。乃通信皈依于慈老座下。成为一名佛门弟子。一九五四年五月慈老圆寂。因赴汐止弥勒内院灵堂行礼。得识慈老剃度徒律航老法师。蒙予开示。翌年四月即于台北十普受菩萨戒。以居士身分弘法利生。在仙草埔的疗养院中成立念佛会──后来改名为“东林精舍”。敦请律航老法师莅临仙草埔。为军中同仁演讲佛法。一九五七年自军中申请资遣。同年九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出家日。于台中二分埔慈善寺。依律航老法师剃度出家。法名振教。字广化。时年三十四岁。  广师剃度后。随侍在律航老和尚身边。深为律老所倚重。在《律航法师年谱初稿》中。记载著广师出家的事迹。《年谱》记载曰:  一九五七年。丁酉。七十一岁。秋季观音法会。为彭居士华元剃度。法名振教。字广化(原注:以上纪事。为律老人亲笔所记;以下为随侍弟子广化谨撰)。秋。师自备饮食衣物等具。携侍者广化。为台南仙草埔东林精舍(陆军肺病医院伤患官兵所建的军中道场)伤患官兵。开讲《无量寿经》。冬。重修慈善寺大殿。  广师出家翌年。台中宝觉寺住持兼佛教书院院长智性老和尚。聘广师为书院讲师。广师自出家后。即持过午不食戒。是年七月。他在授课弘法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因过度劳累而病倒了。大众请他开持午戒。他写下“宁持戒以死。不破戒图生”十个字给人看。好在吉人天相。未几病就痊愈了。一九五九年三月。台北十普寺传戒。担任三师的是白圣、慧三、道源三位长老。广师参加受戒。任沙弥首。他于受沙弥戒前夕。在佛前发愿曰:  我弟子广化。障深垢重。叨蒙三宝垂慈摄受。允我出家。佑我受戒;复作戒坛沙弥首。三宝爱我之厚。无以复加。此恩此德。尽未来际。誓当顶戴。誓愿于受戒之后。严净毗尼。弘扬戒律。并愿以三宝大慈大悲摄我之心为己心。去慈悲摄化一切众生。以此仰报佛恩。惟愿垂慈鉴核。  受戒圆满。广师披衣拎具。向戒和尚谢戒。得戒阿阇梨白圣老法师慈悲。饬广师坐在他身旁。问曰:“此番受戒。有何感想?”师恭谨对曰:  弟子自惟中年出家。障垢深重。本拟受戒之后。惟净持戒律。弘扬净土。不敢作传戒想。但此番在戒坛中。见戒和尚为戒子辛勤劳苦。感激涕零。因念和尚的目的。无非是为成就大众净戒。续佛慧命。欲报此恩。当如法传戒。遂不揣垢障。发愿将来若得住持丛林。当尽力弘戒、传戒。以报三宝于万一。  广师以后近四十年的弘传律学。实发愿于此。  一九六〇年庚子岁。律航老法师高龄七十四岁。他自知化缘将尽。于农历三月初八日。自慈善寺住持位退居。命广化继任住持。律老对广师说:“吾老矣。西归之期谅不甚远。慈善寺的担子要你来担了。”此后他即在寮房中一心念佛。预积往生资粮。六月七日。律老对他并立下遗嘱。对寺中弟子嘱咐后事。三个月后。自知往生期近。加紧念佛。六月十一日上午九时。律老自行沐浴毕。著南传袈裟。穿新鞋袜。偃卧床上。令众人助念。躺在床上久久未去。开目大笑。大众亦笑。中午。外面的弟子因接到广化通知。纷纷回寺。律老见之十分欢喜。下午五点。有送修地藏殿木料至者。律老命广化扶持一睹(修地藏殿是他未了的心愿)。边走边对广化说:  我这一生太幸运了。晚年出家。有你们这些道友招呼我。为我念佛助往生。谢谢你们啦!我幸而出了家。若不出家。这时为妻子儿女啼哭纠缠。怎能一心念佛呢?不得一心。又怎能往生?  律老行至堆积木料处环视一周。回客堂坐数分钟。独自回寮。未几曰:“请广化来!”广师趋至。见律老情形不对。问曰:“是否时候到了?”律老点头。广师乃鸣钟集众。曰:“大家念佛。助师父往生。”律老亦随众念佛。初紧而急。渐模糊不清。数分钟间。在念佛声中安详往生了。三日荼毗。检得舍利数百粒。大者如豆。小者如米。广师眼见律老安详往生的种种瑞相。更激发他念佛修行的信心。办完律老的丧事。翌年岁次辛丑。上半年。广师在慈善寺禁足念佛。专修净业。九月初。演培法师推荐他到新竹灵隐寺。出任灵隐佛学院教务主任。佛学院由无上老和尚任院长。院务由广师全权主办。经过数月筹备。五十一年三月开学。这是广师负责办佛学院之始。  一九六三年三月。广师任慈善寺住持三年届满。乃将丈席之位交由师兄振光继任。他自此心无旁鹜。专心致力于僧伽教育。是年八月。灵隐寺常住与佛学院间意见不洽。无可化解。广师在不得已的情形下。应台中

目前云南曲靖佛教法师排名

南普陀寺住持国强法师的邀请。率领学院师生。迁至南普陀寺上课。并改名为南普陀佛学院。初到南普陀时。一切等于新创。艰难万分。甚至道粮不继。师生以后山竹笋充饥。幸蒙佛、菩萨慈佑。日渐获得改善。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佛学院授课六学期期满。月底举行了一届学生的毕业典礼。当时以因缘不具。佛学院暂予停办。  是年四月。广师军中的旧袍泽袁玉麟等来访。劝他办一道场。以为军中信徒──如东林精舍的老同修们。预为安置一处修道之所。事有凑巧。这时雾峰有一处龙华天礼堂出让。经人介绍承购下来。改建为护国寺。九月改建完成。广师出任住持。在寺中净律双修。他深入律藏。择其可以公开的。且足以利世导人的律文。以(弓+山+文)庵的笔名。撰写《(弓+山+文)园(竹+合+刀)记》。在佛教杂志上发表。在这段时间内。广师在一位中医钟衍蕃居士的护持下。创设了一处护国堂药行。请中医师驻诊。标明“僧尼免费。贫民施药”。做一些医疗服务的工作。广师复在护国药行楼上设立“药王讲堂”。在讲堂中讲《阿弥陀经》。听众踊跃。  先是。一九六五年九月。广师应台中慈明寺住持圣印法师之请。到中华佛教学院兼任教师。讲授佛学课。一九六七年改聘为专任教师、兼教务主任。至此他复为培育僧材而奉献心力。一九六九年。南投碧山岩寺请他主办佛学院。他乃以该寺南光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主任身份。负担起全院事务。他在任教期间。特别著重于戒律的讲解。以此和专弘律学的济涛律师交往。道谊颇深。  一九七〇年。台中市的民声日报社社长徐沧洲。请广师在《民声日报》上辟一佛学版──《醒世》周刊。以弘扬佛法。广师每周三晚间到台中报社校对稿件。看版面大样。深夜始离开报社。他为此一周刊付出大量心力。尤其是六十年(一九七一年)初。台湾省政府民政厅草拟了一份《台湾省寺庙管理办法草案》。他在《醒》刊上大声疾呼。认为此《草案》具有“不合理、不平等、制造纠纷”三大错误。是为“破坏宗教。危害国家”的条文。得到各佛教刊物的热烈回响。一九七一年秋。《民声报》因内部改组。《醒世》周刊停刊。广师乃有时间到台北三慧学舍。皈依于甘珠活佛座下。修学密法。一九七二年夏。受甘珠活佛智慧灌顶及长寿灌顶。传授密咒、法语。并赐他墨宝以为留念。  一九七二年九月。广师到南投莲光寺闭关。莲光寺是广师的师弟广明法师所创建的道场──广明俗名周耿光。一九五八年依律航老和尚剃度出家。法名振德。字广明。一九六一年在南投郊外创建莲光寺。他在寺中备妥关房。广化法师于九月十九日掩关。在关中专修净土。拜大悲忏。闭关两年。障缘颇多。时常生病。到一九七四年六月(夏历端午节前二日)。在关房中平地跌跤。跌断了左腿。在关房中不能治疗。不得已被迫出关。到台北住院治疗。住到夏历七月十五日出院。一九七五年。台北的东山高级中学副校长武九灵、教务主任陈佳源、事务主任许传忠等。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们发心创办了一所东山佛学书院。请道安长老为院长。广化法师为教务主任。负责院务。广师一向有志于佛学教育。他尝自言:“聚天下英才而育之。一乐也。”欣然应聘。  佛学书院开办之初。因广师主张只收男众。故开学时只有学生四、五人。广师以“毗尼严净。定慧等持”为教学目标。亲为学生讲授《沙弥律仪》、《遗教经》等课程。领导学生结夏。半年之间。道风远播。学生增加到十六人。到一九七六年七月。因学生继续增加。而书院限于场地不能增加房舍容纳。广师与道安长老、武九灵居士等共议。书院结束。学生并入三重市慈云寺的中国内学院。广师仍在学院授课。这段时间。他住在中和乡大悲精舍。整理道源法师所讲的《观无量寿经讲记》;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著述《沙弥律仪要略集注》。他在该书的序文中说:  虽自愧才疏学浅。注解疏庸。躬行缺略。无任惭惶!惟以时丁末世。学戒者稀。窃效抛砖引玉。故交佛教出版社印行。愿诸见者闻者。鉴我苦心。愍我不逮。各发菩提心。受持清净戒。“毗尼若住世。佛法永不断”。共挽末劫法运。仰报三宝宏恩。无任企盼之至。  是年秋。他在大悲精舍恭书《梵网经菩萨戒本》。一笔一划念一句佛号。圆满之际于书末敬书回回曰:  伏愿真如本际。心心契合。佛果菩提。念念圆满。法界众生。同登极乐。同圆种智。  一九七八年。在南投埔里观音山圆通寺弘律的济涛律师。亦因地滑跌断腿骨。是年济师年已七十四岁。知将迁化。不愿就医。身边弟子不知所措。以长途电话告知广师。广师闻讯赶到埔里。他与济师见面的情形。见之于广师撰写《济涛律师遗集》的序文中:  当一九七八年冬。济老往生之前数日。余于台北市得其弟子长途电话。谓济老病危。请余速往助念云云;余闻之。忧心如焚。放下听筒。即命驱车驶赴埔里圆通寺。既至恭趋济老病榻前。急切相告曰:“长老!您不能走。长老若走。吾国律宗将绝种矣!长老且留下来。我与您合作。您为主。我为副。合力创办一

佛教法师元旦慰问贫困户

所律学院。培植僧材。续佛慧命。未卜尊意如何?”师云:“吾今年迈气衰。无能办事。尔为主。吾为副。”谦让再三。余曰:“我不敢与长老台杠。我听命于您。您命我如何办。我就如何办。我就遵命。”师闻之大喜。一改往日不住院不打针、不吃药之主意;立命打点行李。明日赴台北市住院治病。......  济涛律师到台北住院七日。病况未见好转。反更加重。只得回埔里静候往生。其往生前夕。命弟子将其生平著作搬至广师面前。广师知其用意。而禀济师曰:“长老放心。我一定把这些著作整理出来。将来成书流通于世。”次日济师往生。时为一九七八年、岁次戊午十月十二日。后来广师整理济师遗稿。编辑近千页的《济涛

谁是最有名的佛教法师

律师遗集》一钜册印行流通。广师风谊。媲美古人。  一九七九年秋间。南普陀佛学院第一届同学相聚。共议请师恢复佛学院第二届招生。广师接受同学之请。在南普陀寺筹备第二届招生事宜。第二届学僧于一九八〇年开学。是届学僧中人才济济。于一九八三年毕业的学僧中。如常禅、慧律、如本、体慧、应慧、杰行、净藏、宗兴等。后来都是弘化一方的法将。学僧在院时。广师谆谆告诫:  盖大庙。不如办佛学院培育僧材。大家发菩提心。将来有机会。要好好办学。佛教道场很多。但人才却很少。所以培育僧材是当务之急。  一九八四年。广师出任台北汐止白云寺住持。同时受聘为南投鹿谷净律寺佛学院教务主任。到净律寺月余。因病辞职。回到白云寺休养。并再度注疏《比丘戒本》。一九八七年又患大病。一度危殆。幸蒙三宝加庇。平安脱险。事后乃自白云寺丈席退居。由宗兴法师继任。广师到台中菩提精舍休养。一九八八年五月。受南普陀寺住持国强法师来函劝请。出任南普陀寺住持。并续办佛学院第三届。  是年广老六十五岁。于结夏安居中。以脑水肿症住入台中荣民总医院开刀。手术后曾昏迷三日。濒于往生。但以培育僧材之愿未了。而终于苏醒。唯行动不便。赖人扶持或坐轮椅;且口齿不清。说话赖身边弟子转述。广老身虽病残。而以其坚强意志力克服身体障碍。病中继续注解《比丘戒讲义》。至一九九三年始将全文三篇注释完毕。他

重庆的佛教法师

在病中。自修定课从不间断;而处理佛学院院务。使院中弦歌不辍。一九九一年佛学院第四届开学。一九九四年复开办第五届。  一九九六年。广师以戒法衰微。发愿举办如法的三坛大戒。乃排除困难。倾全寺人力物力。于三月十二日开坛。只收男戒子五十五人。戒期六个月(一般传戒多为五十三日或更短)。以文戒长老为羯磨和尚。道海律师为教授和尚。广师自任得戒和尚。自登二坛后。他以病残之躯。每日为戒子宣讲比丘戒。并随众作早晚二堂功课。亲自开示。谆谆教诲。弟子劝他珍重法体。老和尚只回答“鞠躬尽瘁”四个字。  戒期未及一半。六月一日。早上为大众做安居依止羯磨。一切如常。未几感到发冷发热。似受了风寒。在众弟子的劝请下。当日住入医院疗养。六月三日。广老召南普陀寺职事等到医院。将寺务一一交待清楚。最后说:  体念我心。持戒念佛。护持道场;务秉六和之敬。大众和合无诤。继而自言:  一切功

藏传佛教法师讲座

德圆满。心愿已了。无有挂碍。  六月七日午时。老和尚忽说:“回南普陀去。帮我助念往生。”下午离院返寺。至午夜在大众念佛声中示寂。世寿七十三岁。僧腊四十夏。戒腊三十八夏。  广老一生致力于僧伽教育。培育僧材遍于台湾。生平著重于戒学之弘传。遗有《戒学浅谈》、《比丘戒讲义》等行世。  (于凌波著)(根据网上资料编辑)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1434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广化法师简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广化法师简介;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834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