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印光大师惜福的故事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印光大师」印光大师惜福的故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印光大师惜福的故事
印祖道风
惜字
文字为世出世间一切言教之本。惜字所以重文。重文所以重道。大师对于这点也极其重视。末学从前对于惜字的怀疑。曾受到过大师的呵斥。现在字纸充斥得太多了。实行惜字。实感到麻烦(尤其在都市中)。因此忽略疏懈的人很多。但是应行之道。是不应惮烦的。须知克己制欲的事。都是麻烦困苦的。可是有志者毕竟要抖擞精神地做去。所以追念大师的佛学同志更应仰学大师这点以身作则的言教。(纪念印公说到尊经惜字郑颂英)
惜纸
汝学问未广博
佛教法师常用口诀
, 且认真提倡。至于贬驳理学之处, 且从缓。否则或招拘墟者暗祸, 不可不知。祈慧察。我一向不计较随便用纸写, 故其纸大小不一。此系过冬糊玻璃之纸, 弃之可惜, 故于知己者用之。(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宁德晋居士书三)
惜物
大师所穿衣服, 也是多年旧衣。卧不解衣, 用被和衣而睡。卧房不放便桶、便壶, 大小便必赴厕所。就是病时, 亦复如是
波旬佛教法师开示
。备有水盆二:一清水, 二浊水(用过之水)。大便后, 先用浊水洗, 再用清水洗。逐日扫地, 清洁佛堂。置放物件, 亲自动手, 决不假手他人。鸡毛帚有二把:一专为供佛龛和佛台供桌用, 即放在佛座旁边;一专为普通用, 即放在写字桌子旁边。各有各用, 并不错用, 亦决不错放。所用之捆行李绳, 已经有五十年矣。还有自北方来时带来一个小木凳, 卧时作枕头, 亦是五十多年矣。有字的纸, 决不撕碎, 必折好放在旁边。写剩的纸,
佛教法师入职讲话
余有空白, 则裁下有字处, 无字的裁下作别用。收到信封, 每翻过来黏好再用。写信用普通白纸, 都是示人惜物处。对于一切经书, 必双手捧放, 决不轻掷, 就是示人要尊敬法宝。对于谈话, 必谈家常做人事及因果报应等, 不谈玄妙, 不谈神通, 但以一心念佛, 求佛力加被, 发愿求生西方。住屋不喜华丽, 做事真实不虚, 待人平等慈悲。皈依弟子, 不分贫富贵贱, 一样看待。但见弟子有不是处, 当面教训, 决不容情。他不欢喜人家恭维, 亦不随便恭维人。因禅教律各宗皆全仗自力, 无他力可托, 今人业重, 不容易了生死。密宗虽可仗佛力, 无一定指归, 容易误会, 错入歧途, 也很危险。唯净土法门, 只要信、愿、行具足, 靠佛力加被, 求生西方, 最为稳当易行, 所以大师应时设教, 极力提倡净土, 并自己实行, 将身作则。无非望大家不要走错路, 一直同到净土家乡, 了生脱死, 超凡入圣矣。所以灵岩寺内, 不独茶房要念佛, 就是寺内工人也要念佛, 从此可见大师之遗教也。大师课余不是以文字劝化, 就是持诵大悲咒水、大悲咒米, 广结良缘。(《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纪念大师美德朱石僧)
惜福
大师每餐只限一菜一饭。菜饭同大众一样。就是有弟子送来精美食物。决不自食。必以供众。送来香敬。则印书或作善举。不愿蓄积。大师西去后
江苏省佛教法师升座
。所留余款。不过三十余圆。还有半数是邮票。即
现在著名佛教法师
最近普佛斋衬所积下来的。大师对于金钱如是清白。不是也可做一个好榜样么?用饭后。将开水洗饭碗。咽入腹中。以免糟蹋碗中剩饭。(纪念大师美德朱石僧)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4/243054.html
以上是关于「印光大师」印光大师惜福的故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印光大师」印光大师惜福的故事;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5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