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大师」莲宗十祖莲池大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莲池大师」莲宗十祖莲池大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莲宗十祖莲池大师
莲池大师(1535—1615)。又名袾宏。字佛慧。别号莲池。俗姓沈。杭州人。出生于世代为名门贵族。
大师天生聪颖灵异。淡泊世味。十七岁时。始入学堂学习。以学识及
出家前。与妻子离别道:“恩爱无常。生死莫代。我要出家。你自保重。”妻子汤氏洒泪言:“君先行一步。我自有打算。”莲池大师于是作《七笔勾》诀后辞行。出家投西山性天和尚剃度。并就昭庆的无尘律师受具足戒。自号“莲池”。以表自己向往西方极乐世界的意志。
此后。大师云游四方。遍参各大善知识。北游至五台山。感应到文殊菩萨放光。后入京师。参遍融、笑岩两位长老。从中大受启悟。游方至东昌时。忽有悟。即作偈:
“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
焚香掷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
大师游方之时。还在为其母守孝。所以怀中常揣有母亲的灵牌。每次吃饭时必把灵牌供起来。睡觉前必把灵牌奉立。如此孝心可见!当大师游方至金陵(南京)瓦官寺时。发病几乎气绝。当时都要被火化了。大师才睁眼微言:“我一息还尚存呢!”这样才免一死。于病中。大师还坚持打禅期。在一起有五个人。大师连他人姓名都不知。
隆庆五年。大师一路乞食游方至杭州的五云山。见云栖山水色秀丽、幽寂。于是便在此结茅棚居住修行。山中多老虎。时常伤害当地百姓。大师心生慈悲。为这些老虎放“瑜珈焰口”。并诵经施食。此后老虎少
相传。文殊菩萨曾化为童子。来参访莲池大师。大师见到童子便问:
“两脚有泥。必是远方客。”
童子答:“闻知莲池水。特来洗一洗。”
大师又言:“莲池深万丈。不怕淹死你?”童子笑答:“两手攀
通过两人的对应禅机。也可见大师道法的一斑。
大师深悲末时期的众生。业深垢重。教法衰落。禅道不明。绝不能以醍醐水贮于秽器中。所以。根据佛教所设的“三学”——戒、定、慧。其中立“戒”为基本。以“净土”为指归。亲自整饬清规。以精严律制为第一修行。命令僧众以半月为期。读诵《梵网戒经》。并著写《沙弥要略》、《具戒便蒙》、《菩萨戒疏发隐》等。阐发戒学的奥义。建立律制范例。
莲池大师崇讲诵。明因果。识罪福。重真修。凡欺世盗名者。无可施其伎俩。赏功罚过。凛若冰霜。并极力戒杀生。推崇放生。其《戒杀放生文》盛传于世。至今尝多有流通。大师所居寺前建有放生池。山中设有放生所。救赎潜游飞走诸生物。众僧也受大师的影响。从各自的口粮中节省下谷物来喂养动物。并且定期开放生法会。宣说佛法。以至善鸣噪的鸟类。一旦听到寺中的木鱼声。都能安静地听法。听后才展翅喧飞。
大师一生朴实简淡。虚怀应物。貌相温和。弱不胜衣。而声如洪钟。胸无崖岸。明因慎果。自奉俭朴。自建立道场以来。五十年中未曾妄用一钱。凡有香俸盈余。便施给其它寺庙。并施医药救百姓。修桥补路。常行不倦。直至晚年。自己还亲自动手洗衣、净溺器。从不烦劳侍者。终身一袭布衣。一顶麻布蚊帐用了几十年……
大师博通诸宗。不但是净土宗的祖师。而且也是华严宗的名僧。因此受到两宗学人的敬仰。无论是讲《华严》还是讲禅学。大师的造谐极深。并且其思想归趣皆归于净土。他认为净土教并非与其它诸宗对立。所以在他的《普劝念佛往生净土》一文中指出:“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是看经。经是佛说。正好念佛;若是修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不仅如此。大师特别大家注重对经教的学习。他在《竹窗随笔》中指出:“我一生崇尚念佛。但也勤勤恳恳地劝人。也要看教典。因为念佛之说来自于何处?要不是佛金口玉言地所宣说。并明载于佛经中。现在的众生何以能知道十万亿刹之外。还有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呢!其参禅的人。借口教外别传。不知道离开教而去参学是邪因。离开经教去悟是邪解……”可见大师对于那些。不重看经。盲修瞎练的学佛给以了严励的指正。大师开净土一门。普摄三根。极力主张“持名念佛”。乃著《弥陀疏钞》:“今此经者。崇约该博。更无他说。单指持名。但得一心。便生彼国。可谓逾简逾约。逾妙逾玄。径中径矣!……观法理微。众生心杂。杂心修观。观想难成。大圣悲怜。直劝专持名号。良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大师所处年代。净土一宗已然势微。且众生慧浅福薄。所以大师一生不遗余力。既调和了诸宗关系。又专弘专扬净土法门。
临终前半月。大师预知时至。到城中告别诸弟子及故友。只是告诉大家:“我将到其他地方去了。”回到山中寺院便用茶汤供养大众。作为往生前的告别。大师言:“这里我就不再住了。我要到别处去了。”七月中。大师为列祖先宗设“盂兰盆会”。当晚入佛堂喧嘱大众:“我所说的话。许多人从来就不听。我现在就象风中的残烛。灯尽油干了。有些人有朝一日。只有栽了跟头。才能信我的话。所以明天我就要远行了。”在场的大众挽留大师住世。而大师作《三可惜》、《十叹》以警策大众。第二天夜。大师入方丈室。示微疾闭目无语。城中诸弟子赶到。围绕其旁。大师方才睁眼言道:“大家老实念佛!莫作怪。以坏我规矩!”言罢。便面向西方念佛。端然而逝于万历四十三年七月初四午时。
大师一生教化众生。于明末时期享有盛名。得度弟子中既有出家僧。更有在家弟子。数以千计。其中不乏高官、名士。此时。正值法道式微之际。大师能以自身的真修实学。重振莲风。二百余年来。遗风犹在。对此。憨山大师曾盛赞莲池大师:
“惟莲池大师的才具。足以经邦济世;悟性。足以传心印;教理。足以契合根机;戒律。足以护持正法;操守。足以警励世人;规约。足以疗救时弊。若不是应身大士来开朗末世重重昏暗。谁又能做得到这些呢?”
大师一生著书。除《弥陀经疏》外。还有著名的《竹窗随笔》三卷以及《菩萨戒疏发隐》五卷、《具戒便蒙》一卷、《禅观策进》一卷、《缁门崇行录》一卷、《水陆法会仪轨》六卷、《楞严摸象记》十卷等三十余种流行于世。因大师晚年居于云栖寺。所以后世尊称他为“云栖大师”。其所有著作被后世弟子汇编于《云栖法汇》之中。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4/336569.html
以上是关于「莲池大师」莲宗十祖莲池大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莲池大师」莲宗十祖莲池大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3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