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敦煌大菩萨--竺法护大师

  • 佛教法师-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0-05 03:1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敦煌大菩萨--竺法护大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敦煌大菩萨--竺法护大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敦煌大菩萨--竺法护大师

张圆笙居士 敦煌大菩萨竺法护。从儿时意外获得一本经书时。就尊定了一生传奇的命运。他沙城里来。烽烟里去。与苦难的中国同步走过历史。是影响大乘佛教流布中国的第一大功臣。 译经大师竺法护出生于敦煌。是月氏人的后裔。归化汉人。他生于三国时代。死于西晋末年。烽火动乱中走过一生。 竺法护自幼上学。读六经、学中文。家人希望他将来到内地找出路。 一天下午。他遇到一位外国僧人。告诉他众生都有佛性。都可成佛。法师临走。留下一卷兽皮刻的、西域文写的佛经。简直是天书! 他整天捧著天书。到处请问。当时。敦煌的寺庙不多。佛经少之又少。西域的语言既多又复杂。没有人能教他。连番的挫折。越发坚定了心意。 皇天不负苦心人。天竺法师竺高座回来了!他欢喜狂奔而去。八岁。追随法师出了家。随著师父改姓「竺」。法号昙摩罗刹。中文是「法护」的意思。竺法护是有记载的第一位敦煌出家人。※※※※※※ 梵语是拼音文字。十分复杂。正式开始学诵经。才知道困难重重。一次偶然中。竺法护专心凝神。心忽然变成一泓潭水。深不见底。于是一字不漏诵完经典。 从此每日背诵经文一万字。过目成诵。师父为他讲解经意。他学到佛陀教人除去烦恼和贪嗔痴的方法。还学会了慈悲……※※※※※※ 西元二六五年。竺法护二十七岁。游遍西域诸国。学会三十六种语言。满载佛经踏上归途。蜀汉已经灭亡。魏将司马炎篡位。国号改为晋。定都洛阳。鼎足而立的三国。只剩下长江流域的吴国还在苟延残喘。 晋武帝泰始二年。西元二六六年十一月。岁末天寒。长安青门内白马寺里有一场译经法会。世间快到了。雪地上的足迹稀稀落落。竺法护并不强求。时间一到。准时开讲:「《佛说须真天子经》。……世尊与无数百千之众。围绕会聚而为说法……」法音如飞瀑千尺直下。落地铿锵! 传语的安文惠和帛元信张口衔接。吞吐之间成流畅中文。气势不减。笔受聂承远、张玄泊和孙休。脊挺如。手下笔墨齐飞。 佛音在大殿往复振荡。仿佛真有无数百千之众围绕在此…… 十二月三十日。大年除夕。《佛说须真天子经》要圆满了。炭火光影跳跃。大殿中温暖如春。半空中忽然响起一阵鞭炮。四面八方兜盖下来。震耳欲聋! 新年到了!严冬过尽。春天回到长安。土里钻出的嫩芽。转眼间油绿一片。竺法护的名声传遍长安、洛阳、天水。来回奔波……※※※※※※

藏传佛教法师级别

竺法护的徒弟沙弥竺法乘。年纪小。勇气足。跟著师父东奔西跑。最爱打破沙锅问到底。长安城里。有一官拜五品的刺史萧人仰。他兄弟六房。上有八十高堂。下有子侄四、五十。人丁兴旺。 为了维系家风。萧人仰遍寻高士。打算以师礼事奉。听说竺法护大师学问渊博、道德高洁。正想去请益。不料刚巧听到市井无聊之徒的闲言闲语。萧刺史心生一计。轻骑简从上寺庙求见。托辞家中变故。借银元二十万。他真正的目的。是试探法师的品德气度。竺法护定静沉稳。十三岁的竺法乘对萧人仰说:「您所要的。和尚已经答应了!」萧刺史一出寺门。竺法乘便直言点出:「师父。萧刺史求的不是金钱!」师徒俩所见略同。相视一笑。 第二天。萧刺史果真带领子侄宗亲一百多人。登门解释、谢罪。法师乃为萧刺史全族授戒传法。消息不胫而走。大师的声名更加响亮……※※※※※※ 西元二七四年。晋武帝泰始十年。竺法护排除万难。往深山行去。越走越深。徒众纷纷求去。最后只留下十个缘份深重的弟子。找到一片向阳山谷。清泉汇成溪涧流过谷地。傍著溪涧盖了寮舍。每日诵经、修行、读书。小树成荫。沙弥们也壮硕成年。蓄势待发。砍柴人来到山谷。利斧砍下刚长成的树干。满目疮痍;还在溪边随地便溺。 泉水无言抗议。自动枯竭了。砍柴人拔营离去。边走边嘻笑。竺法护既然长叹:「我的德行不够。溪涧不愿长流!如果这水永远枯竭。我们也只好走了……」叹息感动了天地。砍柴人才攀上山腰。只听得背一阵水声。山林摇

石城著名佛教法师

撼!干枯的小山涧里。涌满泉水。急湍拍石。狂奔如滔。阳光搭起一座七色彩虹桥。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长安、洛阳。传进当年的信众耳中。信众惊喜莫名。组成队伍、找上山来。※※※※※※ 咸阳古道上。竺法护师徒正往天水走去。他们要攀越陇山到兰州。北入沙漠。经河西走廊回到敦煌。步行黄土高原。景观妙绝。河川切割黄土地层。纵谷深达千尺。下雨的日子。大水挟著黄土。向东奔流。浊不见底。 中年竺法护。心绪壮阔如黄河…… 晋武帝太康五年。西元二八四年春天。竺法护和弟子一行抵达家乡敦煌。向南望。祁连山顶白雪皓皓;北面。大戈壁黄沙滚滚。一切如昔。亲人已老。见到一身破旧、满面尘土的竺法护。欣喜若狂。故旧相见正是热闹。门口忽然传来勒马的声音。一个器宇轩昂的汉子冲了进来。双手高举过眉。献上梵文的《修行道地经》。 来者是故交竺侯征若。当年。竺侯征若送大师回乡。在楼兰城南分手。曾应允只要找到佛经。一定亲自送到。这一路真是迢迢天涯…… 乡亲劝请法师为敦煌信众译经。李应、荣承等人一口承担场地经费等杂务。《修行道地经》正式开译。沙门竺法乘担任笔受。听众里尽是故人。译场挤得水泻不通。盛况不输长安。晚上。起风了。哀鸣遍野。竺法护盘腿端坐诵经。四野哀鸣被温厚的声音盖了过去……。 从此。大师不再须要传语;手执梵文。直接讲出中文大意。弟子们的译笔也已成熟。初译后。竺法护亲自亲复校。一气呵成。※※※※※※ 回到长安。大师在青门外建立专门译经的大译场西寺。设备完善。每次可以容纳几千人。《方等泥洹经》、《持心经》、《正法华经》、《光赞般若经》、《魔逆经》、《文殊师利净律经》……。一部一部翻译出来。包罗万象。 大师译经。从来不分任何部派。一视同仁!※※※※※※ 不久。昏庸的晋武帝死了。皇位传给历史上最愚昧的皇帝晋惠帝。皇帝愚昧昏庸。点燃了诸王的野心。皇后贾南风勾结权臣。酝酿谋反。拉开一场骨肉相残惨剧的序幕!大师年届花甲。加倍努力。 惠帝元康元年到怀帝永嘉二年。《如来大哀经》、《渐备一切智德经

给佛教法师写信

》、《五百弟子本起经》、《弥勒本愿经》、《弥勒成佛经》、《无量寿经》、《普曜经》……

佛教法师讲保家仙

。更多的大经一一译成。 长安、天水、凉州(甘肃省武威县)、酒泉……。他入关出关。译经不辍。译出的佛经。有的立刻传诵四方。有的随著战火流离。沉没将近一个世纪。才再被发现。※※※※※※ 愍帝建兴元年。西元三一三年。大师七十五岁。译完一生中最后一部经典《大净法门经》。建兴四年。西元三一六年。西晋的最一年。战火越烧越烈。长安即将成为灰烬。众人力劝大师离开。大师老了、病了。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为了上千徒众。还是撑起病体。再上

佛教法师的牌位

旅途。一路上烽火连天。大师在半途悄然入寂。 弟子在月圆之夜抵达目的地渑池。只见水面月影……※※※※※※ 西晋灭亡。晋王室余众逃到江南。立国为东晋。历史上最长、最动荡的大分裂时期——南北朝来临了。大师沙尘中来、烽烟中离去。译经生涯刚巧和西晋王朝同步。为佛教译经史写下不朽的一页。 时隔一千七百多年。我们只要翻开《大藏经》。还是可以穿越时空。与大师相见。 竺法护大师的丰采。好像天上皎洁的月光。千古如新!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618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敦煌大菩萨--竺法护大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敦煌大菩萨--竺法护大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284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