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胜燃灯今愈明 冬日参访北京通州佑胜教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佑胜燃灯今愈明 冬日参访北京通州佑胜教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佑胜燃灯今愈明 冬日参访北京通州佑胜教寺
燃灯佛舍利塔位于京杭大运河北端西畔,通州古城北垣“三教庙”(儒教的“文庙”亦称“学宫”、佛教的“佑胜教寺”亦俗称“塔庵”、道教的"紫清宫"亦俗称"红孩儿庙")之内,为八角形十三层砖木结构密
佛教知识图文解读大全图片
檐式塔。此塔初建于北周,唐贞观七年(633)复建,辽重熙年间(1032-1054)重建,元大德、明成化、清康熙九年(1670)都曾经修缮。康熙十八年(1679)地震身圮,康熙三十七年(1698)再建塔身。1976年唐山烈震波及北京,古塔塔刹被毁,1987年重修塔顶。燃灯佛舍利塔由双束腰须弥座、十三层塔身与二层莲台塔刹组成,全高56米,乃北京地区最高之塔。

佑胜燃灯今愈明 冬日参访北京通州佑胜教寺
佑胜燃灯今愈明
冬天的北京,寒凝大地,北风呼啸。12月11日一大清早(旧历十月二十七),季文渊、李立祥、董杰、凯朝几位先生带我一道前往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运河北岸的燃灯舍利塔所在地通州佑胜教寺参观访问。

佑胜燃灯今愈明 冬日参访北京通州佑胜教寺
佑胜教寺住持然教法师(中)与季文渊(右二)、李立祥(左二)、董杰(右一)、嘉木扬·凯朝(左一),图为几位先生手持嘉木扬·凯朝先生书法作品在禅堂合影留念。一枝塔影认通州,此话不虚。几年前曾在通州通惠河畔小住,驻地因离主城区很近,很难感觉到通州与古运河的氛围,只有东去数里看到巍峨伫立的燃灯佛舍利塔才有了通州的感觉,也才会记起少年时长挂嘴边上的那句“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的车轱辘话,继而想起有“大运河之子”作家刘绍棠先生笔下的《瓜棚柳巷》与《蒲柳人家》。那一段“夏日的傍晚,运河上的风景像一幅瑰丽的油画。残阳如血,晚霞似火,给田野、村庄、树林、河流、青纱帐镀上了柔和的金色。荷锄而归的农民,打着鞭花的牧童,归来返去的行人,奔走于途,匆匆赶路。村中炊烟袅袅,河上飘荡着薄雾似的水气。鸟入林,鸡上窝,牛羊进圈,骡马回棚,蝈蝈在豆丛下和南瓜花上叫起来。月上柳梢头了……”时代发展的脚步实在是太快,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东移,眨眼间“蒲柳人家”和“瓜棚柳巷”就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遍地高楼,满眼大厦,只有这座燃灯佛舍利塔和那古老的运河还依旧巍峨着、流淌着,向后人讲述着通州往事今生。

佑胜燃灯今愈明 冬日参访北京通州佑胜教寺
佑胜教寺住持然教法师

佑胜燃灯今愈明 冬日参访北京通州佑胜教寺
然教法师在那间不很宽敞却颇为精致殊胜的禅堂,十分喜悦地和几位先生聊起寺院的往事。根据资料记载,佑胜教寺是通州修建较早的古寺,地处京杭大运河北端西畔,通惠河南岸,是座千年古佛道场,寺内燃灯宝殿内供奉着燃灯古佛,院内的燃灯佛舍利塔建于北周末期(577-581),与之共存的还有一株古槐,它们共同见证了1400余年的血雨腥风,历史兴衰。

佑胜燃灯今愈明 冬日参访北京通州佑胜教寺
佑胜教寺

佑胜燃灯今愈明 冬日参访北京通州佑胜教寺
然教法师陪同几位先生在寺院参观考察佑胜教寺住持然教法师是位年轻有为的佛教中人。授比丘戒的他祖籍河北泊头,自幼敦信佛教,潜心佛学,心静如水,荷担如来家业,弘法利生,深得国家和信众嘉许。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然教法师那间不很宽敞却颇为精致殊胜的禅堂,他十分喜悦地和我们聊起了寺院的往事。他说,寺院历史很长,可谓经风雨见世面,很不容易,眼下寺院只有七八位和尚,由于整个整个寺院正在修缮没有开放,只靠国家给予的一些补助度日,也是举步维艰,苦苦坚守了。说到这里,他灿然一笑道:“一开春寺庙就会修葺一新,到时候一切都会好的,修缮的这段日子少有人来,每日里就我和徒弟们吃斋打坐,诵经修行,季局长今天能和朋友一起来小庙坐坐,大家见见面喝杯茶聊聊天,实在是殊胜吉祥,我心里真是喜悦。”聊到佑胜教寺历史时他说,这座寺院始建于北齐,历经北周、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直至今日。院子里的燃灯佛舍利塔因塔内安放有燃灯佛舍利,塔前供奉燃灯佛像而得名,当地人习惯称“燃灯塔”“通州塔”,也是京杭大运河北京这边起点的象征。古时候,各种物资都是顺着大运河由南方运往北京城,燃灯塔就是船工心里的目标,就像是海上航行的灯塔,正是因为这个缘由,当地人就把风调雨顺、行船顺利的心愿都汇聚在了塔上。据文字记载,
蒙古佛教文化知识
燃灯佛舍利塔是一座八角形十三层砖木结构密檐式实心塔,通高56米,基座周长38米,由须弥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八面砖雕精美,造型优美,气势巍峨,在京津冀一代很有些名气,旧时“通州八景”之一的“古塔凌云”就是指这塔有高耸入云的高度。明代诗人王宣就曾用“冰虬峭立依云霄,云际层峦势比高。一柱界空分晓色,八窗飞雨响秋涛”的诗句来形容这塔巍然屹立的景象。塔上铜铃共有2248枚,每个铜铃上面都镌刻着“善男信女”的姓名,有的还写着诗文、祝语和年月。

佑胜燃灯今愈明 冬日参访北京通州佑胜教寺
佑胜教寺僧舍

佑胜燃灯今愈明 冬日参访北京通州佑胜教寺
禅堂幽静松愈青然教法师一边说一边起身为大家剥桔子递水果。“你们能来我实在高兴,这么殊胜的日子理应多尝几口鲜果,也好让我一表感恩之心。”他说:“那个时候季局长在市宗教局担任局长,是您对政策把握的准理解得透,才有了宗教局、佛教协会、区政府的共同关怀和大力支持,寺庙才逐渐恢复了佛事活动,才有了众多信众和游客前来观光、参拜、绕塔,香火不断,共沐佛光的景象。”“2012年11月29日举行的宗教活动场所颁证仪式和全堂佛像开光盛典那该是多么殊胜喜悦啊!”说到这里,然教法师深情喜悦之情难以言表,眸子间映出慈祥幸福的光。“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佑胜教寺正式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成为北京市佛教协会所属的第22个宗教活动场所,也是通州区第一个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的佛教寺院。”担任过北京市宗教局领导的季文渊先生对佑胜教寺和燃灯佛舍利塔有着鲜活的记忆,按照他当年的打算,通州这片土地会形成一片以燃灯舍利塔及佑胜教寺为文化凝聚,以京杭大运河北京通州段通惠河为历史文化遗产背景的通州文化景观了。“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灵魂,坚守文化自信既要继承好传承好,还要与时俱进搞好创新,宗教文化中国化不是句空话,要付诸于行动,要从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的视野和高度把握和开展宗教实践,既要把宗教看成是文化,看成是历史,还要看成是中国人精神的守望”。他还高兴的聊起寺院的发展变化:“这庙原先就在一胡同里,周围都是民居,人来人往,特别热闹,今儿一来居然找不到了原来那条胡同了,老远望着塔就是进不来,周遭环境变化太大了。”同去的李立祥、嘉木扬·凯朝两位先生还将事
佛学常识问答赵补初
先准备好的书法作品分别赠送给法师,以示纪念。专门从事佛教研究的嘉木扬·凯朝先生还就书法作品中用藏文、巴利文书写的佛经内容与法师悉心交流,共享殊胜。
佛教的善知识什么意思
一致表示今后要常来常往,再续前缘,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为佛教中国化共襄盛举。

佑胜燃灯今愈明 冬日参访北京通州佑胜教寺
冬月里这株与寺院同龄的古槐又在孕育新的生命

佑胜燃灯今愈明 冬日参访北京通州佑胜教寺
燃灯宝殿外景

佑胜燃灯今愈明 冬日参访北京通州佑胜教寺
传印法师为佑胜教寺燃灯宝殿题写的宝匾

佑胜燃灯今愈明 冬日参访北京通州佑胜教寺
燃灯宝殿内供奉着的燃灯佛像殊胜喜悦万德庄严

佑胜燃灯今愈明 冬日参访北京通州佑胜教寺
天王殿外景

佑胜燃灯今愈明 冬日参访北京通州佑胜教寺
三圣殿外景乘着友人和法师聊得热络,我抽身走出禅堂,围着巍峨的宝塔和散开的院落开始了拍摄。佑胜教寺有山门、天王殿、燃灯宝殿、三圣殿、观音殿、地藏殿、燃灯佛舍利塔、僧舍等几部分组成数间,一色的红墙黛瓦在正午明媚阳光愈加殊胜庄严。高耸的宝塔直冲云霄,仰头望去映衬在瓦蓝瓦蓝的苍穹,犹如伟岸的释迦尊者俯瞰着芸芸众生,慈祥安宁,和善空净。在燃灯宝殿前院,我一眼就认出了那株与寺同龄共生的古槐。虽是冬日,但它粗壮巨大的枝干让你依然会看到从古至今曾有多少人在它的荫福下念佛诵经,遮阳避雨,打坐参悟。然教法师有诗云:“无情亦有佛性在,为挡夏日叶成荫。多少众生槐下过,唯赠清凉不留痕。”

佑胜燃灯今愈明 冬日参访北京通州佑胜教寺
立于塔影之下的石碑清晰记录了大运河及燃灯佛舍利塔的前世今生。

佑胜燃灯今愈明 冬日参访北京通州佑胜教寺
阳光下,宝塔向大地投去长长的塔影,犹如岁月遗落下的片片记忆,如梦如歌,挥之不去……
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在加紧建设,也为佑胜教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正在施工修缮的古刹,几位工人师傅忙碌的身影和施工现场看上去虽显凌乱,但久经风雨后的兴盛之势却不能掩饰。岩石铺就的小径、精心栽培的花木、红门白墙黛瓦的庙舍、汉白玉雕凿的桥栏、大成殿前伫立的至圣先师孔子造像、巍峨耸立的燃灯佛舍利塔,还有伴着引擎巨大轰鸣声一架接一架掠塔飞过的客机,无不彰显着新时代中华文明的再度繁荣。“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百多年前的诗人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年他笔下的通州会日新月异变换成今天的模样,如果诗人地下有知,或长生不老活到今日,一定会弃船登机鸟瞰通州,再发诗兴,为新时代的通州再续新词,期盼佑胜燃灯今愈明。(2020·12·14于京华增光阁)
然教法师简介然教法师,佑胜教寺住持,丘戒。祖籍河北泊头,自幼敦信佛教,2004年披剃于北京广化寺,2005年圆具于香港大屿山宝莲寺。承嗣法脉为天台宗第46世,临济宗第42世,贤首兼慈恩宗第42世,得唐密秽迹金刚法北京派传承。参学诸方,求学于中国佛学院,北京市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生班。佛学广博的他几十年如一日潜心佛学,心静如水,不忘初心,报答四恩,荷担如来家业,建寺安僧,讲经说法,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弘法利生,深得国家和信众嘉许。查阅资料我还了解到然教法师曾历任北京广化寺知客,北京市通州区佑胜教寺住持,河北霸州泽生寺住持,并当选北京市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什刹海书院理事,通州区政协委员、常委,通州区青联委员,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委员。

佑胜燃灯今愈明 冬日参访北京通州佑胜教寺
陶克图,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联合国哥本哈根摄影作品展金奖得主;中国画报协会副秘书长、学术研究部主任;北京丝路文化发展协会副会长;北京杂文学会会员、名家进校园特聘专家导师;
出版图书主要有《跨越》、《走出大山》、《兴水富民》、《丰碑》、《今日黄花》、《UNDP在宁夏》、《陶克图作品·告别贫困纪事》等;
荣获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中国优秀摄影工作者"称号;
2018年1月获北京大学·北清智库商学院年度人物功勋奖;
一、二、三届全国“讲好节能故事”摄影大赛专家评审团主任评委。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wywz/wywznr/202012/t20201226_290684.htm
以上是关于佑胜燃灯今愈明 冬日参访北京通州佑胜教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佑胜燃灯今愈明 冬日参访北京通州佑胜教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6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