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教生死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生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生死
一、何谓‘分段生死’、‘变异生死’? 佛教
赵朴初佛学基础常识
将众生的生死分为两种: 1.分段生死:又作分段死、有为生死。是变异生死的对称。指众生由于每一世所招感的果报不
佛学常识与知识
同。而有形貌、寿命等区别。称为分段身。受此分段身后。必有一期生命的结束。故称分段生死。 2.变异生死:又作无为生死、不思议变易死、变易死。是分段生死的对称。指阿罗汉、辟支佛及大力的菩萨等三乘圣者因悲愿心而来世间所受的生死。三乘圣者已跳出三界。结束分段生死。由于修行的结果。烦恼迷惑渐除。智慧圣果渐增。此种迷悟的迁移。感得意境的升华。每一期都不相同。由前期转入后期的变易。恰好一度生死。故称不思议变易生死。 二、生死有何譬喻? 在佛教经典有许多形容生死的譬喻: 1.生死如泥:指众生由于无知、不自觉。因而陷溺在生死的泥沼中。难以出离。《俱舍论》云:‘生死泥者。由彼生死。是诸众生沉溺处故。难可出故。所以譬泥。’ 2.生死如夜:指生死犹如长夜梦境。唯有黎明来到。方能觉知梦境的虚幻。《成唯识论》云:‘未得真觉。恒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 3.生死如海:指众生轮回流转。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忽而上升天道。忽而堕落畜生。仿佛在无边无际的生死苦海中载沉载浮一样。《佛所行赞》云:‘当乘智慧舟。超度生死海。’《大般涅槃经义记》云:‘如来得涅槃船。周旋往返。济度众生。故能于彼生死海中得作船师。’ 4.生死如云:指生死魔障遮覆灵觉本性。好像浮云覆盖日月一样。《无量寿经》云:‘慧日照世间。消除生死云。’ 5.生死如轮:指众生以惑、业、苦三者辗转相因。犹如车轮。在生死中流转不已。《大智度论》云:‘生死轮载人。诸烦恼结使。大力自在转。无人能禁止。’ 6.生死如园:指生死界犹如园林。凡夫耽恋不舍。菩萨游化其间。《往生论注》云:‘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 三、人为什么会贪生怕死? 生死的事实是假相。众生随着业力。在生死流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常人不知。信以为实。其实。生与死是同一件事。表面上看起来。生命的诞生有种种的形相。种种的欢喜;生命的殒灭。有种种的伤感;以悟者的心智观察。则一切皆为虚妄。死亡只不过如同旧屋残破剥落。搬了新家而已。身体好比房子。损坏了。换一个好身体。如是而已。事实上。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并非真正的生。死也并非真正的死。人之所以会贪生厌死。乃我执在作祟。一旦有了我执。世间上的纷扰、动乱、痛苦就如影随形般逼迫而来。去除了我执。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死一如。表里不异。当下就能得大解脱。获大自在。 四、人死一定会下地狱吗? 一般人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亲人死了一定会变成鬼。或下地狱。佛教虽然承认鬼的存在。但是佛教认为人死了之后却不一定变成人见人怕的鬼。人离开了这个世界。前往的地方。不仅仅是地狱而已。也许到天堂去享乐。也许再降生为人。纵然轮回为鬼。也必须具备有成为鬼的罪恶因果。好人不但仍然可以做人。还可以做个更好的人。甚至还可以成为圣贤。成为诸佛菩萨。 五、人死有轮回吗? 有。佛经上说:‘生又何尝生?死又何曾死?’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其实。这一个死。不正是另一个生的开始吗?人本来就不会死。佛教讲‘十二因缘’。生命是环型的。与其他宗教所讲的直线型不一样。譬如耶稣教讲:‘人从那里来?’‘
佛学基本常识视频
人从上帝来。’‘上帝从那里来?’‘上帝本来就有。不需从那里来。’佛教主张:‘人从那里来?’‘人从死来。’‘死从何来?’‘死从生来。’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我们的心则有生住异灭。生死永远不停止。像时钟一样。循环不已。那里是开始?那里是结束?事实上。没有终点。也没有起点。 六、人死后的世界为何? 人死亡之后的情形如何?依佛经记载。由于躯壳形体从有形有限转化为无形
跟大师学国学 佛学常识
无限。人死后的境况要比生前好多了。从下面几点可作一比较: 1.时空的限制:人在生前受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隔绝。不能随心所欲。万里遨游。也无法返老还童。纵情恣性。可是一旦死亡而脱离形体的桎梏。他的道心真性就可以自由自在来去。穿越三界时空了。 2.肉体的负担:《法句经》说:‘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寒热。嗔恚惊怖。色欲怨祸。皆由于身。’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我们的大负担--饿了要找东西喂它吃。冷了要替它加衣服。生病时要忍受皮肉的痛楚□□这个身体所带给我们的烦恼远比带给我们的快乐多。而死亡之后。业识不再受躯壳的牵制。不必再去侍候这个色身。就没有饥寒、病痛的生理折磨。也没有种种触受压迫的负担了。 3.人天的神通:活着的时候。人的种种能力都受到躯体限制。死后则不受物理世界的拘束。能够穿墙越壁。看到肉眼所看不到的事物。听到耳朵所听不到的讯息。而且业识具有浮留在空中的能力。能够自由自在地飞行。其运动的速度可以随意念所生而无远弗届。除了佛陀的金刚座、母亲的子宫胎不能穿越之外。其余物理世界的任何阻碍都可以穿梭自如。真是‘念动即至’了。 七、佛教为何要提倡火葬? 佛教主张火葬。既方便又经济。更合乎卫
佛眼导航佛学常识
生。尤其适合于人口爆满。用地日狭的今日社会;不像土葬费用高。占地广。并且埋葬几年后还要捡骨。非常不方便。火葬安厝灵骨。不需要占太大的空间。真是一劳永逸。 八、如何永断生死? 人生在世。最苦的莫过于生死。当亲人临命终时。那一种生离死别的苦楚。如刀刃在心上乱割。真是肝肠寸断!如何才能免去这种痛苦?佛陀告诉我们。惟有永断生死苦恼。进入不生不灭的涅槃。才有办法免除生离死别的痛苦。怎么样才能永断生死苦恼。进入涅槃?佛陀说:惟有修行。 一个人若不修行。则永远不能出头。平时若只做些功德。至多仅能获得人天果报。虽然在天界得以享福。但当福报享尽。仍须堕落受苦。不能出离生死。唯有发出离心。厌离尘世的欲望。不为欲望所缚。再以入世的精神。从事弘法度众的工作。才能出离三界的生死苦海。 过去诸佛菩萨能出离生死苦海。逍遥于常寂光中。都是经过多生多劫的刻苦修行与磨练。才能有所证悟。因此。若想永断生死苦恼。则必须认真修行。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0/450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生死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生死;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9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