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佛教信仰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11 07:0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佛教信仰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信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信仰

一、怎样才是正信的宗教?  正信的宗教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1.有教主:历史上真有其人。而不是从神话鬼怪中产生。   2.有教义:所奉行的经典。流传的法义。皆合乎宇宙自然的法则。如佛教的三法印。即是普遍、必然存在的永恒真理。   3.有导师:传播宗教者。必须持守律法。有着清净庄严的品德。并且不以主宰者自居。或假藉威权操控人心。  此外。正信宗教的目标。是教人以布施、守戒、忍辱、慈悲等。作为修行的内涵;以不侵犯他人生命、钱

佛学常识问答视频

财、身体、名声等。做为修行的德目。正信的宗教。不以神通变化骗取信徒的膜拜。不以鬼怪附身造成信徒的不安。正信的宗教是开发吾人道德光明的本性。    二、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经云:‘皈依三宝者。能破除忧

烟雨烟雨小师弟佛学常识

悲苦恼。得到无上寂灭之乐。故以此因缘皈依三宝。’又皈依含有皈投、依靠、救护之义。藉由三宝的威德加持。净化身心。感召善因好缘。成办诸事。  皈依三宝者。如得灵丹妙药。能够医治贪嗔痴的心病;如灯烛星月。能够指引我们的迷途;如苦海舟航。能够脱离生死的苦海;如贫人得宝。能够庄严我们的身心。皈依三宝者。以佛陀为导师。以三藏教典为法宝。以一切善知识大德为僧宝。亲近学习。护持一切。皈依佛。如同在我们心中建一座发电厂;皈依法。如同在我们心中建一座自来水库;皈依僧。如同我们在心中的良田上栽植功德。因此。我们必须要皈依三宝。找回生命的价值。重新认识自我宝贵的清净本性。开发每个众生本具的如来佛性、平等的法性以及清净的真心。    三、诸佛菩萨那么多。我们要信奉那一位比较好?  经云:‘佛佛道同。’佛、菩萨并没有前后的名次及功德多寡的分别。我们要信奉那一尊佛、菩萨。视各人因缘而定。如:欢喜慈悲的性格。可以礼拜观世音菩萨;爱好智慧的人。可以信奉文殊菩萨;发大愿心的人。则以地藏菩萨为典范;重视实践的人。就以普贤菩萨为榜样。  佛教是个尊重包容的宗教。信奉那一尊佛、菩萨。是个人的自由。就像是学生填写志愿表。选择喜欢的科系研读。只要努力用功。不论就读那一种科系。都能得到学位。修行也是如此。以有缘的佛、菩萨作为学习的对象。生起见贤思齐的向上力量。终究殊途同归。人人成佛有份。    四、皈信佛教以后。应如何实践?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皈信佛教后。除了防非止恶。还要积极的奉行众善:   1.要正信三宝:对三宝信心不退。对戒法持守不毁。对饶益有情不变。对护持道场不疑。   2

佛学常识 epub

.要正见人生:正见人生有善有恶。有

基本的佛学常识

业有报。有圣贤和凡夫。有前生和来世。   3.要正语说话:维护善良纯净的口业。不乱说、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还需布施爱语、柔软语。给人信心和欢喜。   4.要正命生活:不从事违犯五戒的工作。也就是要有正当的经济生活和谋生方式。  此外。亲近善知识。常到道场听经闻法。或者早晚一炷香。吃饭三称念。每日诵《般若心经》一卷。或静坐五分钟。生活中不离正思、正念等。都是实践佛法。圆满菩提的要门。    五、信仰之后。应如何维护信心?  信心乃一切功德的根源。信仰之后。如何保任、维护信心的根苗。有以下十种方法:   1.亲近善知识。   2.经常参与定期的共修活动。   3.听闻正法。   4.阅读佛书。   5.参加道友集会。   6.要有自我的密行。   7.学习六度四摄的菩萨道。   8.要有禅悦法喜的体验。   9.关心佛教的发展。   10.正见、正思、正念。  此外。对于信心的维护。要勤于拔除贪嗔嫉妒的杂草。要勤于灌溉清净戒法的甘露。让信心的田园生长慈悲、般若的丰硕果实。信仰佛教之后。要以佛为导师。以法为良药。以僧为医护。化贪欲为喜舍。化嗔怒为慈悲。化愚痴为智慧。持之以恒。就是维护信心最好的良方。    六、对民俗信仰应该有什么态度?  人人有信仰的自由。佛教徒应本着慈悲的胸怀。对于民俗信仰要有尊重、友善的态度;对于其他宗教。也能含容等视。以礼相待;不皈依外道天魔。不信奉外道邪教。不跟随外道门徒。这就是佛教徒面对民俗信仰或不同宗教时。应该有的立场。    七、我们究竟应该信仰什么?   1.建立四不坏信:皈依佛、法、僧、戒四者。即具有根力。信心坚固。   2.肯定三法印:确认无常、无我、涅槃寂静的人生实相。   3.信仰业力自作自受:深信世间的善恶好坏都是自己所造作。不由神力。即使有神通也抵不过业力。因此。自己所造的业。一定要自己去受报。   4.信仰依法不依人:人有生灭来去。唯有‘法’--宇宙人生的真理。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5.信仰自性三宝:肯定自己的清净本性。认识自己的本具佛性。所谓‘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自己是最好的依靠。解脱生死苦患。不是诸佛菩萨所能替代。相信自己是佛。自然会爱护一切众生。不会有侵犯众生的言行举止。信仰‘我是佛’。所做的都是慈悲的佛事。所说的都是柔软的佛语。所思的都是清净的佛性。    八、信佛必须拜偶像吗?  信佛有必要拜偶像。因为有见贤思齐的价值。  拜偶像不是拜泥塑木雕的形像。而是礼拜此像所代表的意义。透过圣者形像。容易生起恭敬、怀念、效法的心意。如:一块布裁成帽子戴在头上。做成鞋子穿在脚上。大家不会把帽子穿在脚上。也不会把鞋子戴在头上。布的本质相同。但功能和价值不同。这块布如果制作成国旗。象征着国家的尊严。将受到千万百姓的敬礼。又如耶稣教的耶稣像。不论是铜铁木器。当他高挂在教堂中。同样受到耶稣教信徒的礼赞。天主教的圣母玛利亚像。对于信奉她的信徒。见其塑像。献花膜拜。精神意义大于物质形像。礼拜偶像更有利于凝聚信仰力量。因此。崇拜偶像有其存在的价值。使我们的心灵有了皈依。生命得到救护。情感扩大

赵朴初 佛学常识

升华。并由此唤醒吾人清净圆满的觉性。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0/451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信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信仰;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946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