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宽运法师 何谓布施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11 00:0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宽运法师 何谓布施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宽运法师 何谓布施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宽运法师 何谓布施

布施是梵语「檀那」的音译。意译为财施、施颂。即以慈悲心施福利与他人之义。布施原本是佛陀劝导优婆塞等的行法。其本义是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至大乘时代。则成为六波罗蜜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令布施的意义更为深广;即以财物、体力、智慧施予他人。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以达到解脱的一种修行方法。小乘布施的目的。在破除个人吝啬与贪心。以免除未来世的贫困。大乘则与四无量心的教义结合。用于化度众生。   又布施是六念之一──念施。四摄法之一──布施摄。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之一──布施波罗蜜、檀波罗蜜。布施能使人远离贪心。如对佛、僧、贫穷人布施衣、食等物资。必能招感幸福的果报。又向人宣说正法。令得功德利益。称为法施。使人离开种种恐怖。称为无畏施。财施与法施称为「二种施」;若加无畏施。则称「三种施」。三施是菩萨所必须实践的德目。其中法施的功德较财施为大。布施若以远离贪心与期开悟为目的。则称为清净施。既然布施是菩萨道的基础。功德又如此的大。为什么我们还不迎头赶上。努力实行?上面所讲有关布施的意义。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但是怎样才能修持圆满?

佛学常识太虚 知乎

什么才是布施的满相呢?所以。现在我要讲一个尸毘王代鸽割肉饲鹰的公案给大家听。 据《菩萨本生鬘论》所载:久远之前。有一位名为尸毘的大国王。他的国土地大而物博。统领八万四千小国。人民丰足而且快乐。他拥有后妃及宫中彩女二万多人、五百太子、大臣一万。尸毘王为人仁慈、宽恕、和平。爱护国家的人民。犹如自己的子女一样。当时。三十三天的帝释天主。福报享尽。五衰相现前。非常害怕即将堕落。不知如何是好。是时。最亲近的大臣毘首天子见到这样的情况。于是好言相问。天主何故面有愁色?天主说:「我五衰相现。大概命不久矣。想到世间佛法已灭。诸大菩萨亦很难再见。不知这个身体将来应投生到那里去。所以感到很烦恼。」毘首天说:「天主。据臣所知。阎浮提有国王名尸毘。精进求佛道。你去归投他。必定能够脱难。」天帝听了这番话之后。半信半疑。想与毘首天一同去试探这位尸毘王。是否真的名如其实。天主提议毘首变成一只鸽子。他自己则化作一头鹰;鹰假装追补鸽子来到尸毘王处。鸽子哀求尸毘王的救护。从而试验

佛学常识图片大全

他精进求道的诚心。毘首天说:「我们对于修行的菩萨。应该供养。实在不应该逼恼他。增加他的痛苦。」天主说:「我只不过想试试这位菩萨是否真心求佛道。是完全没有恶意的。」于是。毘首罗天子同意化成一小鸽。而帝释化作大鹰在后面追逐。小鸽表现出很惊怖的样子。飞到尸毘王的腋下寻求庇护。大鹰站在尸毘王前作人语说:「我十分饥饿。此鸽是我今日的食物。希望大王你。把鸽子还给我。」尸毘王说:「我誓愿度一切众生。鸽子既然依投于我。我是不会把牠交给你的。」鹰说:「大王。你爱念一切有情。但是如果令我失去食物。我的生命亦不能保存。怎可以说是慈悲?」王说:「如果把其它的肉给你食。可以吗?」鹰说:「可以。只要是血肉便可以了。」王心想:「救了一命。但却又害了一命。实在于理不合。唯有以我身代替。这样便可以令牠们两者都得以生存。」于是实时取出利刀。在股上自行割股肉给大鹰换鸽子命。鹰说:「大王!你既然为鸽子布施给我。所以我要与鸽子一样重量的肉!」尸毘王于是取来两头秤盘。把挂钩放在中央。然后把鸽子放在盘内。又把割出来的自己的肉。放在盘的另一边。如是割完一次又一次。最后。手臂、胁身的肉都已割尽。但鸽子那边仍然处在低处不能平均。尸毘王于是想将自己整个身体放上称盘。但因为身力虚弱而失足堕地。闷绝昏倒。醒来后。惭愧而自责地想:「长久以来。我被这个身体所累。循环六趣。备受万苦。未曾做过利益众生的事。现在正是时候。为什么还是懈怠呢?」尸毘王生起这种想法之后。便鼓足力气从地上爬起来。将自己的身体放在称盘上;就在坐上称盘上的当下。突然生起从未有过的喜悦。这时。大地发出六种震动。诸天的宫殿都有摇倾。色界住空的诸天都称赞祂的菩萨悲心。能行难行之苦行。但亦各各感动下泪。泪水化成雨天花。一一落在尸毘王身上而为供养。这时。天帝恢复原形。站在尸毘王前面说:「大王。你修苦行功德难量。在三界之中想做什么呢?是否希望能成为轮王或释梵天主呢?」尸毘王实时回答说:「我不需要世间尊贵荣华的果报。我要以此善根誓求佛道。」天帝又说:「大王。你现在的身体痛彻骨髓。有没有感到后悔?」尸毘王回答说:「没有。我从发心到现在。都没有丝毫的后悔。如果我求佛道的心愿真能

佛学常识每日问答

达到的话。但愿我的肢体能够恢复。」此誓刚发后。尸毘王的身体果然恢复如未割前一样。诸天人民欢喜踊跃。称叹不已。 这位割肉喂鹰的尸毘王。不是别人。原来就是我们慈悲的释迦世尊的前身!这就是无相布施;所谓放下身心世界就是「大布施」释尊除了为救鸽命而割肉。立誓解除一切众生的危厄外。当祂为摩诃萨埵太子时。为饿虎而舍身布施;为舍尸王时。以自身肉供养病人十二年;为迦尸王时。全国疫病流行。求受八关斋戒。起大慈心。把功德回向众生。令所有患病的人悉皆痊愈;为毘婆浮的解咒师时。人民疫病。以身肉给鬼食噉。人民众病得以全消;为梵王时。为一偈而自剥身皮写经;为毘楞竭梨王时。为一偈于自身上啄千钉;为优多梨仙人时。为一偈剥身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写偈;为跋弥王时。国中人民患疮病。王自行见毒树。此毒树叶堕在水中。人饮此水即生病。王即拔毒树根株。并以火烧之。人民的疮病一半得瘥。其中未好的。王求问于医。众生疮病。何以不痊愈?医者回答说。这种疮病要食鱼肉才能治愈;王于是来到水边。上树求愿作鱼。若我们为了父母、亲属不惜身命

佛学常识 小说

而为布施。不足为奇;但是为了一只鸽子不惜身命而为布施。却是非常的不容易。释尊却做到了。因而得到布施的满相。以上的故事。在记述释迦世尊于过去世受生为各种不同身形及身份而行菩萨道的《本生经》中。都有详细说明。释尊来回世间八千多次。修行历经三大阿僧祇劫。世世常行六波罗蜜。六度圆满后方成正觉。由此可见。「六度」在追求成佛的菩萨道上。是多么的关键、是何等的重要!俗语

佛学常识问答(三)

谓:「舍得、舍得。」要舍才能得。施与舍其实是一体的两面;能施才能舍;能舍才能施。正如《心地观经》中的《布施偈》所说:「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我们要舍己忘我。要无求无得。才能无相布施。才能真正圆满坛那波罗蜜。念佛的道理。其实也是一样;我们念佛的时候要舍去贪、瞋、痴慢、疑;要舍去妄想、要舍去执着、要舍去所有的烦恼。到最后连念佛的念头都要舍掉──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样自然能够与阿弥陀佛相感应。记得有一首《念佛偈》是这样说的:「一句弥陀法中王。杂乱纷飞也无妨;万里浮云遮天日。人间处处有灵光。」佛教讲求信、愿、行;只要我们信心坚定、愿行具足。紧抱一句佛号。念念不忘、念念相续;日日如是。月月如是。年年如是。时间久了。自然能做到绵绵密密。风吹不透、雨打不湿。所谓「真能念佛之人。放下身心世界。是大布施」。我们回去想一想。到底自己有什么是放不下的呢?又为什么放不下呢?如果能找到一点头绪。那我今天所讲的就没有白费了。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17700.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宽运法师 何谓布施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宽运法师 何谓布施;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915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