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放焰口」放焰口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一种佛事仪式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10 08:1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放焰口」放焰口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一种佛事仪式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放焰口」放焰口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一种佛事仪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放焰口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一种佛事仪式

放焰口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一种佛事仪式。它的全称是“瑜伽焰口施食仪”。本是佛教密宗的一种行仪。后来广为佛教寺院所采用。瑜伽为梵文音译。那密部的总名。据清初宝华山德基大师所解释。其意是:“手结密印。口诵真言。意专观想。身与口协。口与意符。意与身会。三业相应。故曰瑜伽。”焰口是饿鬼道中鬼王的名字。因他口吐火焰。故意译为“焰口”;又可理解为脸上冒火;故亦译

佛学常识大全及图片

作“面燃”。

放焰口的行仪。其源出于唐不空译《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经中说:世尊在迦毗罗城尼具律那僧伽蓝所。与诸比丘并诸菩萨无数众会。前后围绕而为说法。尔时阿难独居静处念所受法。即于其夜三更已后。见一饿鬼。名曰焰口。……住阿难前白阿难说:“却后三日汝命将尽。即便生于饿鬼之中。……”“汝于明日若能布施百千那由他恒河沙数饿鬼。并百千婆罗门仙等。以摩伽陀国所用之斛。各施一斛饮食。”阿难听后大惊。疾至佛所。陈说此事。并乞示教。当时佛为阿难说无量威德自在光明殊胜妙力陀罗尼。谓诵之即能免饿鬼苦。福寿增长。并为之说此施食的方法。此后。施饿鬼食便成为修持密教的人每人必行的仪式。

施焰口的仪轨。最早依

基础佛学常识

据的是唐不空所译《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和《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唐末。密教在中国汉地失传。此仪轨随之亦失传。宋代。佛教各家对于焰口施食曾企图恢复但未能得其道。元代。由于藏族喇嘛进入汉地。密教随之复兴。焰口施食亦得以复传。明代。由于诸家传承不一。各自以意增益。于是形成混乱。史有“七家焰口八家忏”之说。明代天机禅师对。当时流行的《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加以删改。撰订成《修习瑜伽集要施食坛仪》。也称《天机焰口》。后来。此书在实践中屡经修订。其中。集成的修订本是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宝华山德基大师所订《瑜伽焰口施食集要》。世称《华山焰口》。现代汉地佛教寺院放焰口所采用的仪轨。大多沿《华山焰口》。不过南北各地小有区别。音韵声调各有异同。

施放焰口。常与丧事中追荐亡魂结合在一起。称为“阴焰口”;也有为活人消灾、延寿施放焰口的。则称为“阳焰口”。此外。寺院在重大法会圆满日。有的也放焰口。过去放焰口可在寺院、俗家或公共场地举行。现在一般则在寺院的殿堂中举行。

放焰口通常在黄昏或夜间进行。一般需要四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毕。作法事之前。须在殿堂内设立瑜伽坛。中间为主坛。两侧为陪坛。主坛上坐的法师称为座主。又称为金刚上师。作法时。金刚上师身披袈裟。头戴毗卢帽。案上放着法铃、戒尺和香炉等。背后一般设绘有狮子的大型布屏。陪坛为竖放的两排条案。僧人们身披袈裟相对而坐。案上放着各自使用的引磬、木鱼、铙钹、手鼓等。作法事的僧众不得少于七人。一般为十三人至十五人。

殿堂外设立面燃大士坛。灵坛上陈放香烛供品。面燃大士坛还供鬼王面燃。其貌凶狠丑恶。嘴里喷出三道火焰。有的是纸扎的。有的是彩绘的。有的仅供牌位。现在寺院中多不采用纸扎的面燃大士像。灵坛上供被超荐的灵位牌。上书“佛力超荐某某往生莲位”。灵位牌多少不拘。因为一台焰口可同时为多人施放。瑜伽坛、面燃大士坛、灵坛是“阴焰口”必备的三坛。“阳焰口”不设灵坛。

放焰口开始。先由金刚上师领僧人唱《杨枝净水赞》净坛。然后开坛。座主在瑜伽坛前诵《香赞》、上香。斋主(又称功德主、施主。即为追荐亡魂施功德者)上香。依僧俗次序礼拜。座主、众僧、斋主往灵坛上香礼拜。僧人诵《心经》、《往生咒》、《变食真言》。唱《莲池赞》。念“阿弥陀佛”。再去面燃大士坛上香礼拜。诵《大悲咒》、《变食真言》。唱《观音赞》。

众僧登坛。摊开经卷。座主戒尺一击。开卷诵唱。一般是座主唱首句。如唱“会启瑜伽最胜缘”。众僧则和唱下句。如“皇觉垂范利人天”。并常唱菩萨名。还有六字真言。诵真言时。座主手结印契。心存结想。这些手印在《瑜伽焰口》中均有图示。计有遣魔印、伏魔印、火轮印、真空咒印、变空咒印、运心供养印、奉食印、观音禅定印、破地狱印等。

为荐亡者。座主振铃拈香。奉请幽冥教主本尊地藏王菩萨等。引斋主亲属之亡魂及各种孤魂。赴此道场之会:

“一心召请。累朝帝主。历代侯王。九重殿阙高居。万里山河独据。西来战舰。千年王气俄收;北去銮舆。五国冤声未断。呜呼!杜鹃叫落桃花月。血染枝头恨正长!如是前王后伯之流。一类遐灵等众。”

“一心召请。筑坛拜将。建节封侯。力移金鼎千钧。身作长城万里。霜寒豹帐。徒勤汗马之劳;风息狼烟。空负攀龙之望。呜呼!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遍地愁!如是英雄将帅之流。一类孤魂等众

佛学入门常识书籍

。”

“一心召请。五陵才俊。百郡贤良。三年清节为官。一片丹心报主。南州北县。久离桑梓之乡;海角天涯。远丧蓬莱之岛。呜呼!官贶萧萧随逝水。离魂杳杳隔阳关!如是文臣宰辅之流。一类孤魂等众。”惟愿!

“一心召请。黉门才子。白屋书生。探花足步文林。射策身游棘院。萤灯飞散。三年徒用工夫;铁砚磨穿。十载慢施辛苦。呜呼!七尺红罗书姓字。一抔黄土盖文章!如是文人举子之流。一类孤魂等众。”惟愿!

“一心召请。出尘上士。飞锡高僧。精修五戒净人。梵行比丘尼众。黄花翠竹。空谈秘密真诠;白牯黧奴。徒演苦空妙偈。呜呼!经窗冷浸三更月。禅室虚明半夜灯!如是缁衣释子之流。一类孤魂等众。”惟愿!

“一心召请。黄冠野客。羽服仙流。桃源洞里修真。阆苑洲前养性。三花九炼。天曹未许标名;四大无常。地府难容转限。呜呼!琳观霜寒凡灶冷。醮坛风惨杏花稀!如是玄门道士之流。一类遐灵等众。”

“一心召请。江湖羁旅。南北经商。图财万里游行。积货千金贸易。风波不测。身膏鱼腹之中;途路难防。命丧羊肠之险。呜呼!滞魄北随去黯黯。客魂东逐水悠悠!如是他乡客旅之流。一类孤魂等众。”

“一心召请。戎衣战士。临阵健儿。红旗影里争雄。白刃丛中敌命。鼓金初振。霎时腹破肠穿;胜败才分。遍地肢伤首碎。呜呼!漠漠黄沙闻鬼哭。茫茫白骨少人收!如是阵亡兵卒之流。一类孤魂等众。”

“一心召请。怀耽十月。坐草三朝。初欣鸾凤和鸣。次望熊罴叶梦。奉恭欲唱。吉凶只在片时;璋瓦未分。母子皆归长夜。呜呼!花正开时遭急雨。月当明处覆乌云!如是血湖产难之流。一类孤魂等众。”

“一心召请。戎夷蛮狄。音哑盲聋。勤劳失命佣奴。妒忌伤身婢妾。轻欺三宝。罪□积若河沙;忤逆双亲。凶恶浮

佛学常识问答 百度网盘

于宇宙。呜呼!长夜漫漫何

佛学常识问答书

日晓。幽关隐隐不知春!如是冥顽悖逆之流。一类孤魂等众。”

“一心召请。宫帏美女。闺阁佳人。胭脂画面争妍。龙麝薰衣竞俏。云收雨歇。魂消金谷之园;月缺花残。肠断马嵬之驿。呜呼!昔日风流都不见。绿杨芳草髑髅寒!如是裙衩妇女之流。一类孤魂等众。”

“一心召请。饥寒丐者。刑戮囚人。遇水火以伤身。逢虎狼而失命。悬梁服毒。千年怨气沉沉;雷击崖崩。一点惊魂漾漾。呜呼!暮雨青烟寒鹊噪。秋风黄叶乱鸦飞!如是伤亡横死之流。一类孤魂等众。”

以上十二则召请文。可说是短小精悍。文辞优美的悼词和祭文。这十二类孤魂。概括了世间所有的亡者之魂。金刚上师把它们召请来后。撒以甘露。施以饮食。斋主的亲属亡魂便得到了超度。然后。把面燃大士的纸俑或牌位灵坛上的牌位等在念诵中焚烧。抛撒作供品的糖果。众人争抢。以表功德圆满。最后。僧众起身。同唱《回向偈》。斋主顶礼。仪式结束。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4/39029.html

以上是关于「放焰口」放焰口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一种佛事仪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放焰口」放焰口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一种佛事仪式;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92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