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地藏菩萨的誓言:地狱末空,誓不成佛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九华山」地藏菩萨的誓言:地狱末空,誓不成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地藏菩萨的誓言:地狱末空,誓不成佛
诸佛菩萨。无不重视孝道。而且以孝道自行化他。累劫报亲恩。但无量劫来。为尽孝道。为报亲恩。而发愿度尽苦恼众生。方成佛道。足以代表佛教。无尽孝道的实践家。当推地藏菩萨。关于地藏菩萨得名之由。以及其本愿功德和教化事迹。今分述如下:
(一)地藏菩萨的圣号 梵音乞叉底蘗婆(KSITIGARBHA)译名地藏。地谓土地。大地;藏是含藏。秘藏。皆属譬喻。以喻菩萨的功德。地能生、能育、能持、能载。能蕴藏珍宝。能为万物所依。所住。宇宙万物。情与无情。无不依止大地;华果树木。五谷蔬菜。无不生长于大地;名贵珍品。治病众药。无不孕育于大地;一切七宝。无不蕴藏于大地;一切种子。无不摄持于大地。用以比喻菩萨。心如大地。能安住众生于菩提园。能摄持众生的菩提种子。能生长众生的菩提芽。能运载众生至菩提果。令一切众生。究竟证得佛道的三德秘藏。因名地藏。 又地是菩萨利他之功。藏是菩萨自利之德。菩萨久证如来三德秘藏。内蕴无量功德法财。如世间宝藏。众宝具足。能济诸贫乏。菩萨本身含藏无量功德法宝。能为一切众生所依止。能治一切众生身心重病。能生长众生善根。能负荷加持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毕竟离苦得乐。出离生死。疾证菩提。因名地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说:“此大菩萨。是诸微妙功德伏藏。是诸解脱珍宝出处。是诸菩萨明净眼目。是趣涅盘商人导首;如如意珠。雨众财宝。随所希求。皆令满足。譬诸商人。所采宝渚。是能生长。善根良田;是能盛贮。解脱乐器;是出妙宝。功德贤瓶。……救诸危难。犹如父母。藏诸怯劣。犹若丛林。如夏远行。所投大树;与热渴者。作清净水;与饥乏者。作诸甘露。为露形者。作诸衣服;为热乏者。作大密云;为贫匮者。作如意宝;为恐惧者。作所归依。令诸有情。善根不坏。……安忍坚信。如妙高山;总持深广。犹如大海;神足无碍。譬若虚空;灭除一切。
正确的佛学常识
惑障习气。犹如烈日。销释轻冰;常避静虑。无色正道。一切智智。妙宝洲渚。能无功用。转大法錀。善男子:是地藏菩萨摩词萨。具如是等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正因为地藏菩萨。功德殊胜:“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因名地藏。 还有。在延命地藏经:名延命地藏。在莲华三昧经:名胜军地藏。晋译华严经:名大地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名地藏王。罗摩伽经:名持地藏。皆因地藏菩萨。乘本功德大愿之力。犹如大地。孕育万物;能令众生。长养善根。究竟离苦得乐而立名。尤其是对于地狱众生。特别救护。故又有幽冥教主之称。 (二)地藏菩萨的本迹 地藏菩萨。本门深远。证同于佛。迹现菩萨而已。在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中说:当释尊示现在摩竭提国。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时:“有十佛剎微尘等他方诸佛。为欲庄严毘卢遮那佛道场众故。示菩萨形。来在会坐。其名曰:观自在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地藏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藏菩萨。维摩诘菩萨。善威光菩萨。灭诸盖菩萨。宝手菩萨。大慧菩萨。普贤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词萨而为上首。”由此证明地藏菩萨。实是古佛再来。与观音、文殊、维摩诘等古佛同等阶位。很多人因地藏菩萨发愿:“地藏末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便误会以为地藏菩萨。位居等觉。其实地藏菩萨。早已证入妙觉果海。是他方诸佛之一。不过。今为助释尊教化五浊恶世的众生故。迹现菩萨身。 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佛对无垢生天帝释盛赞地藏菩萨言:“智慧深广犹如大海。无所染着譬太虚空。妙果近因如众花叶。伏诸外道如师子王。”又对好疑问菩萨言:“如是大士。成就无量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已能安住首楞伽摩胜三昧。善能悟入如来境界。已能堪忍一切智位。巨龙超度一切智海。已能安住师子奋迅幢三摩地。善能登上一切智山。已能摧伏外道邪论。……。”由是证明。地藏菩萨早已证得佛果妙德。今为度众生。何止于婆婆世界现菩萨身。亦于无量世界现无量身。度无量众生。 在地藏菩萨本愿经。当释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时。“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狱处。分身地藏菩萨。俱来集在忉利天宫。以如来神力故。各以方面与诸得解脱。从业道出者。亦各有千百亿那由他数。共持香花来供养佛。”佛即以救护六道众生的责任。殷勤付嘱于地藏菩萨。广设方便。救拔众生。令在弥勒菩萨成佛之前。悉得解脱。永离众苦。乃至遇佛授记。当时诸分身地藏菩萨。共复一形而白佛言:“我从久远劫来。蒙佛接引。使获不可思议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遍满百千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盘乐。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或毫发许。我渐度脱。使获大利。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好疑问菩萨问佛:“地藏菩萨从何而来。所居佛国去此远近”?佛说:“地藏菩萨。
佛学常识法界
于无量劫前。早已成就无量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善能悟入如来境界。但为欲利乐成就一切众生。所在佛国。悉皆止住。”十轮经亦言:“如是大士。随所止诸佛国土。随所安住诸三摩地。发起无量殊胜功德。成就无量所化有情。能于一日夜。或一食顷。同时于无量无数诸佛国土。度无量无数殑伽沙等诸有情类。皆令解脱种种忧苦。凡所在处。有能至心称念归敬地藏菩萨者。一切所求。无不称遂。” 由于菩萨。大悲坚固。勇猛精进。无尽誓愿力。能于十方世界。“或时现作大梵王身。为诸有情如应说法;或复现作大自在天身。或作欲界他化自在天身。或作乐变化天身。或作睹史多天身。或作夜摩天身。或作帝释天身。或作四天王天身。或作佛身。或作菩萨身。或作独觉身。或作声闻身。或作转轮王身。或作剎帝利身。或作婆罗门身。或作筏舍身。或作戍达罗身。或作丈夫身。或作妇女身。或作童男身。或作童女身。或作健达缚身。或作阿素洛身。或作紧捺洛身。或作莫呼洛伽身。或作龙身。或作药叉身。或作罗剎身。或作鸠盘荼身。或作毕舍遮身。或作饿鬼身。或作布怛那身。或作羯咤布怛那身。或作粤阇诃洛鬼身。或作师子身。或作香象身。或作马身。或作牛身。或作种种禽兽之身。或作剡魔王身。或作地狱卒身。或作地狱诸有情身。现作如是等无量无数异类之身。为诸有情。如应说法。随其所应。安置三乘。不退转位……。” 在佛说地藏菩萨陀罗尼经中。亦说地藏菩萨。早已成就佛果种种殊胜功德。但为救度五浊恶世苦恼众生。于无量阿僧祇劫。恒现无量无边身。随诸佛国。广作佛事。 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佛告坚净信菩萨:“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于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虽复普游一切剎土。常起功业。而于五浊恶世化益偏厚。……又于此世界。所有化业。唯除遍吉。观世音等。诸大菩萨。皆不能及……。” 综上诸经所说。可知地藏菩萨。本门深远。证同诸佛。迹现菩萨。遍于十方诸佛国土。教化众生。甚至曲就众生机情。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特别是五浊恶世。无论是此界他方。无论是现在或未来。无论是天、人、地狱、饿鬼、畜生。凡有苦恼众生之处。无不皆有地藏菩萨的化身。其悲心救苦的精神。实与观世音菩萨同等。不过观音、弥勒、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除随类应化外。示迹娑婆。皆现在家菩萨相。唯地藏菩萨。现出家比丘身。如大方广十轮经言:“是地藏菩萨。作沙门像。现神通力之所变化。有如是大庄严事。”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佛告无垢生天帝释言:“汝等当知。有菩萨摩词萨。名曰地藏。已于无量无数大劫。五浊恶世时。无佛世
佛学常识在线阅读
界。成熟有情。今与八十百千那庾多频跋罗菩萨俱。欲来此礼敬亲近供养我故。观大集会随喜故。并诸眷属。作声闻像。特来至此……。”地藏菩萨。不但自身现比丘相。即其所教化的无量法眷属。亦随之现比丘相。在十方诸佛国土出现。作为三宝之一的僧宝。令人归敬三宝。广种福田。灭罪生福。因此。现在流传于世间的地藏菩萨像。无论是泥塑。纸昼。木雕。皆是比丘相。身披袈裟。头戴僧帽。左手执明珠。右手执锡杖。端坐莲花中。或站在莲花上。 (三)地藏菩萨的道场 地藏菩萨。虽然誓愿弘深。以十方诸佛国土。作为自己成熟众生的国土。分身尘剎。利乐有情。但其示现于中国的道场。则在安徽省。青阳县西
佛学常识的书
南的九华山。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因此山岩顶。如九子团聚之概。自唐代诗人李太白诗云:“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之后。便改名为九华山。九华山中。有九十九峰。其中十王峰最高。海拔一千二百四十多米。其除诸峰罗列。怪石峭壁。苍翠峥嵘。山中有五溪山色。莲峰云海。舒潭印月。碧桃瀑布。东崖宴坐。平岗积雪。天台晓日。化城晚钟。九子泉声。天桂仙棕等十境。尤其引人入胜。山中寺院百余座。其中最著名的是祇园寺。百岁宫。甘露寺。东岩寺等四大丛林。皆以化城寺为中心。化城寺在化城峰上。是唐代诸葛节等为金地藏改建。 传记。唐代有新罗国(即今朝鲜)王子。名金乔觉。二十岁出家。法名地藏比丘。于唐贞观四年。携其爱犬——善听。航海来中国参学。到九华山。栖止山中。后有邑民诸葛节等上山。见其孤坐石室。以
同时学习基础的佛学常识
白土和米为食。敬其苦行。发心护法。为建寺院。令其安心办道。后刺吏张岩。奏知朝庭。改名为化城寺。 据说当年九华山地主之权。是当地富豪闵阁老公公所有。建寺时。曾请闵阁老送地。闵老个性乐善好施。且对地藏比丘。非常信敬。问要地多少?地藏答:“谨要一袈裟之地足矣。”闵老认为一袈裟之地。所占几何?于是慷慨答允。谁知地藏比丘。撇开袈裟。竟盖尽九华山峰。闵老见地藏比丘有此神通。惊喜不已。即将九华山地。全部送出。发愿为地藏比丘护法;并命儿子。随地藏菩萨出家。后新罗国很多人前来亲近学道。道粮不够时。煮饭常渗拌观音土(细白如粉之泥土)。可见当时寺众。生活的清苦。新罗国王。闻知地藏比丘。率众在九华山苦修。时遣派人送粮食来供养。 地藏菩萨在九华山。住七十五年。至唐开元廿六年七月卅日涅盘。世寿九十九。圆寂后。肉身坐于缸内。三年后开缸。颜面如生。后人为建肉身宝殿。又名肉身塔。咸丰七年。与化城寺同遭火灾。但肉身无损。同治时重修之肉身宝殿。金碧辉煌。十分雄伟。终年灯光长明。象征菩萨威德光明。恒照幽冥世界。救拔众生无明暗闭之苦。因当年的地藏比丘。就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所以九华山。成为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亦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 (四)地藏菩萨的孝道 地藏菩萨。最初学佛。身为长者子。因见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相好庄严。而发心:“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求证佛身。但行菩萨道时。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像法中。身为婆罗门女。因母信邪。不敬三宝。堕在恶道。而思挽救:“遂卖家宅。广求香花。及诸供具。于佛塔寺。大兴供养”。承佛慈力加被。知亡母堕在无间地狱受苦。即“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如来塔寺”。不但亡母得脱地狱之苦。连当时在无间地狱中。所有罪苦众生。同时俱得超生。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见地藏经忉利天宫神通品) 又于无量阿僧祇劫前。有一生。在清净莲花目如来像法中修行。名字光目。秉性孝顺。为救亡母堕落恶道及短命之报;于佛像前发弘誓愿:“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见地藏经阎浮众生业感品) 地藏菩萨。所以发如是弘愿。主要原因。是基于孝道。可以说:孝道是激发地藏菩萨发弘誓愿的主要原因;孝道是促使地藏菩萨累劫报亲恩的原动力;孝道。亦是地藏菩萨。长住生死。永劫度生。不取佛道的本愿;无量劫来。皆以孝道自行化他。如地藏菩萨。对大辩长者言:“阎浮众生。若能为其父母。乃至眷属。命终之后。设斋供养。至心勤恳。如是之人。存亡获利。”是正面劝人实践孝道。地藏菩萨。对摩耶夫人说:“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是反面劝人实行孝道。目的在于化导众生。令知因识果。孝敬父母。止恶向善。离苦得乐。可惜众生业障深重。结恶习重。“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罪业无尽。苦恼无尽。偏劳地藏菩萨。本无尽的悲愿。实践无尽的孝道;永远在六道生死中:“上报四重恩。”长期执掌幽冥界。“下济三涂苦。”直至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末空。誓不成佛。可见地藏菩萨孝道之无尽。 (五)地藏菩萨的功德 地藏菩萨。誓愿坚固。无量劫来。广济有情。累劫报亲恩;积功聚德。微妙难思。早已证得佛果无量无边殊胜功德。如大集地藏十轮经中。佛告好疑问菩萨:“假使有人于弥勒及妙吉祥。并观自在。普贤之类。而为上首殑伽沙等诸大菩萨摩诃萨所。于百劫中。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地藏菩萨。求诸所愿。速得圆满。所以者何。地藏菩萨。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令诸有情。所愿满足。如如意宝。亦如伏藏。如是大士。为欲成熟诸有情故。久修坚固大愿大悲。勇猛精进。过诸菩萨。是故汝等。应当供养。”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7/70367.html
以上是关于「九华山」地藏菩萨的誓言:地狱末空,誓不成佛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九华山」地藏菩萨的誓言:地狱末空,誓不成佛;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