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教典籍简介: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典籍简介: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典籍简介: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略称《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
第一大愿:生佛平等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曜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药师如来愿将来成佛时。身放光明。遍照一切世界。并且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同时也希望一切有情正报就和自己一样。身相光明。众好具足。无有差异。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因无明所覆。不能显发。所以药师如来希望以佛光净除众生烦恼的尘垢。修行成佛。
第二大愿:开晓事业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第一大愿着重于佛陀的法性身。显示生佛平等。本愿则着重在从法性而起应化身。开晓众生。凡夫的色身中也具有琉璃智光。因为血肉烦恼障碍。不能内外明彻。药师如来放光时。住在黑暗世界的众生。受到佛光的照耀。一切黑暗都能破除。幽冥众生悉蒙开晓。如同盲者得眼。能在光明熙和中。随意所趣。平等自由地经营各种事业。因此。佛菩萨化世。不但以身心修养开导众生。也以一切知识、技能利益众生。
第三大愿:无尽资生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现世科技昌明。带给人类衣、食、住、行上种种物质的享受。这都是方便之用。然而不能以无量无边的智慧作为妙体。所以有用而非妙用。此有彼无。起贪瞋痴。互相争夺。世界祸乱也因而不曾间断。因此。药师如来希望众生能具光明智慧。使斗争永息。世界和平。人民衣食丰富。所有资生受用无有缺乏。
第四大愿:安立大道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二、第三大愿着重在事业与物质的受用。是属于物质文明。第四大愿则特别着重于正知正见的具足。希望不信因果而造作种种恶业。向于三恶道的众生。都能舍离邪道。得闻佛法。修习戒定慧。又愿声闻、独觉行者都能回小向大。会三归一。入于究竟的大乘。
第五大愿:戒行清净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一至四愿是“与乐”。此愿以下是“拔苦”。众生受持戒法。如果因为一时无明而不能圆满持守净戒。有所毁犯。只要听闻药师如来圣号而如法忏悔。就能不堕恶趣。
第六大愿:诸根具足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瘖□、挛躄背偻、白癞癫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药师如来不但希望身体患有重病、器官残缺的众生可以因为听闻如来名号而六根完具。相貌端严。即使心性鲁钝。冥顽不灵等心理不健康的各种病患。也都能得到妥善救治。获得身心端严的美好人生。
第七大愿:身心康乐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
第六愿着重于医治身心所感染的各种恶疾。而此愿则特别着重在贫病的救拔。佛陀的慈悲普及一切。尤其对孤苦贫病的众生。更是关怀、护念和救济。
第八大愿:转女成男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女百恶之所逼恼。极生厌离。愿舍女身。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在大乘佛法中。男女本来就是平等一如的。不过因为女众的苦事极多。因此。特别立愿。使厌恶女身而想舍离女身的。只要听闻如来名号。都能转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成就佛道。
第九大愿:回邪归正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此愿揭示有情众生被邪魔外道诱惑缠缚。而生起种种的邪见。如蛾赴火。自烧自烂。由于药师如来的本誓愿力。使他们转邪归正。渐渐修习六度万行。速证菩提。
第十大愿:解脱忧苦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录。缧缚鞭挞。系闭牢狱。或当刑戮。及余无量灾难凌辱。悲愁煎迫。身心受苦。若闻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脱一切忧苦。”
此愿是为济拔犯法受禁的众生所立。也就是只要有众生因冤枉而受法律惩罚。或一时无知。犯了杀盗淫妄等罪过。或受种种的灾难及欺凌侮辱等众苦逼迫。而悲伤忧愁。如果能称念药师如来圣号。至诚忏悔。即可解脱一切苦难。
第十一大愿:得妙饮食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欲令入佛智。先以欲钩牵。”因此。药师如来先以上妙饮食令众生饱足。然后以清净无漏的法味。使众生获得究竟安乐。
第十二大愿:得妙衣具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翫。皆令满足。”
药师如来发愿使一切贫苦众生。随其心意所需。获得衣食丰富。受用庄严。
从十二大愿的内容来看。药师如来不但着重衣食等物质生活。也关心社会的教育。正当的娱乐。使人人能真正过着和谐无争的佛化生活。
以上十二大愿是药师如来在因地修行的广大行愿。而其果德。也就是受报国土。又是如何呢?
《药师经》里的理想世界是琉璃净土。琉璃世界的净土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一、是民生丰富的世界:药师如来的琉璃净土。是一个经济不必忧愁。民生物质非常丰富的地方。在那个世界里。到处有金银财宝。到处都是富丽堂皇的建筑物。人民衣食住行的获得。极其方便;大众的育乐器材。也都是随心所有。
药师琉璃净土的众生。因为亲近药师如来。知道修福。所以他们招感到的福德因缘也就极其顺利。想要经营事业。不必考虑周转不灵或是亏本。想要生产报国。不必挂念原料不足。或是税捐繁重。在那里。民生安乐。物资富足。实在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世界。
二、是社会净化的世界: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有污浊、烦恼。是个不清净的世界。在药师净土里的世界。可以说是众生净化。社会净化的地方。因
在琉璃世界里。没有男、女相。都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在药师净土里不但没有女人。并且没有恶趣。没有地狱。没有畜生。也没有饿鬼。所以琉璃净土里也就没有□争。没有烦恼。更没有各种恶业。如杀生、赌博、酗酒等等。可以说是一个绝对清净化的世界。
三、是政治清明的世界:在药师琉璃净土里。没有刑罚。没有牢狱。没有贪官污吏。
四、是身心康乐的世界:在药师琉璃世界里。每一个人的身体都很健全。生活都很快乐。医药卫生。不必忧愁。那里的医药具备。药师如来是无上医王。在药师净土里的人。没有人闹胃病、感冒、头痛。而琉璃净土里的众生。不但没有各种身体上的病。就是心理上贪、瞋、嫉妒的烦恼也没有。他们身体用来为大众服务。他们的心里用来为解脱圣道思维。
由依正果德。我们知道东方净土的庄严。不但资生物质无限丰富。大众和乐无诤。而且能受佛的教化开导。而药师佛是以何种善巧方便度化众生?众生又能获得那些利益?这正是本经的要义所在。今概述如次:
一、闻名忆念益:能破四恶得四益。四恶是:悭□贪惜恶、毁犯见慢恶、嫉妒诽谤恶、□讼咒诅恶;四益是:往生净土益、上生天界益、还生人间益、转生丈夫益等。
二、持咒治病益:持诵药师神咒。能治病拔苦。利益众生。
三、供养受持益:众生由礼拜、供养药师如来。能获得曼殊室利及诸天的护持。由受持奉行药师法门。能够得到长寿、富饶、官位、男女等四种福报;也能免除百怪出现、一切怖畏、内乱外患、毁犯堕落、女人生产等诸灾难。
本经着重在对众生现世病苦灾厄的救济。福乐的获得。是解决现实人生问题的法宝。
本经汉译有五种(一说四种)。依其译出时间之先后。分别为:
□东晋帛尸梨密多罗译(317-322)本。
□刘宋慧简译(457)本。
□隋代达磨笈多译(615)本。
□唐代玄奘译(650)本。
□唐代义净译(707)本。
其中前三译是强调药师佛的功德。称为《药师随愿经》。义净所译本。称为《药师□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或《七佛药师经》。详述七佛药师的本愿及其陀罗尼。而一般最通行的是玄奘译本。
本经收录于《高丽藏》第十册、《碛砂藏》第十册、《卍正藏》第十六册、《龙藏》第三十四册、《大正藏》第十四册。主要注疏有下列四种:
□《药师经古迹》 二卷 新罗.太贤撰
□《药师经灯焰》 一卷 清.净挺着
□《药师经直解》 一卷 清.灵耀撰
□《药师经讲记》 一卷 民国.太虚着
□试描述《药师经》中的理想世界。
□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有何时代意义?
□试述本经的要义。
□试述本经的特色。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9/9044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典籍简介: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典籍简介: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