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佛教典籍简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10 00:0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佛教典籍简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佛教典籍简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典籍简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又称《观音经普门品》、《观世音经》、《观音经》、《普门品经》、《普门品》。全一卷。为《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别行。姚秦鸠摩罗什(344-413。一说350-409)译。师东晋龟兹国(新疆疏勒)人。我国四大译经家之一。自幼聪敏。七岁从母入道。游学天竺。遍参名宿。博闻强记。誉满五天竺。后归故国。王奉为师。前秦苻坚闻其德。派遣骁骑将军吕光率兵迎师。途中。吕光闻苻坚败殁。遂于河西自立为王。罗什乃羁留凉州十六、七年。直至后秦姚兴攻破吕氏。罗什始得东至长安。时为东晋隆安五年(401)。姚兴礼为国师。居于逍遥园。与僧叡、僧肇等从事译经工作。  自后秦弘始五年(403)四月始。罗什先后译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般若经》、《法华经》、《大智度论》、《阿弥陀经》、《维摩经》、《十诵律》等经论。有系统地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自佛教传入。汉译佛经日多。但所译多滞文格义。不与原本相应。罗什通达多种外国语言。所译经论内容卓拔。文体简洁晓畅。流通极广。罗什一生致力弘通的法门。当为般若系的大乘经典。与龙树、提婆系之中观部论书的翻译。所译的经典。对我国佛教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道生传于南方。经僧朗、僧诠、法朗。至隋吉藏而集三论宗之大成;再加上《大智度论》。而成四论学派。此外。所译的《法华经》。肇启天台宗的端绪;《成实论》为成实学派的根本要典;《阿弥陀经》及《十住毘婆沙论》为净土宗所依的经论;《弥勒成佛经》促成了弥勒信仰的发达;《坐禅三昧经》的译出。带动了“菩萨禅”的流行;《梵网经》一出。中土依之而传大乘戒;《十诵律》则提供了研究律学的重要资料。

  “观世音菩萨”。

佛学常识答问下载

又作光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观世自在菩萨、观世音自在菩萨、现音声菩萨、窥音菩萨。略称观音菩萨。别称救世菩萨、莲华手菩萨、圆通大士。是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的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胁侍。世称西方三圣。凡遇难众生诵念其名号。菩萨实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故称观世音菩萨。又因菩萨于理事无碍的境界。观达自在。故称观自在菩萨。“普”。是说观音的众德普具;“门”。是说受观世音菩萨慈悲救济的众生有种种不同的类门。因此。所谓普门。是说众生的机类虽有千差万别。而观世音菩萨则能普应群机。无不示现。

  《普门品》是二十八品的《妙法莲华经》中的第二十五品。内容详说此菩萨于娑婆世界教化利益众生的事。谓受苦众生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实时观其音声。令得解脱;若有所求。亦皆令得;又能示现佛身、比丘身、优婆塞身、天身、夜叉身等。而摄化众生。全文由长行与偈颂组成。宣说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的妙用。正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此品的要旨。完全包含在长行中。重颂则是长行的覆述。今略述如次:

   得名由来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实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此段文是佛陀的总答。是本品的大纲。观世音菩萨的悲心和誓愿。众生称念的方法和得益。完全包含在这段经文中。而观世音菩萨名号的来由。也就是从这段经文来的。

   称名利益

  谓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身心得以远离根本的苦恼、无明、恶业。免除一切的灾难。获得无边的利益。此称念的利益又可分为冥益与显益二种。

   1一、冥益

    2七难解脱

  火难解脱: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

  水难解脱: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火、水不限定就是有形可见的火、水。如瞋恚之火。爱欲之水。都是能使我们灭诸善根。沉沦苦海的厄难。

  风难解脱: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剎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剎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此难又名罗剎难。大海。是指佛法的大海;金、银等是有形的宝石。无形宝石是指七圣财。即:信财、进财、戒财、闻财、舍财、慧财、惭财。

  黑风。就是无明烦恼的迷风。或是一切魔障的恶风。船舫。是比喻人的身体。

  唐朝于问紫玉和尚:“如何是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剎鬼国?”

  和尚说:“你这佣工。问这种事做什么!”于公一听。顿时勃然大怒。

  和尚指着于公说:“这个就是漂堕罗剎鬼国。”

  所以。当无明烦恼的迷风。在心中掀起贪瞋痴三毒

佛学常识大全100条

的波浪时。这就是恶鬼罗剎的心。假如在这时候能生起“南无观世音菩萨”与“平等大慈”的心念。那无明烦恼的狂风。三毒的波浪。就能停息、平静。而得解脱这个苦难。

  刀难解脱: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有人面临伤害或杀害时。能够称念观音菩萨的圣号。刀杖就会一段一段的折坏。既不能打。也不能杀。刀杖。不仅是指有形的刀杖。也是指害人的骄慢瞋恚之心。如果他人以这种心来压迫我们。我们却以慈悲心去对待他。那

一分钟佛学常识13

么他的刀杖自然有如断坏般。不能发生作用了。

  鬼难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剎。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从害世毒人的意义上看。我们这世界上充满了夜叉和罗剎。这夜叉和罗剎就是指一切的诱惑。如女色、金钱、权力、名位等。只要我们把一念安住在平等的慈悲上。一心称念观音名号。恶鬼不但不能以恶眼视之。那里还能再加毒害呢?

  囚难解脱: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不论有罪或无罪被缚。由于称念观音圣号的力量。杻械枷锁自能断坏。从理上来说。名誉的杻。利益的械。恩爱的枷。我执的锁。都在束缚着我们。如果我们心中住有观世音菩萨。以一视平等的心。就会知道名利等本来是因缘和合的假名。生死本来是变化的现象。如果我们为这种智能之光所照。则系缚自然解脱。自然能够得到自由自在。没有人能系缚我们。

  贼难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空也禅师有一次出外弘法。经过一条山路。突然窜出很多土匪。拿着刀剑向他索取“买路钱”。空也禅师看了以后。不觉掉下眼泪。土匪一看空也禅师落泪。哈哈大笑说道:“这么一个胆小的出家人。”

  空也禅师说道:“你们不要以为我流泪是怕你们。生死我早就置之度外了。我只是想到你们这些年轻力壮的人。有力气而不为社会工作。为人服务。却每天在此打家劫舍。我想到你们所犯的罪过。固然为国家的法律、社会的道德所不容。将来还要堕入地狱去受三涂之苦。因此为你们着急而流泪的啊!”

  强盗们听了。终于拋弃贪欲瞋恨的心。而皈依在空也禅师的座下。

  这是慈悲的感化。本段经文就是表示这种意思。

  怨贼。比喻烦恼。商主。就是第八识的心王──阿赖耶识。也就是一切心的主体。前七识从阿赖耶生。随从心王。为心王所有的。叫做心所;诸商人。就是指这心所法的作用。

  这个心。持有可成佛的宝。也持有堕于迷惑的贼。其中若有一人。任它环境是多么险恶。一点也不骇怕。不管烦恼怨贼是如何的多。只要自己体得观音平等大悲的心。以无我讨伐我执。以慈悲摈弃贪欲。以勇猛降伏瞋恚。以智能照破愚痴。则烦恼的怨贼就会远逃。险峻的山路也能安全的走过。

    2三毒难解脱

  三毒就是贪欲、瞋恚、愚痴。是从内部所生。

  贪欲解脱: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三毒都是毒害我们身心的烦恼。而贪欲中最甚的。莫过于淫欲。魏文帝《遏欲文》说:“首恶莫如色欲。易犯多是邪淫。”“拔山盖世之雄。坐此而亡国丧身;绣口锦心之士。以之而败节堕名。始为一念之差。遂致毕生莫赎。”《四十二章经》说:“老者以为母。长者以为姊。少者为妹幼者子。敬之以礼。”

  所以“若有众生多于淫欲”的心生起。常念观世音菩萨。就不会忘记观世音菩萨的智能、慈悲、勇猛的心。而对上不失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的敬意;对下常存一切众生是我子我女的观念。则一切淫欲之念。必然能够灭却。

  瞋恚解脱: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

  《佛遗教经》说:“劫功德贼。无过瞋恚。”《法句经》说:“恚能自制。如止奔车。是为善御。弃冥入明。”瞋。是有对象的。是向人冲动生起的一种恶性情感。瞋恚的根本是由我执而起。因此。在发怒时如果能有自他平等的观念。将心安住于慈忍。不起憎恶。瞋恚也就消失了。

  愚痴解脱: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愚痴是没有智能。它能把智能的光明盖覆。变成无明。经中说愚痴能增长三毒。也是一切凡夫的生死根本。是八万四千烦恼的根源。如果能用观世音菩萨的智能来观照。去除迷惑。愚痴自然就会消除。

  从外境而生的七难是小难。从内心生起的三毒才是大难。把这个大难的淫欲转为慈悲。瞋恚转为勇猛。愚痴转为智能。以慈悲、勇猛、智能之力饶益一切众生。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大威神力。

    2二求愿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能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

  这段文是说若有求子的女人。能以身求。也就是身行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如果是生男孩。则是福德智能圆满;如果是生女孩。则是

佛学常识百度云下载

端正有相。受人爱敬。

   1二、显益

  显益。是从有形的现象上所说。这是观世音菩萨的权化。

   1三十三身(圣身):

  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

  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1三十三身(天身、人身):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

  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

  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

  应以毘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毘沙门身而为说法;

  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

  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

  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

  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

  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

  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2三十三身(八部身、执金刚身):

  应以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应以执金刚身得度者。即现执金刚身而为说法。

  三十三身从第一现佛身。到最后现执金刚身。共有三十三身。分为十九次说法。依理而言。三十三身指的是多数的意思。观世音菩萨的本地是正法明如来。法身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早已成佛的观世音菩萨。应众生之念。分身化现。恰如天空一轮明月。万水万现。这就不止三十三身。而是千百亿化身。因此。我们不妨将宇宙中能启发我们生起大慈悲、大智能、大勇猛心的一切事象。都看作是观世音菩萨的示现。

   璎珞供养

  无尽意菩萨听到观世音菩萨的广大功德。就把身上的璎珞呈奉给观世音菩萨。这并不是有形的财施。而是无形的法施。无尽意。代表无尽的智能;观世音。显示广大的慈悲。因此。以积聚无尽智能方便的功德。供养于广大无边的慈悲。就是以无尽意的智能回向给大慈悲的观世音。

  观世音菩萨不肯接受璎珞供养。表示观世音菩萨不贪。因观世音菩萨已经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璎珞功德早已严饰其身;又一切众生都具有无价的佛性之宝。并无有取舍可言。因此不肯接受。可是为了怜愍一切众生。所以请观世音菩萨接受。这个为了众生恳请而受。显示观世音菩萨的慈悲。观世音菩萨为了利他而接受璎珞。却把它分成二分。一分奉多宝佛塔。一分奉释迦牟尼佛。这应身的观世音菩萨把璎珞奉给法身的理佛。报身的事佛。以示三身一体。

  在《普门品》中所示现的菩萨。由无尽意起问。而广说观世音菩萨的功德。再由持地菩萨赞叹流通。这正是标示智能、慈悲、勇猛的三德。

  本品汉译本共有三种。偈颂在汉译诸本中的存废颇有出入。

  一

痰多的原因佛学常识

、《正法华经》第二十三《光世音菩萨品》。竺法护译。

  二、《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鸠摩罗什译。

  三、《添品法华经》第二十四《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隋代阇那崛多、达摩笈多共译。

  其中《正法华经》全缺偈颂;《妙法莲华经》在罗什译之初亦无偈颂。至隋阇那崛多时始作增补。故与《添品法华经》的偈颂完全相同。

  由《出三藏记集》卷四列举的《光世音经》一卷(出于《正法华经》。或称《光世音普门品》)、《观世音经》一卷(出自《添品法华经》)等。可知《普门品》甚早就有别行。今收录于《高丽藏》第九册、《碛砂藏》第九册、《嘉兴藏》第一册、《龙藏》第三十一册、《卍正藏》第十五册、《大正藏》第九册。此外。注释书有:

  观音玄义        二卷 隋‧智顗说、灌顶记

  观音义疏        二卷 隋‧智顗说、灌顶记

  观音玄义记       四卷 宋‧知礼述

  观音义疏记       四卷 宋‧知礼述

  观音经普门品肤说    一卷 清‧灵耀说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     日本‧森下大圆着、民国‧星云译

试述本品对观音信仰的影响。

试述称念观音菩萨圣号的利益。

试举实例说明生活中如何学习观音菩萨的大慈悲。

本品中的“璎珞供养”代表的意义为何?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9/90438.html

以上是关于「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佛教典籍简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佛教典籍简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55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