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珠漫谈之佛珠数目佛珠漫谈之佛珠质料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9 11:0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珠漫谈之佛珠数目佛珠漫谈之佛珠质料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珠漫谈之佛珠数目佛珠漫谈之佛珠质料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珠漫谈之佛珠数目佛珠漫谈之佛珠质料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佛珠漫谈之佛珠数目

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子珠数目随所据经典不同。表征不同的含义。兹列表如下: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佛珠子珠数目在经典中差异很大。共有九种之多。其实。佛珠有不同的颗数。是因为具有不同的含义。下面就根据普遍流传的说法。将其不同的含义略述如下:  (一)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如经中所言:  诸菩萨问:云何百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阴有集。不知为痴。转入意地亦如是。识亦如是。是为意三。见好色、中色、恶色。不自知著不自知灭有阴有集。乃至触亦如是。彼经但列六根各六。虽无三世之语。而结云百八。故知是约刹那而为三世也。既以心意识三为意地三。故通三世。如雲集起名心、筹量名意、别知名识。意三既尔。故使所依五根亦尔。三世三个三十六故。故有百八。  (二)一千零八十颗  按天台宗理论。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即:1、地狱界。2、饿鬼界。3、畜生界。4、修罗界。5、人间界。6、天上界。7、声闻界。8、缘觉界。9、菩萨界。10、佛界。  (三)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分述如下:  十信:  1、信心。2、念心。3、精进心。4、慧心。5、定心。6、护法心。7、迴向心。8、戒心。9、舍心。10、愿心。  十住:  1、初发心住。2、治地住。3、修行住。4、生贵住。5、方便具足住。6、正心住

佛学常识身命生命慧命

。7、不退住。8、童真住。9、法王子住。10、灌顶住。  十行:  1、欢喜行。2、饶益行。3、无瞋恨行。4、无尽行。5、离痴乱行。6、善现行。7、无著行。8、尊重行。9、善法行。10、真实行。  十迴向:  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迴向。2、不坏迴向。3、等一切佛迴向。4、至一切处迴向。5、无尽功德藏迴向。6、随顺平等善根迴向。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迴向。8、如相迴向。9、无缚无著解脱迴向。10、法界无量迴向。  十地:  1、欢喜地。2、离垢地。3、发光地。4、焰慧地。5、难胜地。6、现前地。7、远行地。8、不动地。9、善慧地。10、法云地。  四善根:  指见道以前。观四谛及修行十六行相以达到无漏圣位的四种修行阶位。包括:1、暖位。2、顶位。3、忍位。4、世第一法位。  (四)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等觉:又作等正觉。即指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者。如欲详细了解。请参阅鸠摩罗什译《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受持品》。  妙觉: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係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位。  (五)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六)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十八有学:1、随信行。2、随法行。3、信解。4、见至。5、身证。6、家家。7、一间(一种)。8、预流向。9、预流果。10、一来向。11、一来果。12、不还向。13、不还果。14、中般涅槃。15、生般涅槃。16、有行般涅槃。17、无行般涅槃。18、上流色究竟。  九无学:1、退相。2、守相。3、死相。4、住相。5、可进相。6、不坏相。7、不退相。8、慧解脱相。9、俱解脱相。  (七)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

佛学基础常识问答72

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八)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  六尘:1、色尘。2、声尘。3、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  六识: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  (九)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  1、使众生返照

赵朴初佛学常识问

自性。获得解脱;  2、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  3、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4、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  5、使众生六根消复。临当被害。刀段段折坏;  6、菩萨明照十方。使众生不受药叉、诸幽冥所害;  7、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  8、使众生行于险路如行坦途。遇贼不受劫;  9、使性多婬者。不生色念;  10、使怀忿记恨之人不生瞋恚;  11、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闇;  12、使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  13、使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14、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

佛珠漫谈之佛珠质料

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无论是矿物还是植物。大凡竹、木、牙、角均可制成佛珠。但在佛典当中有记载、可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却是非常有限的。最多也不过十余种。实在无法与现今众多繁杂的品类相比了。下面将佛经中所举的佛珠质料加以列表说明。  在佛教中。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七宝的名目。诸经中说法各有不同。《般若经》说有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七种。佛珠的质料除了上述的“佛教七宝”以外。可用五大类别加以划分:

  (一)菩提类  菩提子。恐怕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了。其实。菩提子并非菩提树所结的果实。而是指一种产于雪山附近、名字叫川谷的草本植物。其具体相状是:  春天长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色花。呈穗状。夏秋之际间结实。圆而色白。有坚壳。如珐琅质。因多用念佛之数珠。故又称菩提子。木本者为其别种。我国唯天台山有之。称为天台菩提。  而现今。“菩提”早已是一个通称了。代表着“觉悟”的含义。《大唐西域记》云:  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尤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  而以菩提来命名的佛珠质料。总计有三十多个品种。这其中有依产地来命名的。如天台菩提、天竺菩提等;有依纹理来命名的。如星月菩提、凤眼菩提等。携带一串菩提佛珠。是会给人增福无量的。《佛说较量数珠功德经》说:  若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掐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  正因为菩提子有如此深远的含义。因此通常将许多的佛珠皆命名为菩提。而信仰佛教者必有一串菩提佛珠。

  (二)宝玉石类  宝石。因其颜色鲜艳、质地晶莹、光泽灿烂、坚硬耐久。而又存世稀少。故较为贵重。一般来讲。比较常见的宝石种类有:水晶、橄榄石、木变石、绿松石、孔雀石、芙蓉石、东陵石、青金石、碧玺、石榴石、金沙石等诸多品类。但这些只能算是次等宝石。远远比不上金刚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这四大名贵宝石。因这些宝石异常珍贵。故用这些宝石来制造佛珠。多为皇室或富绅所持用。一般人是无法得到的。如在《虚云老和尚年谱》一书中。便有关于虚云老和尚委托宽航法师将某亲王所赠的“七色九宝罗汉珠”一串。带到香港交给岑学吕居士留念的记载。  玉石。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包括许多种用于工艺美术雕琢的矿物和巖石。诸如大理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端砚石等均属此范畴。而狭义上讲。玉石仅指硬玉(以缅甸优质翡翠为代表)和软玉(以优质和田玉为代表)二种。由于千百年来。玉石象征吉祥。传说可以避邪、禳灾和带来幸运。以及受到“君子比德如玉。有仁、智、礼、忠、信之道”的影响。那些采用玉石制造的佛珠。也就越发受到人们

佛学常识2018

的喜爱了。 (三)果实(核)类  果实(核)类佛珠。在佛珠的大家庭中占有很大比例。人们随便就可以列举出不少种类。桃核雕刻、核桃雕刻、橄榄核雕刻、皤桃核、金刚子、太阳子、天薏子、莲子、椰蒂、五眼六通等。简直不胜枚举。这其中以桃核、橄榄核为果核类的代表。以木槵子、椰壳(蒂)为果实类的代表。  桃树是一种落叶乔木。易植而子繁。故被人们广泛种植。据传桃木可以驱鬼。桃梗可能禳恶。桃符可以辟邪。而桃核坚硬。可以用来雕刻成具有深刻含义的各类佛珠。  橄榄是一种常绿乔木。果实长圆而两头尖。因其味苦涩而甘。故有“谏果回甘”之称。橄榄核坚硬如石。是制造佛珠的极佳材料。  木槵子。亦称作无患子。是一种生长在高山上的乔木。枝叶如椿树。其叶对生。初夏之季开黄色小花。其蒴膨大。裂而为三。结实大如弹丸。坚黑如漆珠。因在《木槵子经》中佛陀曾教导波流离王贯穿木槵子作念珠。遂使得后世的佛教徒均喜用木槵子来制造佛珠。意喻秉承佛陀教诲。无有忘失。  椰。或作“枒”。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常绿乔木。果实叫椰子。可用来制造佛珠。据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说:“近来习尚。丈夫多臂缠金镯。手弄椰珠……。”赵棻在《滤月轩文集》中亦有相同的记载:“乾隆年间。户部侍郎赵秉冲。精选一串椰子数珠。珍比千狐之腋

每日一读佛学常识大全

。”由此可知用椰壳(蒂)来制造佛珠在清初已很普遍。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四)竹木类  竹和木都可以用来制造佛珠。竹是一种多年生长的禾本木质常绿植物。柔体而虚中。不易被风雨所摧折。经历寒暑。枝叶苍翠不凋。故而古人常把它比作是“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竹有篁竹、邛竹、文竹、箭竹、棕竹、桃枝竹、斑皮竹等类。篁竹。质坚皮白;邛竹。高节实中;箭竹。坚劲中矢。这些都是用来制造佛珠的好材料。  至于木的种类。可以说是不可胜数。用来制造佛珠的一般材质。可用松、柏、桂、椒、桐、梓等。因为松柏后凋。比喻坚贞、寿考;桂椒馥郁。表示拔萃通神;桐为嘉木。凤凰可栖;梓是良材。用制琴瑟。大都具有一定的含义。但是。比较名贵的木制佛珠。则多选用檀香、沉香、伽南、乌木等珍贵质料。  檀香木。又名旃檀。能作香料焚烧。亦可入药。如《一切经音义》中注释说:旃檀。谓白檀能治热病。赤檀能去风肿。皆是除疾安身之药。故名与乐。[23]  时至今日。用来制造佛珠的檀木。以黄檀和紫檀居多。尤其是紫檀。因其木材坚实。纹理细密。色泽紫红。加之有馥郁的香气。被列为佛教五香(沈水香、白檀香、紫檀香、娑罗香、天木香)之一。更为人们所钟爱。

  (五)其它种类

  这一项的涵盖面非常广泛。可以说。除了上述的珍宝类、菩提类、宝玉石类、果实(核)类、竹木类之外。皆应属于此项。牛角、牛骨、犀角、象牙等由于律制所限。一向被汉传佛教所排斥。却深受藏传佛教的喜爱。藏传佛教甚至还有用人头骨来制造佛珠的。佩带或持用这些佛珠。也就更能使人了知生死的本来。同时。还会使人感受到一些神秘的宗教气氛。  除此之外。还有用陶瓷、紫砂、雕漆等质料做成的佛珠。这些形态各异的佛珠。也同样会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思。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0/99283.html

以上是关于佛珠漫谈之佛珠数目佛珠漫谈之佛珠质料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珠漫谈之佛珠数目佛珠漫谈之佛珠质料;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44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