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除盖障菩萨的功德利益:听闻其名并祈祷,弹指间,除一切障碍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禅定」除盖障菩萨的功德利益:听闻其名并祈祷,弹指间,除一切障碍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除盖障菩萨的功德利益:听闻其名并祈祷,弹指间,除一切障碍
除盖障菩萨的功德利益:听闻其名并祈祷。弹指间。除一切障碍!
“修行者虽然具般若智慧。如果没有去除五盖修得禅定。就像盲人虽遇到日光。却看不见太阳的形状。不能真正了知般若。更勿庸说得无上菩提。因而除盖障是佛之定德。除盖障菩萨。就是消除一切烦恼的意思。又叫灭恶趣菩萨。以破灭“三恶趣”为本誓。救度众生的烦恼痛苦。臻至解脱的彼岸。在无量僧祇劫前除盖障菩萨曾为文殊之师。据说有人如果能听到他的名字。一弹指间就能发善心。除一切障碍。除盖障菩萨。常常左手持莲花。花上安置着一颗摩尼宝珠。右手结施无畏印。其意为用菩提心中的如意珠普施一切众生。令众生皆得如愿。
只要有人如果能听并祈祷到他的名字。一弹指间就能发善心。除一切障碍。
除盖障菩萨。这位大菩萨以消除一切盖障而著称。障是众生内心中的尘垢。会像云翳那样遮住清净法眼。使众生不能开启智慧。发明菩提。盖障即形形色色的烦恼。主要是贪欲、嗔恚、睡眠、掉悔、怀疑五盖。这五种障碍能覆盖心性光明。使人坐禅难以入定。除盖障菩萨与普贤菩萨、慈氏菩萨、妙吉祥菩萨一起。显示佛身四德。他们相辅相成。无所偏颇。方成无上菩提。
心咒功德
《除盖障一百零八名号经》中云:“嗡阿莫达、奔德匝瓦、玛哈色卡索哈。除盖障汝之功德如意宝陀罗尼咒能令一切有情心生大安乐。闻此咒者曾于十恒河沙数佛前积累过善根。获得名声。远离诸障。于有舍利之佛塔前于上弦月初八、十五受斋戒。供养香花灯等后。边转绕边持诵此咒。则获得一切所欲。遣除一切罪业、痛苦、畏惧。以香供养除盖障菩萨并诵此咒。则其于梦中显相。圆满一切心愿。消除一切烦恼、痛苦。”此外。经中说:仅仅耳闻此菩萨的名号也能清净一切罪障。仅仅念诵名号也是大地_震动……
曾为文殊之师之除盖障菩萨故事
除盖障菩萨。一方面赐予一切所欲。另一方面。还能遣除修道过程中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障碍。除盖障菩萨的形像为右手结无畏印。左手持莲华。华上有如意珠。表示以菩提心中之如意珠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诸佛要集经》中记载:普光佛土天王如来右面。有一女人名曰离意。结跏趺坐。进入普月离垢光明甚深三昧。文殊师利菩萨倾其全部神通。无法致令此女出离禅定。
非凡圣女 文殊师利问天王佛:“今离意女。所发无上正真道心由来何久?所行寂寞誓愿高远定意若斯。”佛言:“所发无上正真道意以来。不可称计。怀信精勤常无放逸。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具足佛道。所行已备。随诸佛教。於过去佛植众德本。供养无数亿百千兆诸大圣尊。”
伟哉菩萨
文殊问佛:“谁能堪任感动此女从三昧起?”佛告文殊:“唯有如来能令兴起。复有菩萨。名弃诸阴盖(即除盖障)。亦能使兴。”佛称弃诸阴盖菩萨名故。三千大千世界六番震动。
所居佛土 尔时灯明王菩萨大士。问天王佛:“其族姓子为在何方?何佛刹土?其土如来所号为何?”其佛答曰:“下方过此恒河沙
谦光万丈 文殊求佛。请此菩萨从下方来。敕令女子出离深定。弃诸阴盖菩萨至普光土。自谦白佛:“正使我能令此女子从三昧起。而不堪任於如来前兴显己功。”天王佛於是亲令此女出离禅定。此女已得无碍辩才。故与文殊循环往复深辩法要。
大智弗如 大智文殊难胜此女。何况对辩弃诸阴盖。天王如来谓文殊曰:“仁者莫与弃诸阴盖菩萨大士俱讲辩才。所以者何?此族姓子。所得辩才不可思议。弃诸阴盖所逮三昧正受。若所兴立仁者不及。”
三圣比较 “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游居众生。令得定慧如离意女。皆不能逮弃诸阴盖菩萨大士。所得三昧定力圣慧。百千亿倍无以为喻。不能察知菩萨威力之所兴发。正使十方一切众生悉得定慧。犹如弃诸阴盖菩萨圣慧。不及如来举足下足举动进止之所开化。如来圣慧不可思议。巍巍如是不可譬喻。”
文殊之师
天王佛言:“是离意女。在文殊前九十六亿百千俱胝阿僧祇劫。遵修道行。後劝文殊令发道意。此女所化如文殊等。东方世界如恒河沙。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无量佛母 “又族姓子弃诸阴盖菩萨大士。劝离意女使发道意。八维上下各如恒沙。亦复如是。所开化者。如离意女等无差别。今我於此得成佛道。亦转(传)。弃诸阴盖本劝化吾使发道意。乃至久远过去世时。须弥幡等诸佛如来;在世教化如我等类。现在十方各如恒沙;其灭度者不可称计。”
说此语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番震动。箜篌乐器不鼓自鸣。飞鸟禽兽相向悲鸣。自庆鸟兽得值佛圣。地狱饿鬼悉得解脱。心中悦豫如黯覩明。妇女珠环相振作声。当尔之时莫不欣庆。
不得禅定则智慧不开。修定的五种障碍
不得禅定则智慧不开。没有智慧则难辨对错真伪。不分真假对错则愚昧无知、造作恶业。恶业累积则堕入恶道受无量苦。可见消除五盖属於修行的基本功。通过除盖障菩萨加持。消除一切烦恼。就如同铲除杂草。留下晶莹纯净的菩提心。假如不能入定。是很难证悟佛陀密意的。《学集论》云:“真实而入定。方知佛所说。”不管人身难得也好、菩提心也好。光是讲得天花乱坠没有用。只有安住下来去思维。才能品尝到它的真味。无著菩萨在其他教言书里也说:“没有禅定则不能见法性。所以要修无念相的等持。”
修禅定的过程中有五种障碍。由于它能覆蔽自性。使善法不生。经论中又称之为“五盖”。具体而言:
一、掉悔:掉举与后悔合为一种。掉举恶作盖:掉举。指心躁动不安。是“惛沉”的对称。掉举指心散乱到色声香味等外境上。一直不能收回来。看见美色就起耽著。听到妙音又去贪执等;后悔是对以前所做之事追悔莫及。对那段经历放不下、想不开。从执著外境的散乱方面而言。这两者的本体完
有些人正在坐禅时。听到旁边有声音。心马上专注那里;或者隔壁炒菜时。闻到味道就想“好香哦”;或者该安住的时候不安住。一直记恨年轻时某某人对自己不好。一边坐禅一边产生各种恶念……所以。这种障碍对禅定的影响非常大。初学佛者。因为过去躁动的习气一时难消。在习禅修定的时候。就会妄想纷飞。因此坐立不安。当杂念好不容易消除了。定下心来。又开始忆想往事。产生种种追悔。如果悔箭入心过深。就会使心神不宁。覆障修道。因此。掉举恶作是修道者应力求泯除的习气。
二、害心:指嗔恚。即对不悦的对境产生愤恨之心。因为愤怒相续。而盖覆我们清净的心性。比如你在坐禅时。想起自己的钱被人偷走了。别人对自己不公平。说过什么什么话。于是耿耿于怀。心中充满不满和不快。
三、昏睡:昏沉与睡眠合为一种。惛沉和睡眠令心性昏沉暗塞。而忘失正念。因为二者都是以暗昧为性。所以并列为一盖。《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说:这种睡眠盖最为严重。因为“诸余盖情觉故可除。睡眠如死。无所觉识。以不觉故。难可除灭。”因此。学道者应愤发精进。去除惛眠的习性。昏沉指心内收。昏昏欲睡。身体渐渐沉重。但没有真正入睡;睡眠是心极度内收。六根关闭。进入梦乡。这两者都是心内收。神志不清。不能清醒地入于禅定
四、贪欲:贪欲盖:指贪爱五欲妙境。能使众生心性迷惑。令善法永不生起。我们作为欲界众生。对人或财物的贪心比较严重。正当入座时。某某悦意的对境在心里浮现。对有漏的欲妙就开始起慕求之心。
五、怀疑:疑盖:对于佛法真理犹豫不决。因而覆盖清净的心性。疑对于修道障碍之深。可以从经中的譬喻看出:疑如刺:疑惑危害善根。犹如毒刺一样。能够伤人。疑如根:疑惑深入心中。好比老树的根深植于地。根深蒂固。盘根错结。不易拔除。疑如网:疑惑之情交织。有如大网一样。罩住信心。覆盖正法。牵绊众生。使不得出离。经云:“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为道源功德母。”疑能覆盖清净心性。使我们退失信愿。无法趋入正法。依之修行。所以。修行要趣。首先必须对佛陀的圣言量断疑生信。对道果等满腹怀疑:“我这样修到底会不会成就?”“我修的是不是错了?”“上师和佛陀讲的道理。究竟有没有解脱的利益?”……
这五盖或者五障。能将我们辛辛苦苦积累的圣者七财。或是明目张胆地掠夺。或是趁人不备地偷走。跟强盗和小偷没什么差别。其实我们平常也感觉得到。如果产生嗔恨心。会马上意识到善根被夺走了;如果生起其他一些烦恼。自己虽然没有察觉。但修行已悄然退失。原来拥有的信心、惭愧等财富。慢慢变得荡然无存。所以这是特别可怕的一种道障。
很多修行人害怕家里来一些贼。每天把门窗关得紧紧的。睡觉时也东听西听。一有狗叫就
对我们修行人来讲。最可怕的小偷莫过于掉悔、贪欲等五盖。它对我们的圣者七财明抢暗偷。所以应修好正知正念的铁门和防护栏。否则。你刚开始时修行很不错。确实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后来盗贼不知不觉入于你的宝库。把所有宝藏扫荡一空。最终你一无所有。这是极其可悲的下场。
《中阿含经》卷十《食经》中。佛陀曾说:众生以爱为食。爱以无明为食。而无明又以五盖为食。乃至不信以闻恶法为食。譬如大海以大河为食。大河以小河为食。乃至山岩溪涧以雨为食。其中。“食”有牵引、长养、持续的意思。由经文我们可以了解:三毒五盖的相续发展。是长养恶业。持续轮回的原因所在。学佛修行就是要从根本上着手。杜绝心灵毒品的来源。拨云见日。使自性的光辉得以显露出来。
诸经论中。对于三毒五盖的对治方法多有阐述。大致说来。可归纳如下:
以不净观、布施行对治贪欲。 以慈悲观、忍辱行对治瞋恚。 以因缘观、智能行对治愚痴。 以无常观、持戒行对治惛眠。 以数息观、禅定行对治掉悔。 以坚信三宝对治疑惑。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4/138334.html
以上是关于「禅定」除盖障菩萨的功德利益:听闻其名并祈祷,弹指间,除一切障碍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禅定」除盖障菩萨的功德利益:听闻其名并祈祷,弹指间,除一切障碍;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