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金刚经」《金刚经》知识7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8 04:3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金刚经」《金刚经》知识7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金刚经」《金刚经》知识7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金刚经》知识7

凡所有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1.在某件事情做成功时。尤其不能自满因为一切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这句话解释为若见了成功相但不生自满相。即可看到如来想要告诉我们真相。就是谦虚)。即见如来。2.你所想看到的相都不是世界必须给你看到的(及你对这个世界不应有任何要求)。如果认识的这个道理。也就又认识了如来的道理。3.既然你所想看到的相都不是世界必须给你看到的。那么你时时看到的相都是妄念构成的。(这三句话可整理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因为如来有空无自性的心)

凡所有相皆虚妄的真相:一合相(因缘法很复杂。舍去)——又因为三世之心不可得——(心死。何来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邪教——以死来证明能到极乐世界是错误的。这样其实还是没有

十大佛学常识

看破生死。我们其实不生不灭。生死是空的还怎么能用生死来证明能到极乐世界呢?还有《金刚经》说身相也是虚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自我焚烧身体是成不了佛的。因为既然相本来就是虚妄的。那就不用焚烧身体让相再变成(空)虚妄的了。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此法无实无虚。说明这个法是空的。既然是空的那么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就是妄念。即使是住也是非住。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这句话是说明心是空的真理。后面又补充说三世之心不可得的真理。

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无我是指每个人都有的如来如如不动的自性。如如不动也就是空无自性。既然我的自性是如如不动。当然能忍所有事情。

关于相的问题——如来是如如不动的空无自性。所以《金刚经》中提到的有关相的经文(色香味触法、身大相、三十二相)都是虚妄。

如来所得阿蓐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阿蓐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如如不动的空无自性。无实无虚就是空无自性。无有法(空)入无间法。何况是有间法。所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像如来这样的本质。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其如如不动的空无自性的奥义。好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第六品正信稀有分中的“以是义故”是指:因为如来本是如如不动空无自性的这个原因。得道之后应该把法舍去。不舍法。还对法有挂念。怎么

佛学的常识

达到不生不灭。后面的无得无说也告诉我们也要舍弃法相。在法尚时。

无为法——在精通所有工作流程的情况下尽量锻炼属下。让属下做事。属于高明领导的选择。总不能啥事都自己做。而属下都什么都不会做吧。要锻炼属

佛学常识mobi

下。锻炼属下都会了。还愁公司不会兴起吗?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功德。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非法在法尚应舍面前就是非法。法尚应舍了就是不可说(都舍弃了。成空的了还说什么)。这句说明如来所得法的无实无虚。

从现在心不可得而知现在(随时)想的都是虚妄。都是妄想。只有如如不动的空无自性是真的。想象世界都是空的。是不是感觉内心平静如水。

现在心不可得——你所想看到的相都不是世界必须给你看到的。(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现在心不可得”中的心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诸相自然不可得。如来又是如如不动的空无自性。心自然也是不可得。是名为心是指心也只是一种名字。应当舍去。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

佛学常识世间八苦解释

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这是妙行无住分的一部分。妙行无住是说妙行是不住相的。你布施出去的东西都是虚妄的。自然感觉无所苦(妙行)。菩萨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因为你布施出去的东西都是虚妄的。能认识相皆虚妄就有了如来如如不动的空无自性。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住相其实是虚妄的(唯心主义只有心在。这心正是如来如如不动的空无自性的心)。所以佛祖说:“若心有住。即为非住;一切诸相。即是非相。”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鱼儿不停地游。很累。在水里也是鱼儿的局限性。这也是鱼儿的幸福。如鱼得水。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人心如海。若菩萨有这些相。说明心量还小。还不是菩萨。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按因果来说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就是不可思量。因为他布施了。不住相是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是清净心。则生实相——只有在清净心的情况下才能看出这件事是否对你有利。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未来还没来。住也是非住(未来的结果还是未知的。即使现在想出办法。未来的结果也是不完全可知的)。从这句话还可推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现在想未来的相岂不是可笑虚妄的)。因为相是由住而生。住现在的相。不一定能住未来的相。所以住那也是白住(若心有住即为非住)。因为未来还没来。

《金刚经》在说如来如如不动的自性。不论是无所住而生其心还是清净心见实相还是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都是如来空无自性才能做到。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如来本来就是空无自性的。当

佛学常识跟大师学国学

然是如如不动。

佛祖是空无自性。根据如来的平等觉。万物都是空无自性。这样看来万物根本上就有如来性。

空的博大:空是能装下也能放下。就像水杯。空的时候能装下水。把水倒了之后则还是空。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0/198220.html

以上是关于「金刚经」《金刚经》知识7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金刚经」《金刚经》知识7;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64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