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出家修行该如何选择道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出家」出家修行该如何选择道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出家修行该如何选择道场
出家(梵语pravrajya)。音译作波吠俨耶。即出
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等五衆皆爲出家衆。称爲出家五衆。
出家的动机在于了生脱死出三界。自度度人。以证悟无上菩提爲志向。
的确有无数之人。
一、佛寺应人人遵守如来戒律:道场若无戒律。寺衆必乱伦次。人我是非纷云。明争暗斗。上下不能和谐。挑拨离间。住衆则不得安甯。三业无能清净。正法因此分崩离析。败坏如来家业。所以佛寺要有戒律的遵守。
四分律云:“毗尼藏者。佛法寿命;毗尼若住。佛法亦住;毗尼若亡。佛法亦亡。”
二、佛寺要有正法可闻:道场庄严、环境幽雅、人事适中。但若无正法可闻。智慧不能开拓。烦恼难以降伏。心则不安。妄想纷飞。得过且过。浪费青春。虚度岁月。道业焉能成就!岂不是有负当初出家道念!所以道场应有正法可闻。日日听经闻法。日日法喜充满。以滋润法身慧命故。
三、佛寺应驻锡有善知识(明师):刚出家之人。有些人确实道心尚未坚固。佛法知见未得入道。在佛寺里没有善知识的教导与啓发。往往会出了种种状况。智慧未成熟无能疏解。最后四处奔走流浪。甚至有些人走投无路因而还俗。当初有善根出家修行。因找不到善知识可依止与教导。又走回头路。进退两难。甚可遗憾。因爲善知识深入三藏法义。犹如一盏明灯。可照亮阴暗而得光明。衆生无明烦恼心重。善知识能啓发智慧。破诸无明烦恼。安住道业。使令行者继续精进佛道。共登正觉彼岸。因此。选择善知识是相当重要的。
四、佛寺应以六和敬共处:(1)身和同住。是身体的和平共处。(2)口和无静。是言语不起争论。(3)意相同悦。是心意的共同欣悦。(4)戒和同遵。是戒律的共同遵守。(5)见和同解。是见解的完全一致。(6)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体均沾。
若大衆共同遵守六和敬。佛寺则充满一片祥和。修行进道必得可成。因此。选择道场而出家的确要慎重。
五、佛寺环境是否能适应:道心坚固是理所当然。但遇到环境种种困扰时。往往也会心生烦恼的时候。何况学佛刚初发心者。毅力摇晃不定。容易被外境惑动或干扰。情绪亦难稳定。是故选择道场的环境亦应深入考量。
六、佛寺法会太多影响道心:许多刚发心出家修行的行者。事先毫无留意道场的性质与状况。勇猛心一发。心存只要能出家顺利即可。果真一旦露出僧相。频频苦恼之事即接踵而来了。法会(经忏、度亡、消灾、引魂。乃至其他佛事频繁)杂务多。寺务多得让他喘不过气。进不是退不是。苦恼懊悔不知向谁细诉心中的苦衷。正所谓:出家前闲事多。出了家事转多。是最好的写照。因此选择道场有必要过滤筛检的程序。
七、佛寺应有修行的风气:道场
以上七点项目。欲出家者能牢记五内。因而以智慧观察适合自己所修行之道场。才不致于有事后遗憾而懊悔。也因爲选择正确的道场而减少诸多困扰与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0/197957.html
以上是关于「出家」出家修行该如何选择道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出家」出家修行该如何选择道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