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三界万法的种子:禅心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三界万法的种子:禅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三界万法的种子:禅心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佛教中出现极为频繁的语句。那么这句话到底该如何理解呢?今天我们就说一下因这句话而衍生出的。桂琛禅师和玄沙禅师之间的一个公案。
桂琛禅师去参访玄沙禅师。玄沙指着一张竹椅问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这把椅子而言你怎么理解?”
桂琛禅师答道:“说到唯识唯心。那就从唯识唯心的角度理解好了。”
“从道理上讲好象这样。” 玄沙禅师不以为然。“但有时却无法真正认识宇宙万物。”
桂琛禅师指着一张桌子。问道:“那请问老师。您唤这个作什么?”
玄沙禅师答道:“桌子!”
桂琛禅师
玄沙禅师立刻改口道:“的确。‘这个’不是桌子。‘这个’的真相乃是木柴。木柴做成桌子则唤做桌子。做成窗子则唤成窗子。实则桌子、窗子的本来面目仍是木柴。”
桂琛禅师不住地点头。但玄沙禅师指着木桌又改口道:“这个不是木柴。不是窗子。这是山中大树。”
看见桂琛禅师正要开口。玄沙禅师举手制止。说道:“这也不是大树。乃是一粒种子。集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为缘而成树、成木、成窗、成椅
桂琛禅师说道:“宇宙万有。仍是唯识唯心。”
玄沙禅师亦道。“你既来此参学。不如说宇宙万有一切都是‘禅心’。”
正如《金刚经》中所讲:“所谓佛法者,如来为证者说,如已证得,即非佛法矣……”“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这种“所谓……即非……是名……”
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所摄而得出的结果。便是假名的由来。
一味未知的茶。我们首先会通过眼睛去观察。干茶的颜色。均匀程度。注水之后的汤色流转。用耳朵去听茶汤倾入杯中的音韵。用鼻子嗅捕所挥发出来的气息。再用舌头去品尝味道。感受触觉。最后在这一系列身心感受的基础上。再通过意识而得出一个名字。譬如武夷岩茶等。这便是六识产生作用的安立假名最简单的一个例子。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所谓武夷岩茶。即非武夷岩茶。是名武夷岩茶。因为在六识的辨别之前。这味茶根本没有这么个名字。所以说。世间的万法万物。都是人通过六识判断而得出的结论和名字。可以说。都是莫须有的。是空的。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由此可见。这心便如电影的放映机一般。外面一切的欢喜与悲伤。全由人的内心衍生而出。同样是写秋。有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却也有毛泽东的“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秋本无不同。发心不同而已。
世间万法万物。皆是唯心唯识。我们当看透如此。以一颗消除内心忧虑、不贪恋外相万物。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5/254596.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三界万法的种子:禅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三界万法的种子:禅心;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