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佛教宇宙观:云何名为世界?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7 02:2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佛教宇宙观:云何名为世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宇宙观:云何名为世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宇宙观:云何名为世界?

佛教所意谓的“世界”

世界。亦称天地、天下、人间、世间、万物、世上等。可以有下列意思:人类文明所有一切的代称。在许多场合下。也以全球、环球(寰球)、寰宇(环宇)、国际、万国等词作为代称。通常指人类现今所生活居住的地球。广义上指宇宙。

  其实中文“世界”一词的起源是从梵语翻译中来。佛法所说的世界。由时间和空间组成。《楞严经》卷四曰:“云何名为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现在未来为世。”“世”为迁流义。属于时间的范畴。佛法认为。时间像流水一样。处于不断的迁流延续中。从过去延续到现在。又从现在延续到未来。时间的存在形式为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界”则是对于方位的界定。属于空间的范畴。佛教对于宇宙的空间。有六方和十方之说。六方是指东、西、南、北、上、下;十方则是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佛教又把世界称为世间。“间”为间隔义。世界就时间来划分。有三世的间隔;就空间来划分。有方位的间隔。

「佛教」佛教宇宙观:云何名为世界?
「佛教」佛教宇宙观:云何名为世界?

  佛法中的世界。古人称之为宇宙。《淮南子》曰:“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为空间。即东、西、南、北、上、下;宙为时间。即古往今来的变化过程。就其基本定义而言。与佛教关于世界的概念基本一致。

  世界包罗万象。若是从佛法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方式。从内容上。可归纳为两部分:一是有情世界。所谓有情。即一切有知觉、有情感的生命。亦称为正报。二是器世界。指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亦称依报。从生命的存在形式上。分为地狱、饿鬼、畜生、天、人、阿修罗、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十种世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十法界”。

「佛教」佛教宇宙观:云何名为世界?
「佛教」佛教宇宙观:云何名为世界?

  小世界的构成

  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火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

  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下入香水海中。此山有七山七海绕其四周。入水八万由旬。出于水上高八万由旬。纵广之量亦同。周围有三十二万由旬。在上列诸山中。须弥山及七金山皆为方形。只有铁围山是圆形。以上九山、八海由三轮所支持。风轮在最下。其量广无数。厚十六亿由旬。其上有水轮。水轮上部则凝结成金轮。水、金二轮深度共达十一亿二万由旬。下方八亿由旬是水轮。而两轮之广。直径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由旬。最初。由于有情业增上力。风轮生。依止于虚空;又依有情之业力。大云雨起。澍风轮上。积为水轮;又因业力风起。击水。上部结为金轮。这是有情的依处。即器世间。住在此间的有情有天、人、阿修罗等六趣。

  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即是“须弥山→香水海1→金山1→香水海2→金山2”依此类推。而“金山”部分。“金山1”的高度只有“须弥山”的一半高。“金山2”也只有“金山1”的一半高度。依此类推。在“金山7”的更外围处有一道“咸水海”。更之外的环绕则是“铁围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咸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

  在咸海四方有四大洲。即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这些大大小小的洲都有人类居住。

  须弥山水面以上分上下两段。下段分为四层。第一层名坚手天。第二层名持鬘天。第三层名恒憍(亦译常放逸)天。为四天王所统帅之夜叉神所居。属于鬼类。非天道所摄。一说第三层之上还有日月星

一本书让你知道佛学常识

宿天。为日月星宿诸神所居;第四层为四天王天。与日月在一水平面上。须弥山顶为忉利天。此天与四天王天皆地居。忉利天以上为空居(天宫在虚空中)。依次为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自在四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

  三千大千世界

  如是九山(须弥山、七重金山与大铁围山)、八海(七重香水海与咸海)、一日月、四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亦名一佛刹。或一佛土。作为一尊佛陀教化的区域。地球人所居住的大千世界名为娑婆世界。以释迦牟尼佛为教主;西方极乐世界以阿弥陀佛为教主;东方琉璃世界则以药师佛为教主。宇宙中的佛刹有无量无边。则其教化主也是无量无边。众生也无量无边。

  须弥山究竟在哪?

  佛陀讲解须弥山的起因是听到有人议论世界形成的原因。于是佛陀给大众宣说了《起世经》。经典中描述的须弥山的形状与日常所见山川并不一致。其周围环境与地球上的地貌特征相无法对应。那么须弥山到底在哪里?它是否真的存在?

  佛陀是依不同众生的业力而宣说了不同的世界。须弥山在某些修行者境界中的曾经现量亲见。佛教徒依佛陀的教言去修持。则须弥山、七金山以及四大部洲等都完全能够现前。据《毗奈耶经》记载。当时印度遭受严重饥荒。有些比丘就以神通飞往北俱卢洲。那里具有丰富的饮食。在那里化缘以后。再以神通飞回印度。

  一切缘起皆是空性。而以空性又可显现一切的缘起。跟随不同众生的业力。即有地球或者须弥山等的不同显现。理解了缘起性空。则不论是佛教内部的各种观点。还是科学的说法。都是可以理解而不会有任何矛盾的。

  四大部洲的统治者——转轮圣王

  转轮圣王。又译作转轮王、转轮圣帝、轮王。意即旋转轮宝之王。转轮圣王拥有七宝(轮宝、象宝、马宝、珠宝、玉女宝、主藏宝、典兵宝)。具足四德(长寿、无疾病、容貌出色、宝藏丰富)。统一须弥四洲。转轮王是佛教中记载人道中最伟大的君主。被称为王中最尊。世间少有。转轮王寿命长久。威德具足。七宝化现。正法御世。轮王治下国泰民安。百姓富足。风调雨顺。善法增益。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解释有四种轮王。铁轮王统治的范围为一大部洲。铜轮王统治的范围为二大部洲。银轮王统治的范围为三大部洲。金轮王统治的范围为四大部洲。

  佛经所言“转轮王”多指金轮王。是最尊贵的王者。在人类中。天下第一。并世无匹。金轮王不用发令。四方自然臣服。银轮王亲自到他王国土。他王自然臣服。铜轮王要亲自出马派人劝降。他王才会臣服。铁轮王则需亲自征伐。他王就会臣服。

  大千世界生灭循环的周期——大劫

  在佛教的经典中。说到时间则有“刹那”和“劫”的不同。刹那是表示极短的时间。便于体察心念的生灭;劫是代表极长的时间。便于说明物界成坏的相续。

  何谓刹那?“刹那”由梵语Ksana音译。意译为“须臾”、“念顷”。也就是一个心念起动之间的意思。在佛教里。刹那是最短暂的时间单位。以现在的时间计算。大约等于七十五分之一秒。所谓“少壮一弹指。六十三刹那”。可见刹那的短暂及心念生灭的迅速。

  佛说一切有情无情。莫不有刹那刹那生住异灭的无常。宇宙万有。刹那之间已经历生住异灭;乃至世界的成住坏空。都是刹那刹那的渐变。累积成一期的突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是由无数刹那累积而成。

  “劫”。梵语kalpa。音译为劫波、劫簸。意译为长时、大时。分小劫、中劫、大劫三种。小劫:根据佛经记载:从人寿十岁算起。每过一百年增加一岁。加到八万岁;然后再从八万岁。每隔一百年减一岁。减到十岁。叫做一小劫。中劫:二十个小劫为一个中劫。大劫:四个中劫为一个大劫。其过程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四个中劫分别是:成劫(世界生长期)、住劫(世界壮盛期)、坏劫(世界老死期)、空劫(世界灭无期)。如此成、住、坏、空四个中劫相续循环一次为一大劫。

  1.成劫

  成劫是指山河、大地、草木的器世间。以及一切有情众生的众生世间的成立时期。

  根据《起世经》说。世界的形成。首先是由于众生业缘的风刮起。在虚空中形成盘状的大气层。此大气层厚一百六十万由旬。周长无数。坚固无比。即使大力士以神器也无法击破摧毁。此即为风轮。

  接着在大气层上空中心。由风所集。逐渐成云。凝聚成雨。下降于气层之上。形成厚八十万由旬。直径十二万三千四百五十由旬的水层。此水由于业力的缘故。不往外溢。周围并有风为墙。维持住水层。此即水轮。水轮的表面。由于众生的业风。逐渐形成乳状的表膜。其中七分之二为黄金层。七分之五为水层。此即为金轮。

  在金轮上生出须弥山、七金山、四大洲等诸海山洲。这是四天王天、忉利天、人类、傍生等各界众生的居处。其次成立夜摩

一分钟学会佛学常识13

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等四天。此称空居天。再从空居天到无间地狱。有情众生由此次第降生。此时期就称为成劫。

  2.住劫

  住劫是指器世间和众生世间安稳存住的时期。根据佛经上说。我们现在正是住劫。在住劫又有

反常识的佛学核心

减劫和增劫的分别。所谓减劫就是人类的寿命从八万岁。每经过一百年减少一岁。一直减到十岁。所需要的时间。增劫就是人类的寿命从十岁。每经过一百年增加一岁。一直增加到八万岁。所

赵朴初佛学常识答问

需要的时间。

  《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四载。在减劫。人寿每减至十岁。小

一分钟教你佛学常识3

三灾就出现。刀兵灾。是时人心瞋毒增上。相见便兴起强猛伤害的心。手所执者皆成利刃。各逞凶狂。互相残害。经七日七夜方止。疾疫灾。继刀兵灾后。非人吐毒。疾病流行。遇则命终。难可救疗。此时期的众生都不闻有医药之名。时间经过七月七日七夜方止。饥馑灾。疾疫灾后。天龙忿责。不降甘雨。由此饥馑。人多命终。经七年七月七日七夜方止。

  3.坏劫

  住劫以后。就到坏劫。坏劫。是火、水、风三灾毁坏世界的时期。众生世间首先破坏。称为趣坏;其后。器世间亦随而破坏。称为界坏。也就是在此劫之初。地狱的有情命终之后。不复更生。此后。其余傍生、鬼趣及人、天等的众生也渐次坏灭。有情破坏后。世界出现七个太阳。燃烧成灾。如此经过七次的火灾。把色界初禅天以下的器世界烧坏。此时称为火灾劫。约需十二亿八千万年的时间。其中三亿四百万年之间。有情的生物先坏;然后一千六百万年之间。自然界再灭坏。

  火灾劫过后(即七次火灾)。次起水灾。将第二禅天漂荡殆尽。称为水灾劫。大约需要一亿二千八百万年。

  如此经过七次的水灾。最后产生风灾。将第三禅天以下全部吹落。称为风劫。需要六十四大劫。十亿二千四百万年的时间。

  火灾劫、水灾劫、风灾劫合称大三灾。所谓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吹三禅。坏劫之期。欲界悉皆坏尽。色界中。唯第四禅不为大三灾所坏。

  4.空劫

  空劫时。世界已坏灭。在欲、色二界之中。除四禅天尚存。其他则全入于长期的空虚之中。形成世界未成。万物未生时期的状态。

  空劫之后。又开始另一期的成、住、坏、空。也就是另一个世界又开始成立、持续、破坏。如此世界从成到住、住到坏、坏到空、空到成。各需要大约三亿二千万年。宇宙就在成住坏空的过程中。反复生灭。每一周期大约需时十二亿八千万年。

  华藏世界观

  相对此微细的小世界。《华严经》所表述的华藏世界恢宏广阔。《华严经》中所描述的华藏世界。是法身毗卢遮那佛所居和教化的世界。由毗卢遮那佛修菩萨行圆满之全体显现。《华严经》中对华藏世界的构造进行了描述:“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其最下风轮。名‘平等住’。能持其上一切宝焰。炽然庄严;次上风轮。名‘出生种种宝庄严’。能持其上净光照耀摩尼王幢。”这无数风轮分为十层。最上层风轮“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有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华藏庄严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周匝围绕。地海众树各有区别。”华藏世界中有无数的佛国世界。由大莲华所包藏。故称“华藏世界”。

  华藏世界存在的方式。其实是涉及宇宙空间无限的观念。无限的宇宙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的。但又能够井然有序。不相混杂。

  毗卢遮那佛教化的华藏世界。总括了世出世间以及凡圣诸境。既是轮回的事相界。又是解脱的理体界。彼此间矛盾对立的界限被打破。成为完全的统一体。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6/25545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宇宙观:云何名为世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宇宙观:云何名为世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06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