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八正道」结合“八正道”以净化心灵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7 02:25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八正道」结合“八正道”以净化心灵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八正道」结合“八正道”以净化心灵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结合“八正道”以净化心灵

「八正道」结合“八正道”以净化心灵
「八正道」结合“八正道”以净化心灵

  般若摄(总揽、涵盖)“八正道”。“八正道”

佛学常识50条

是佛初转法轮时就开始宣说的。最初佛在鹿野苑讲法。讲的是“四谛”、“八正道”。“四谛”就是苦圣谛、苦集圣谛、苦集灭圣谛、苦集灭所修道圣谛。简称“苦集灭道”。“苦、集”是讲世间的因果现象;“灭、道”就是解脱世间的因果现象。众生由于烦恼和业而受苦。要想解脱达到涅槃彼岸。就必须按照正确的道路修行。也就是修“八正道”。“

佛学生活常识

八正道”包括了佛教徒修学的共同道路。通于“戒、定、慧”三学。

  “八正道”与我们人类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

  “八正道”的内容是什么呢?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现在我简单的解释一下。

  正见。我们应该有个正确的、合理的见解。一个人见解不正确、不合理。以之指导思维和行动。那就是暴恶的、就是混乱的。所以佛法讲。必须要断除我见、断除邪见(邪恶之见)。所持见解必须含有智慧、顺于正道。其中心思想就是要了解因缘生法、和性空无我的道理。懂因果法则就不乱来。懂无我就可以彻底消除自私自利的观点。做人要有这个真知灼见。

  正思维。思维

佛学常识礼佛

就是我们第六意识的分别作用、思维作用、抉择作用。包括思想、理论、方法。包括认识、分析、综合判断。但是一般人的思维不正确。

佛学常识佛教以三宝为中心

就是来源于不正确的见解。执常、执断、拨无因果、自私狭窄。所想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处处有门户之见。由此而制造矛盾。这就是不正的思维。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不正确的思想。一个人的行为。必须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才能做好事。不然就要做坏事了。

  正语。语言要真实。佛陀远离一切戏论。佛语是真语、实语、如语、不异语、不诳语。我们要奉行“正语”。就是要在言语方面保持清净。不说谎话。不打妄语。对人要真实;不说粗恶话、带脏字、骂人;不说挑拨离间的话。使人们不和(人与人不和。家庭与家庭不和。集团与集团不和);不说庸俗、下流、卑劣语。正语。就是说真实语、说正直语、说柔软语、说和合语。这是标准。这样可以达到语言清净。即口业清净。

  正业。即正当的行为。我们的一举一动。行、住、坐、卧。行为举止要正当。对于一切人、对于一切生物不残杀、不暴虐、不偷劫、不淫乱。这就是正确的行为。世界的混浊就是由于难以消除杀、盗、淫。你们大家看一看。许多人五毒俱全。害自己、害家庭、害社会。这就是行为不正确。搞贪污腐化、杀人放火、坑蒙拐骗、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些行为不正确。这叫不正业。其结果是遭受灾厄。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相报。如影随形。

  正命。我们必须要正确的生活。要以正法而活命。不要以邪法而活命。不要欺骗。如果在勾心斗角中、在互相倾轧中来活命。就失掉了人生价值。有一种人堪为衣冠禽兽。看起来像个人。戴着人的帽子。穿着人的衣服。实质上他的内心不干净。外在生活行为不正当。尽管是人。造的却是三恶道的业。已经落入畜生道、地狱道、饿鬼道。尽管他自己不觉得。但有慧眼的人可以观察到这一点。可怕呀!可怕得很!所以。要以正法而活命。更不能学那些外道。譬如那样功、这样功、那样教、这样教。那不是正法。而是邪法。学不得!我们学的是般若法门。具有最高的智慧。是无漏清净法。是利益众生法。

  正精进。什么叫精进?“精”。就是专精。保持纯一不杂叫精;“进”呢。就是奋斗不息。遭遇什么苦难、什么挫折都不退道心。这叫做“进”。只有向前不会退后。玄奘法师到印度求法。他发誓只能前进。决不后退。只有向西。不回头向东。玄奘法师得大法就是因为有这个奋进的精神。 “精”就是保持不杂乱。一个目标就是学法、度众生、成佛。就这一个目标。这么一种专一精神。叫做“精”;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只有前进。不会后退。这个叫做“进”。合起来这叫“正精进”。在“三十七菩提分”(又叫“三十七助道品”)里面有“四正断”(或“四正勤”)。即已生善法令增长。未生善法令生。已生恶法令消灭。未生恶法令不生。这就是“正精进”。我们必须要坚持的原则。

  正念。念就是念头。由念头才能组成思维。构成思想。我们佛教徒就是要保持善念、正念、净念。善念。不能起恶念;正念。不能起邪念;净念。不能起染污念。正念相续不断。就是正思维、正观察。就是智慧。就可以保持“定”的功夫。正念相续不断。观察真谛了了分明。

  我们佛教徒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正念”呢?经典里讲到了“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因果、念戒、念布施。这很重要啊!这是我们学佛人护正念头的标准。能够保持正念。就可消灭一切世俗之念。

  世俗之念念什么呢?念六尘境界

佛学常识学佛必须吃素

。念财、食、名、色、睡。这对于人有什么好处呀?追求六尘、追求五欲境界。只有造业、害人、害己。不会上进。只有堕落。

  我们学了佛。就与他有区别了。区别在于时常保持正念。念念不忘佛法僧。念念不忘因果、念念不忘戒律。念念不忘布施。那个恶念啦、邪念啦、染污念啦。它就没有空子可钻。大家要注意这个问题。所以祖师常讲。怎样才能开悟呢?你必须时常提起你的念头。提起念头就是要保持正念。抛弃这个念头。那就不能保持正念。就堕入世俗。你怎么开悟?怎样能够成道嘛!

  正定。定就是禅定、就是止观。印度语又叫禅那、舍摩他。即是“定”。有定力可以产生智慧。可以正确观察。抉择事理。

  刚才只是简略地介绍了“八正道”的基本内容。“八正道”与做人的道德是密切相关的。真正要做个人。不能离开“八正道”。

  “八正道”就是包括“戒、定、慧”。正语、正业、正命包括在戒里面;正见、正思维包括在慧里面;正念、正定包括在定中;正精进通于三学。我们履行“八正道”。也就是修了“戒定慧”三学。佛法整个经、律、论三藏十二部教典都是在开显“戒定慧”三学。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6/255497.html

以上是关于「八正道」结合“八正道”以净化心灵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八正道」结合“八正道”以净化心灵;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06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