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礼佛的七个意义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7 02:2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礼佛的七个意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礼佛的七个意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礼佛的七个意义

  

「文化」礼佛的七个意义
「文化」礼佛的七个意义

  

「文化」礼佛的七个意义
「文化」礼佛的七个意义

  (一)我慢礼

佛学常识边地

  

佛学常识答问

有人虽然是拜佛。但我相不除。却是拜的不自然。总觉得:“我拜佛做什么呢?我何必拜他呢?”叩头叩的很勉强。或者看见他人拜。而我不拜。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我也跟着拜。心里却想:“这是迷信。叩头有什么用?”这都是因我相未空。还有我慢存在。

  (二)求名礼

  听到很多人赞叹说某某人拜佛。又诵经。又拜忏。真是用功修行了.听到人家赞叹那个修行人

一分钟佛学常识

。于是乎。他也想得到修行的名。而拜佛拜忏.他虽然也随喜。但他不是真的为拜佛而是为拜名求名的.既不是为信。也不是为不

慈悲心佛学常识

信而拜。而是看见人拜佛受到供养、恭敬和赞叹。

  (三)身心唱和礼

  看见人拜。我也拜。人叩头。我也叩头。身心随人而转。人怎拜。我也怎拜。不管拜佛有好处。或是没有好处。也不管是正信。或是迷信。他又没有求名心。只是随着人做。这样礼拜佛也没有什么功。也没有什么过。平平常常而已。

  (四)智净礼

  什么叫智净礼?智是智慧。净是清净;以真正的智慧清净自己的身心.这是有智慧的人拜佛的方法。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你拜佛时。身不会去犯杀盗淫。所以身业清净.你拜佛时。也没有贪心、痴心和嗔心。只有一个恭恭敬敬的拜佛心。所以意业也清净.你拜佛时。念佛名号。或是持诵经咒。也不犯猗语、恶口、两舌和妄语四恶。故口业也清净.身口意三业清净。这便是智者以真正智慧来拜佛。谓之智净礼。

  (五)遍入法界礼

  拜佛时。要观想我身虽未成佛。

佛学常识1000问

然而心性却是充满法界.现在于一位佛前拜佛。同时亦遍礼法界一切诸佛.不是单单拜一位佛。而是在每一尊佛前。皆有我的化身顶礼叩头。同时在供养诸佛菩萨.所谓“一切唯心造"。你这个心是周遍法界。这种礼也是周遍法界的。你这种修行也是周遍法界.所有三千大千世界都包括在法界之内。身尽虚空遍法界。你所行的恭敬礼。尽虚空遍法界。你所得的功德。也是尽虚空遍法界。

  (六)正观修行至诚礼

  正观是专一其心。来观想拜佛.拜一佛就是拜法界佛。拜法界佛也是拜一佛.因十方三世佛。是共同一法身。所谓"佛佛道同"。我们要专一其心来观想拜佛.

  (七)实相平等礼

  实相礼是礼而不礼.有人说:"既然礼而不礼。那我不拜佛便是拜佛啦!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6/255544.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礼佛的七个意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礼佛的七个意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06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