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佛教七宝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七宝」佛教七宝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七宝
不同的经书所译的七宝各不尽同。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经》所说七宝为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码瑙;玄奘译《称赞净土经》所说七宝为金、银、吠琉璃、颇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湿摩揭拉婆;般若经所说的七
同一本经书。不同历史时期所译的不同版本中。所说七宝也不同。以《无量寿经》为例。将汉代版本的七宝为金、银、琉璃、水精、车渠、珊瑚、琥珀;曹魏时期版本所载七宝为紫金、白银、琉璃、水精、砗磲、珊瑚、琥珀;唐代版本的七宝为黄金、白银、琉璃、颇梨、美玉、赤珠、琥珀;宋代版本的七宝为黄金、白银、璃、颇梨、砗磲、真珠、琥珀。
藏传佛教中的七宝为红玉髓、蜜蜡、砗渠、珍珠、珊瑚、金、银。称为“西方七宝”。
所以可以作为七宝之圣物的东西有十多种。下面介绍主要几种:
(1)金∶指黄金。又称为紫金。梵名苏伐刺那(修跋拏)。译为妙色或好色。佛典在赞叹佛身端严时。常用妙色身、金色身之语。《翻译名义集》卷三引真谛之释。举出金之四义:(一)色无变。(二)体无染。(三)转作无碍。(四)令人富。以譬法身常、净、我、乐四德耳。金多用于寺院殿堂、法器、佛像、佛具。
(2)银∶指白银。是最廉价的贵金属。佛教认为银所呈现出的光与色都具有息灾的能力。所以银被广泛用于饰物。
(3)琉璃∶又作毗琉璃、吠琉璃耶、鞞头黎等。译为‘青色宝’或‘不远’。是一种类似玉的宝石。中国、日`本常有人误以为是有色玻璃。此词古来多作‘流离’。《慧琳音义》卷一:‘须弥山南面是此宝也。其宝青色。莹彻有光。凡物近之皆同一色。帝释髻珠云是此宝。天生神物。非是人间炼石造作。焰火所成琉璃也。’
(4)玻璃∶指水晶。又作萨颇胝迦、飒颇置加、塞颇胝迦、颇梨等。《慧琳音义》卷四:‘古译云是水精。此说非也。虽类水晶。乃有紫白红碧四色差别。莹净通明宝中最上。红碧最珍。紫白其次。如好光明砂。净无瑕点。云是千年冰化作者谬说也。’
(5)砗磲:一种生活在深海里的软体动物的贝壳。也可能是白珊瑚。梵音牟娑落揭拉婆。《法华经玄赞》卷二(末)云:‘车渠梵云牟娑洛揭婆。青白间色。’砗磲在藏传佛教中是高级的圣物。
(6)赤珠:即赤真珠。所见实物一般为红珊瑚珠。《大智度论》卷十云:‘
(7)码瑙:此物并
(8)琥珀:琥珀、蜜蜡从地质学上说是同一种东西。透明的叫琥珀。不透明的叫蜜蜡。蜜蜡在藏传佛教尤其重视它。用来做念珠和护身符。有强大的辟邪趋吉功效。黄色蜜蜡还可以催财旺财。
(9)珍珠:珍珠是珍珠贝分泌的胶汁状炭酸钙化合物包裹异物而形成的。以大而圆为贵。一般做念珠、项
(10)珊瑚:珊瑚是珊瑚虫分泌出的一种有机石灰质方解石。佛教中一般用红珊瑚。
(11)红玉髓:红玉髓是一种橙色至红色的半透明玉髓。其中的红色是由于铁氧化物造成的。过去由于红玉髓硬度高。不易加工而名贵少见。目前由于科技发达而且红玉髓矿产丰富。因而属于一种低价格的宝石
七宝虽然宝贵。但是最宝贵的还是对佛的正信。对佛法的宣扬。佛经常常说即使有人拿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也没有宣扬佛的一句偈得到的福报大。所以这些身外之物。还是不要太注重为好。
关于“七宝”。各个经典所说的略有不同。般若经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
不管哪部经典的七宝。有一个共同处。那就是用来表法的。而非装饰意义上的作用。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6/264001.html
以上是关于「七宝」佛教七宝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七宝」佛教七宝;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