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业的类别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7 01:2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业的类别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业的类别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业的类别

  关于业的说明。可分三类:

  一、定业与不定业: 故意所作的强业。必定要受某种果报的。名为定业。如《中含》《思经》说:“ 若有故作业。我说彼必受其报。……若不故作业。我说此不必受报。”其实。必 定与不必定。还在我们自己。如《中含》《盐念经》说:即使是重大恶业。如有 足够忏悔的时间——寿长。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重业即轻受而成为不定业。这如以多量的盐投入

佛学基本常识视频

长江大河。并不觉得咸苦一样。反之

佛学常识大全图片

。如故意作恶。 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忏悔。不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那就一定受报。这如盐 虽不多而投於杯水中。结果是咸苦不堪。所以不必为既成的恶业担心。尽可从善业的修习中去对治恶业。惟有不知忏悔。不知作善业。这才真正的决定了。成为 定业难逃。

  二、共业不共业:依自作自受的法则。自己所作所为的当然由自己负责。但人类生於自他共存的社会。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直接间接的与他有关。对他有利或有害的行业。影响自己。也影响

每日一读佛学常识大全

佛学知识礼佛常识之合掌篇

到他人。从影响本身说。即不共业;从影响他人说。即是共业。个人的不共业。同类相摄。异类相拒。业用在不断的熏增或削弱中。大众的共业更是相摄相拒。彼此展转而构成自他间的复杂关系。等到相互推移。引发出社会的共同趋势。即一般所说的共业所感。依共作共受的法则。大众的共业。要大家起来改变他。圣人也无能为力。

  三、引业与满业:如生为人类。人与人是一样平等的。人类的寿命。根身的构造。感官的认识。对於自然的享受等。都大致相同。从这引业所感的业果说。人类的主要本质是平等的。人与人间所有的差别。如相貌不同。眷属不同。贫富不同。知识才能不同等。是过去的满业与现生业所使然的。这种差别不但不全是过去业所规定的。更多是由

佛学常识问答 百度网盘

於众生共业所限制。自己现业所造成。从引业所感的果报说。如生为人类。此生即没有变革的可能;由於共业及现生业而如此的。即大有改进的余地。不善的当从善业的精进中变革他;善的当使他增长。使他进展为更完善的。佛法重业感而不落於定命论。重视现生的进修。特别是自己的努力。即由于次。

  ——摘自《佛法概论》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6/263957.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业的类别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业的类别;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01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