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中国佛教有几大宗派?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禅宗」中国佛教有几大宗派?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中国佛教有几大宗派?
中国佛教出现过许多派别。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 禅宗 。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
三论宗
主要依据鸠摩罗什译的《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研究传习而形成的宗派。因为是依据中观派三《论》立的宗。所以叫做三论宗。它的教义以真俗二谛为总纲。以彻悟中道实相为究竟。二谛的“谛”字是真实的意思。从法性理体边说的叫真谛。从缘起现象边说的叫世俗谛。从俗谛说事物是有。就真谛说诸法是空。所以真俗二谛也叫空有二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真俗不二就是中道。也叫诸法实相。这就是此宗的中心思想。此宗着重从真空理体方面揭破一切世出世间染净诸法缘起无自性。五阴十二处等虚妄不实。彻底破除迷惑。从而建立起无所得的中道观。以求实现其无碍解脱的宗旨。这一宗。实际就是印度龙树、提婆中观学说的直接继承者。
瑜伽宗
是由印度弥勒、无著、世亲创立的宗派。此宗主要依据有《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因为是依弥勒说、无著记录整理的《瑜伽师地论》为根本教典而立的宗。所以叫瑜伽宗。我国玄奘法师译传此宗并糅译十师之说为《成唯识论》。故此宗又称法相唯识宗。亦称慈恩宗。它的教义
天台宗
是以罗什译的《法华经》、《大智度论》、《中论》等为依据。吸收了印度传来的和中国发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统地组织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因为创始人智者。住在浙江天台山。所以叫天台宗。它的宗义以五时八教为总纲。以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此宗把释迦如来所说的经教。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时期。称为五时教。就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盘时。五时的名称都是佛经的名称。主张佛陀所说的经教不出这五个时期的范畴。所以叫五时。三观是修行的观法。即空观、假观、中道观。此三观可以于一心中获得。名为一心三观。三谛圆融:真谛、俗谛、中道谛叫做三谛;此三谛举一即三。虽三而常一。说三说一是圆融无碍的。所以叫圆融三谛。一心三观。三谛圆融是圆教的教义。说明诸法无碍。事理圆融。天台宗以自宗为圆教。别的宗属前三教。此宗总结了以前各派的思想。将佛教教义加以精密的调整。发展了大乘圆教理论。展示了中国独创的大乘思想。
贤首宗
以《华严经》为根据。对《华严经》有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阐发。是在前人三论、天台、慈恩、地论师、摄论师等学说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思想体系。创始人是七世纪末的贤首国师法藏。所以叫贤首宗。又名华严宗。此宗以五教来判摄整个佛教。以六相、十玄、三观为它的中心思想。五教一是小教。即声闻小乘教;二是始教。即大乘开始初级阶段的教义;三是终教。即大乘终极阶段的教义;四是顿教。即大乘中顿超顿悟的法门;五是圆教。即圆满无缺。圆融无碍的理论。此宗把佛教分作浅深不同的五种教义。比前天台宗多加一种顿教。所以称为五教。六相是: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这六相既同时表现在一切事物中。也同时表现在一个事物中。无论在一切事物中或在一个事物中。都是相反相成、同时具足、互融互涉、彼此无碍的。从此可以揭示出法界缘起的道理。十玄门是: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因陀罗网境界门。三、秘密隐显俱成门。四、微细相容安立门。五、十世隔法异成门。六、诸藏纯杂具德门。七、一多相容不同门。八、诸法相即自在门。九、唯心回转善成门。十、托事显法生解门。这十玄门总的意义是显示华严大教关于一切事物纯杂染净无碍、一多无碍、三世无碍、同时具足、互涉互入、重重无尽的道理。三观一是真空绝相观。二是事理无碍观。三是周遍含融观。六相、十玄、三观的建立。阐发了《华严经》的法界缘起、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无尽圆融的教义。六相、十玄是就所观的法界之境说的。圆融三观是约能观之智说的。这种重重无尽、法界圆融的思想。虽说导源于《华严经》。而实际为中国所独创。它的法界缘起、一切无碍的学说大大发展了印度传来的大乘思想。
禅宗
禅宗的禅是禅那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
净土宗
是依《无量寿经》等提倡
律宗
主要是学习和研究戒律的。由于此一宗的盛行。中国僧人们在修学大乘的戒定慧三学中。仍然重视出家声闻乘的戒律。戒律有声闻戒、有菩萨戒。这里所讲的律宗。是依声闻律部中的《四分律》。由终南山道宣律师一系所立的律宗。就戒条戒相说。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之分。五戒是出家。在家佛弟子共持的戒;十戒、具足戒是出家弟子的戒。这些在前面己经叙述。这里不多重复。各部律藏不只是戒相和制戒因缘。更大的部分是僧团法规、各种羯磨法会议办事、出家法、授戒法、安居法、布萨法、衣食法。以及曰常生活小事。都有详细规定。因为时代的关系。环境的不同。许多戒律的规定。早已废驰不行了。菩萨戒有在家菩萨戒。出家菩萨戒。出家菩萨戒如《梵网戒经》有十重四十八轻戒。在家菩萨戒如《优婆塞戒经》有六重二十八轻戒。又总摄菩萨戒为三聚。三聚是三类的意思。称为三聚净戒。一是摄律仪戒。是戒相。是“诸恶莫作”;二是摄善法戒。是“众善奉行”;三是饶益有情戒。是“利益一切众生”。中国主要是大乘佛教。所以这里也简单提一提菩萨戒律。以上是大小乘戒律的内容。四分律虽属小
密宗
密宗的教义在八世纪时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传入中国。从此修习传授形成密宗。此宗依《大日经》、《金刚顶经》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本尊法。此宗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因此称为密宗。本尊毗卢遮那佛是学者选择自己最敬爱最尊崇的一尊佛、一位菩萨或者一位明王。作为学习成就的对象或榜样。就叫本尊。要成就本尊的所有功德智慧。就要修习三密瑜伽法。三密就是身、口、意三业。瑜伽译为相应。三密瑜伽。就是三业相应。与谁相应?就是修行者自己的身口意与本尊的身口意三业相应。修法时。修行者要身作本尊的姿态。手结印契。口诵本尊真言。意作本尊观想或种子字。务使自己的三业与本尊的三密相应。名为瑜伽修法。此法如果修成。可以即身成就本尊之身。密教的修法很多。这只是举一个例证。此宗最高理论还是以性空无相的法性理体为基础。所谓阿字本不生。不生就是空义。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3/329069.html
以上是关于「禅宗」中国佛教有几大宗派?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禅宗」中国佛教有几大宗派?;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6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