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5 10:5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

  佛告阿难:“正如你所说的。这个了知之心潜伏在六根的内部。这种情况。犹如琉璃笼罩在两个眼睛上一样。当那个人。把琉璃笼罩在两个眼睛上面。当他观见山河之时。观见这个琉璃不?”

  “正是这样。世尊!当这个人。把琉璃笼罩在两个眼睛上面。确实观见琉璃。”

  佛告阿难:“你的了知之心。若是等同于琉璃笼罩在两个眼睛上面之理。当你观见山河之时。为何不能观见眼睛?若是能够观见眼睛。这个眼睛即是同于身外之境。不得成立随见随分。若是不能观见眼睛。为什么能够这样说。这个了知之心。就是潜伏在六根的内部。如同琉璃笼罩在两个眼睛上面的道理一样?所以应该知道。你说觉了能知之心。就是潜伏在六根的里面。如同琉璃笼罩在两个眼睛上面之理。是绝对错误的。”

  阿难对佛说:“世尊!现在的我。又作如是思惟。这个众生之身。腑藏居在身体内部。窍穴居在身体外面。因为具有腑藏。那么就产生了暗相;因为具有窍穴。那么就产生了明相。如今的我。面对着佛。张开眼睛观

赵扑初佛学常识问答

见光明。这就名为观见外面;闭上眼睛观见黑暗。这就名为观见内部。这种义理又如何呢?”

  佛告阿难:“当你闭上眼睛。观见黑暗之时。这个黑暗境界。是与眼睛相对呢?还是不与眼睛相对?若是黑暗与眼相对。则此黑暗就在眼前。如何能够成就观见身体内部呢?若是能够成就观见身体内部。这种情况。就象居在暗室之内。没有日月灯光。这个暗室之内所有事物。都是你的焦腑。若是这个黑暗境界。不与眼睛相对。如何能够成就观见身体外面?若是离开观见身体外面这种情况。这个黑暗境界与眼之间。内部相对境象应当形成。闭上眼睛观见黑暗。这就名为见到身体内部;那么当你张开眼睛观见光明之时。为何不能观见脸面?若是不能观见脸面。这个黑暗境界与眼之间。内部相对境象就不应当形成;观见脸面若是形成。那么这个了知之心及与眼根。乃是居在虚空。如何能够形成都在身体内部?若是此心此眼居在虚空。自然就不属于你的身体。假如真是你的身体。即应如来。现今观见你的脸面。也是属于你的身体。假如你的眼睛已有知觉。那么身体就应该没有触觉。如果你必定执着说。身体眼睛两种感觉都有。那么就应该有二种知觉者。就是你这一个身体应当成为两佛才对。所以应该知道。你说观见黑暗。这就名为观见身体内部这种情况。是绝对错误的。”

  阿难说:“我曾经听到佛这样开示四众:由于心生起之故种种法也随之而生起。由于法生起之故种种心也随之而生起。我如今又思惟。就是这个思惟之体。实在就是我的心性。随着它所合之处。心就随即产生而有。也不一定就是在内外中间这三个固定的地方。”

  佛告阿难:“你如今这样说:由于心生起之故种种法也随之而生起。随着它所合之处。心就随即产生而有。你所说的这种情况。但是你说的这个心。若是无有自体。则无任何处所与之相合。若是此心无有自体。而能够与其他处所相合。那不是由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再加上此无体之心。就变成十九界。这个十九界。是由六根六识加上七尘而合成的。这个义理是不对的。若是此心。具有自体存在。如你用手自捏身体。你的所知之心。是从身内出于身外呢?还是从身外入于身内?若是从身内而出于身外。还应见到身内;若是从身外而来入身内。先应见到脸面。”

  阿难说:“见是眼睛所起作用。心知不是眼睛所起作用。若把眼见等同心知。作此见解并非正确义理。”

  佛说:“若是眼

佛学常识视频大全

睛能见事物。你在此室之内。门能见到你不?并且那些所有已死之人。尚且具有眼睛存在。应当都能观见事物。若是真能观见事物。如何能够把他名为已死之人?阿难!又则你的觉了能知之心。若其必定具有自体存在。那么它是只有一个自体呢。还是具有多个自体?如今此心在于你身。是遍满身体呢。还是并不遍满身体?若是此心。只有一个自体。那么当你用手捏一肢时。四肢都应有所感觉。若是四肢都有感觉。那么这个捏肉作用。应当无有固定所在。若是这个捏肉作用。具有一个固定所在。那么说你只有一个心的自体。这种说法自然不能成立。若是此心。真的具有多个自体。那么你这一人。分化开来变成多人。其中哪一个体才是你呢?若是此心。遍满身体。同于前面一体所捏之理。若是此心。并不遍满身体。当你用一只手触摸头部。同时用另外一只手触摸足部。头部若是具有所觉。足部应该无有所知。然而现今的你。并不是这样的。你的头部和足部都有感觉。所以应该知道。你说思惟之体。随它所合之处。心就随即产生而有。是绝对错误的。”

  阿难对佛说:“世尊!我也听过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论实相之时。世尊也这样说:心不在于身体内部。也不在于身体外面。如我思惟。这个心体。在身体的内部而无所见。在身体的外面而不相知。因为此心对于身体内部无知之故。在于身体内部不能成立;因为身心内外相知之故。在于身体外面不是正确义理。如今此心因为内外

佛学常识十二因缘

相知之故。并且在于身体内部而无所见。所以它应当是居在中间。”

  佛说:“你所说的中间。这个中间位置。必定不会迷惑不明。并非无有所在。如今你又推测。此心居在中间位置。那么这个中间位置。它究竟在什么地方?是在身外某一处所呢?还是应当在于此身?若是在于此身。在于此身边际。这个此身边际也并不是中间位置;若是在于此身。在于此身之中。这个在于此身之中即是等同在于身体内部。若是此心。在于身外某一处所。就是这个中间位置。是有所标记呢。还是无所标记?若是无所标记。那就等同于无。若是有所标记。就是这个标记。那么它就无有固定处所。这是什么缘故

佛学常识观世音菩萨

呢?比如人们作为标记。标记作为中间位置之时。东看成西。南观成北。这个标记体位。既然混乱不堪。心就应当随之杂乱不已。”

  阿难说:“我所说的中间。并非是这二种情况。正如世尊所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睛具有分别。色尘无有知觉。眼识生在其中。就是心之所在。”

  佛说:“你所讲说的这个心。若是居在根尘之中。那么这个心体。是兼有根尘二种性别呢?还是并不兼有二种性别?若是这个心体。兼有根尘二种性别。则物质和心体互相杂乱。物质非是心体所知。心物之间成敌两立。

佛学常识 太虚 pdf

为何能说它是在于其中?如是心体兼有根尘二种性别不能成立。即是此心。既非知者。又非不知者。那么这个心体就是无有自我体性。则你所讲说的中间。又是什么形相?所以应该知道。你说心在中间。是绝对错误的。”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6/363389.html

以上是关于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644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