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十)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5 09:3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十)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十)

  阿难对佛说:“世尊!如来虽已演说第二义门。我今现在。观察世间解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相信这个人。终究不能把他解开。世尊!我和会中有学声闻。同样如此。自从无始际来。与诸无明俱灭俱生。虽然得到如是多闻善根。名义上面已经出家。犹如患隔日疟。刚刚好转一些。不意之中就又发作起来。唯愿大发慈悲。哀怜沦溺。宣明我们今日身心。什么才是结头?要从何处下手。才能把他解开呢?讲明这个问题以后。亦令未来苦难众生。得免生死轮回。不落三有之中。”说此话后。普及大众五体投地。雨泪翘诚。伫立等待如来无上开示。

  这时。世尊怜悯阿难。以及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用阎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难顶。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发出六种震动。微尘如来住于本世界者。各有宝光从其头顶射出。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祗陀林。灌入如来头顶。在会所有大众看到如是景况。得未曾有。

  于是。阿难和在会一切大众。共同听闻到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声告诉阿难:“善哉!阿难!你欲识知俱生无明。使你轮转生死结根。唯是你的六根。更无其他之物!你又欲知无上菩提。令你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是你的六根。更非其他之物!”

  阿难虽然闻到如是法音。心里还是没有开明。稽首对佛说:“为什么这样说。令我生死轮回。还有证得安乐解脱寂静妙常。同是我的六根。更非其他之物呢?”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花’!(解说:六根六尘这二者。都是从同一个心性本源。随缘虚伪应变而产生出来的。所以缠缚以及解脱二者。本来无二。无有任何差别;这些所有一切能识之心以及所识之相。它们自我体性根本是虚妄的。犹如天空之中所现出

佛学常识问答 赵朴初

的虚妄花朵!)阿难!由于尘相之有。故而才发生知见之有;因于你的六根之有。故而才有你的身相存在。但是这种因于根有才有之身相。以及由于尘有才有之知见。两者都是无有实在自我体性的。这个道理。同于交芦一样。

  是故你在当今。在本元知见中又立知见。即是无明之本;在本元知见中切断所立知见。而令所立知见断灭成无。这个即是涅槃无漏真净实相。既然如此。为何其中更容他物存在呢?”

  这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语:

  “真性妄起有为法空。诸相缘生故皆如幻。

  心体无为无有起灭。识性不实犹如空花。

  所言诸妄以显诸真。言妄言真等同二妄。

  犹言非真亦是非真。云何真见是能所见?

  根尘中间无实识性。是故犹如交芦一般。

  打结解结同一所因。超凡入圣无有二路。

  你观交芦中间之性。言空言有二者俱非。

  迷晦此理即是无明。发明此理便可解

佛学常识问答百度云

脱。

  解除结头要依次第。六结既解一亦消亡。

  若选修根选择圆通。入流实证方成正觉。

  陀那田中微细心识。甚多习气汇成暴流。

  言真非真恐你迷惑。我常不开此之演说。

  自心分别取著自心。非幻真法变成幻法。

  心不取相无有非幻。非幻之法尚不生起。

  幻法云何能够成立?此即名为妙莲花法。

  如金刚王坚固宝觉。亦如梦幻三摩钵提。

  弹指之间超过无学。这个就是阿毗达摩。

  十方一切诸薄伽梵。一路涅槃真实法门。”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闻佛如来无上慈诲。祇夜伽陀。杂糅精莹。妙理清彻。心目开明。叹未曾有。

  阿难合掌。顶礼而对佛说:“我今现在。听闻佛陀无遮大悲心中。所流出的性净妙常真实法句。但是还未通达六解一亡舒结次序。希发大慈大悲。再度怜悯此会大众以及将来苦难众生。施以清净法音。洗涤我们心底沉垢。”

  就在这时。如来在师子座。整涅槃僧。敛僧伽梨。揽七宝几。从七宝几桌上。取来一条劫波罗天所奉花布。在大众前绾成一个结头。示阿难说:“这个名叫什么?”

  阿难大众都对佛说:“这个名叫结头。”

  于是。如来绾叠花巾。又打成了一个结头。重问阿难:“这个名叫什么?”

  阿难大众又对佛说:“这个还是名叫结头。”

  如来如是依次绾叠花巾。总共打成六个结头。一一结头成就。都取手中所成之结。持问阿难:“这个名叫什么?”阿难大众还是照样次第回答如来:“这个

佛学的常识

名叫结头。”

  佛告阿难:“当我开初绾巾之时。你们把他名为结头。这个宝叠花巾。先前委实只有一条。但是对于第二第三。为何你们还是把他叫做结头呢?”

  阿难对佛说:“世尊!这个由宝叠花。所纺织成就的布巾。虽然本是一体。如我思想。如来用手一绾。便得到第一个结头之名。如果不断绾一百次。最终那个应当名为第一百个结头。何况此巾只有六结。终不至七。亦不停五。为何如来只许初时叫结。第二第三不名为结呢?”

  佛告阿难:“此宝花巾。你知此巾元本止有一条。我六绾时。名有六结。你来详审观察。此巾自体是同。因为打绾结头成就。故而具有异相。你的意下如何呢?开初所绾结头成就。名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结生。阿难!我今现在。欲把第六个结。叫做第一个结。可以不?”

  “不可以的。世尊!因为六个结头若得绾

佛学常识 太虚

成。这个第六结头。终非第一结头。纵然尽我历生所识作其名相分辨。如何能令六结之间。颠错次序乱叫其名呢?”

  佛说:“正是这样。六结之间各不相同。尽管返循回顾本所来因。就是一条花巾之所造成。然而令其杂乱。终究不能得成。对于你的六根功能来说。同样也是这个道理。虽然六根功能。其中本源毕竟相同。都是从同一自性心

李炳南佛学常识课本

体分生而出的。但是在这本源毕竟相同之中。六根结头若得产生形成之后。他们的这种派生性的功能也就毕竟各不相同了。”

  佛告阿难:“若你必定嫌此六结共存。快乐不成。愿乐一成。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

  阿难说:“如此六结。若是共同存在。自然是非锋起。在他们的中间。自然产生此结非彼。彼结非此。如来今日。若是把他总体解除。一个结头若是都不生起。也就无有彼此。尚且不名一个。六个如何能够成立呢?”

  佛说:“这个六根解结的道理。六解一亡。也是如此。由你无始以来。自己心性内部自相迷惑自相矛盾。自生狂乱。致使知见虚妄发生。发生的虚妄知见生生不息。久而久之发生疲劳。由此疲劳知见发生尘劳。由是引起心随物转、轮转于物质世界的尘劳烦恼。就象令眼发生疲劳。就有狂乱虚花之相。从湛圆精明眼珠中无因乱起。一切世间山河大地所有法相。以及想象中的生死涅槃境象。即此所有一切。都是狂劳颠倒虚花之相。”

  阿难说:“这个尘劳烦恼。若同此结一般。那么。如何才能把他解除呢?”

  如来用手把所结的花巾。偏向拉于阿难左边。问阿难说:“象这样能够解开不?”

  “不能。世尊!”

  如来旋复用手把此花巾偏向牵到他的右边。又问阿难:“这样能够解开不?”

  “这样还是不能。世尊!”

  佛告阿难:“我今用手左右各牵。竟不能解。你设一个什么方法。才能解结成功呢?”

  阿难对佛说:“世尊!应当从结头之中心。一解就能分散。”

  佛告阿难:“正是如此。正是如此。若是欲想解除这些结头缠缚。当从结头中心开始解散。

  阿难!我说佛法从因缘生。非取世间和合粗相。如来发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头数。现前种种松直、棘曲、鹄白、乌玄。都能明了他的元所来由。

  是故。阿难!在此六根里面。随你心中选择一根深入。合六归一。一解六亡。这个六根结头若得一并解除。尘相就会自然消灭。诸妄亦会随之全部消亡。你说此时不真。更待何时呢?

  阿难!现在我来问你。此劫波罗花巾六结现前。同时开解他的萦系。可以同时解除所有结头吗?”

  “不可以的。世尊!这六个结头。本来是依照先后次序绾生的。所以今日当须依次解开。这六个结头。虽然都是同一自体。但是绾成结头并不同时。那么解去结头之时。如何能够同时除掉呢?”

  佛说:“这个六根解除。也是这个道理。这个根结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这就是诸菩萨。从三摩地之中(。回归本有圆明真心。契入自性基原终极澄圆定态境界)。获得无生法忍(。既不见有任何一法产生。亦不见有任何一法消灭)。”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47/465792.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十);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638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