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大般涅盘经40卷连载 第三十四卷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大般涅盘经40卷连载 第三十四卷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大般涅盘经40卷连载 第三十四卷
《大般涅盘经第三十四卷》(第十二品 迦叶菩萨 第二节 佛之所说 皆为救拔众生)
―― ―
大般涅盘经
第十二品 迦叶菩萨
第二节 佛之所说 皆为救拔众
本节主题:
1 片面绝对孤立静止地看待有我、无我。虚空、物质(色)。有中阴、无中阴。有心数、无心数。有为、无为。如来毕竟涅盘、不毕竟涅盘。众生、佛性。都是错误。
―― ―
大般涅盘经卷第三十四
第十二品 迦叶菩萨
第二节 佛之所说 皆为救拔众生
〈一〉关于涅盘
“善男子。若言如来毕竟涅盘、不毕竟涅盘。是人不解如来意故。作如是说。
善男子。是香山中有诸仙人。五万三千。皆于过去迦叶佛所。修诸功德。未得正道。亲近诸佛。听受正法。如来欲为如是人故。告阿难言:‘过三月已。吾当涅盘。’诸天闻已。其声展转乃至香山。诸仙闻已。即生悔心。作如是言:‘云何我等得生人中。不亲近佛?诸佛如来出世甚难。如优昙花。我今当往至世尊所。听受正法。’
善男子。尔时五万三千诸仙。即来我所。我时即为如应说法:‘诸大士。色是无常。何以故?色之因缘是无常故。无常因生。色云何常?乃至识亦如是。’尔时诸仙闻是法已。实时获得阿罗汉果。
善男子。拘尸那竭有诸力士三十万人。无所系属。自恃憍恣、色力命财、狂醉乱心。善男子。我为调伏诸力士故。告目连言:‘汝当调伏如是力士。’时目犍连。敬顺我教。于五年中种种教化。乃至不能令一力士受法调伏。是故我复为彼力士告阿难言:‘过三月已。吾当涅盘。’
善男子。时诸力士闻是语已。相与集聚。平治道路。过三月已。我时便从毘舍离国。至拘尸那城。中路遥见诸力士辈。即自化身。为沙门像。往力士所。作如是言:‘诸童子。作何事耶?’力士闻已。皆生瞋恨。作如是言:‘沙门。汝今云何谓我等辈为童子耶?’我时语言:‘汝今大众三十万人。尽其身力。不能移此微末小石。云何不名为童子乎?’诸力士言:‘汝若谓我为童子者。当知汝即是大人也?’
善男子。我于尔时以足二指。掘出此石。是诸力士见是事已。即于已身生轻劣想。复作是言:‘沙门。汝今复能移徙此石。令出道不?’我言童子:‘何因缘故。严治此道?’诸力士言:‘沙门。汝不知耶?释迦如来当由此路至娑罗林。入于涅盘。以是因缘。我等平治。’我时赞言:‘善哉。善哉。童子汝等。已发如是善心。吾当为汝除去此石。’我时以手举掷大石。高至阿迦尼咤【色究竟天、天顶】。时诸力士。见石在空。皆生惊怖。寻欲四散。我复告言:‘诸力士等。汝今不应生恐怖心。各欲散去。’诸力士言:‘沙门。若能救护我者。我当安住。’尔时我复以手接石。置之右掌。力士见已。心生欢喜。复作是言:‘沙门。是石常耶?是无常乎?’我于尔时。以口吹之。石即散坏。犹如微尘。力士见已唱言:‘沙门。是石无常。’即生愧心。而自考责:‘云何我等。恃怙自在、色力、命财。而生憍慢?’我知其心。即舍化身。还复本形。而为说法。力士见已。一切皆发菩提之心。
善男子。拘尸那竭有一工巧。名曰纯陀。是人先于迦叶佛所。发大誓愿:‘释迦如来入涅盘时。我当最后奉施饮食。’是故我于毘舍离国。顾命比丘优婆摩那:‘善男子。过三月已。吾当于彼拘尸那竭娑罗双树。入般涅盘。汝可往告纯陀令知。’
善男子。王舍城中有五通仙。名须跋陀。年百二十。常自称是一切智人。生大憍慢。已于过去无量佛所。种诸善根。我亦为欲调伏彼故。告阿难言:‘过三月已。吾当涅盘。须跋闻已。当来我所。生信敬心。我当为彼说种种法。其人闻已。当得尽漏。’
善男子罗阅耆王。频婆娑罗。其王太子。名曰善见。业因缘故。生恶逆心。欲害其父。而不得便。尔时恶人提婆达多。亦因过去业因缘故。复于我所生不善心。欲害于我。即修五通。不久获得。与善见太子共为亲厚。为太子故。现作种种神通之事。从非门出、从门而入。从门而出、非门而入。或时示现象马牛羊、男女之身。善见太子见已。即生爱心、喜心、敬信之心。为是事故。严设种种供养之具而供养之。又复白言:‘大师。圣人。我今欲见曼陀罗花。’时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实义。二者假名。假名菩萨。闻我三月当入涅盘。皆生退心。而作是言:‘如其如来无常不住。我等何为。为是事故。无量世中受大苦恼?如来世尊成就具足无量功德。尚不能坏如是死魔。况我等辈当能坏耶。’善男子。是故我为如是菩萨。而作是言:‘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定言:‘如来终不毕竟入于涅盘。’
〈二〉对经说的种种片面理解
善男子。有诸众生。生于断见。作如是言:‘一切众生。身灭之后。善恶之业。无有受者。’我为是人作如是言:‘善恶果报。实有受者。’云何知有?善男子。过去之世。拘尸那竭有王。名曰善见。作童子时经八万四千岁。作太子时八万四千岁。及登王位亦八万四千岁。于独处坐。作是思惟:‘众生薄福。寿命短促。常有四怨。而随逐之。不自觉知。犹故放逸。是故我当出家修道。断绝四怨、生、老、病、死。’即敕有司。于其城外。作七宝堂。作已便告群臣、百官、宫内妃后、诸子眷属:‘汝等当知。我欲出家。能见听不?’尔时大臣及其眷属各作是言:‘善哉。大王。今正是时。’时善见王。将一使人。独住堂上。复经八万四千年中修习慈心。是慈因缘。于后八万四千世中。次第得作转轮圣王。三十世中作释提桓因。无量世中作诸小王。
善男子。尔时善见岂异人乎?莫作斯观。即我身是。
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定说。有我及有我所。
又我一时为诸众生说言:‘我者即是性也。所谓内外、因缘、十二因缘、众生、五阴。心界、世间、功德、业行、自在天。世。即名为我。’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定说。有我。’
善男子。复于异时。有一比丘。来至我所。作如是言:‘世尊。云何名我?谁是我耶?何缘故我?’我时即为比丘说言:‘比丘。无我、我所。眼者即是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其生之时。无所从来。及其灭时。亦无所至。虽有业果。无有作者。无有舍阴及受阴者。如汝所问。云何我者?我即期也。谁是我者。即是业也。何缘我者。即是爱也。比丘。譬如二手相拍。声出其中。我亦如是。众生业爱。三因缘故。名之为我。比丘。一切众生。色不是我。我中无色。色中无我。乃至识亦如是。比丘。诸外道辈。虽说有我。终不离阴。若说离阴别有我者。无有是处。一切众生。行如幻化、热时之焰。比丘。五阴皆是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善男子。尔时多有无量比丘。观此五阴。无我、我所。得阿罗汉果。’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定说。无我。’
善男子。我于经中复作是言:‘三事和合。得受是身。一父、二母、三者中阴。是三和合。得受是身。’或时复说:‘阿那含人现般涅盘。或于中阴入般涅盘。’或复说言:‘中阴身根。具足明了。皆因往业。如净醍醐。’
善男子。我或时说:‘弊恶众生所受中阴。如世间中粗涩氀褐。纯善众生所受中阴。如波罗奈所出白㲲[迭*毛]。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有中阴。’
善男子。我复为彼逆罪众生。而作是言:‘造五逆者。舍身直入阿鼻地狱。’我复说言:‘昙摩留枝比丘。舍身直入阿鼻地狱。于其中间无止宿处。’我复为彼犊子梵志说言:‘梵志。若有中阴。则有六有。’我复说言:‘无色众生。无有中阴。’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说定无中阴。’
善男子。我于经中。复说有退。何以故。因于无量懈怠、懒惰诸比丘等。不修道故。说退五种。一者乐于多事、二者乐说世事、三者乐于睡眠、四者乐近在家、五者乐多游行。以是因缘。令比丘退。说退因缘复有二种。一内、二外。阿罗汉人虽离内因。不离外因。以外因缘故。则生烦恼。生烦恼故。则便退失。复有比丘。名曰瞿抵。六返退失。退已惭愧。复更进修。第七即得。得已恐失。以刀自害。我复或说有时解脱、或说六种阿罗汉等。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定说。有退。’
善男子。经中复说。譬如焦炭。不还为木。亦如瓶坏。更无瓶用。烦恼亦尔。阿罗汉断。终不还生。亦说众生。生烦恼因。凡有三种。一者未断烦恼、二者不断因缘、三者不善思惟。而阿罗汉无二因缘。谓断烦恼。为不善思惟。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定说。无退。’
善男子。我于经中说如来身。凡有二种。一者生身、二者法身。言生身者。即是方便应化之身。如是身者。可得言是生老病死、长短黑白、是此是彼、是学无学。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定说。佛身是有为法。
法身即是常乐我净。永离一切生老病死。非白、非黑、非长、非短、非此、非彼、非学、非无学。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定说。佛身是无为法。’
善男子。我经中说。云何名为十二因缘?从无明生行。从行生识。从识生名色。从名色生六入。从六入生触。从触生受。从受生爱。从爱生取。从取生有。从有生生。从生则有老死忧苦。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十二缘定是有为。’
我又一时告喻比丘。而作是言:‘十二因缘有佛无佛。性相常住。善男子。有十二缘不从缘生。有从缘生。非十二缘有从缘生。亦十二缘有非缘生。非十二缘、有十二缘。非缘生者。谓未来世十二支也。有从缘生非十二缘者。谓阿罗汉所有五阴。有从缘生亦十二缘者。谓凡夫人所有五阴。十二因缘有非缘生。非十二缘者。谓虚空涅盘。’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十二缘。定是无为。’
善男子。我经中说一切众生作善恶业。舍身之时。四大于此实时散坏。纯善业者。心即上行。纯恶业者。心即下行。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心定常。’
善男子。我于一时为频娑婆罗王。而作是言:‘大王。当知色是无常。何以故?从无常因而得生故。是色若从无常因生。智者云何说言是常?若色是常。不应坏灭。生诸苦恼。今见是色。散灭破坏。是故当知色是无常。乃至识亦如是。’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心定断。’
善男子。我经中说:‘我诸弟子受诸香花、金银宝物、妻子奴婢、八不净物。获得正道。得正道已。亦不舍离。’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定言:‘如来说。受五欲。不妨圣道。’
又我一时复作是说:‘在家之人得正道者。无有是处。’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受五欲。定遮正道。’
善男子。我经中说:‘远离烦恼。未得解脱。犹如欲界修习世间第一法也。’善男子。我诸弟子闻作是说。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第一法唯是欲界。’
又复我说:‘暖法、顶法、忍法、世间第一法。在于初禅至第四禅。’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如是法在于色界。’
又复我说:‘诸外道等。先已得断四禅烦恼。修习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观四真谛。得阿那含果。’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第一法在无色界。’
善男子。我经中说:‘四种施中。有三种净。一者施主信因、信果、信施。受者不信因、果与施。二者受者信因、果、施。施主不信因、果及施。三者施主受者。二俱有信。四者施主受者二俱不信。是四种施。初三种净。’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施唯意。’
善男子。我于一时复作是说:‘施者施时。以五事施。何等为五?一者施色、二者施力、三者施安、四者施命、五者施辩。以是因缘。施主还得五事果报。’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说。施即五阴。’
善男子。我于一时宣说:‘涅盘即是远离。烦恼永尽。灭无遗余。犹如灯灭。更无法生。涅盘亦尔。言虚空者。即无所有。譬如世间无所有故。名为虚空。非智缘灭。即无所有。如其有者。应有因缘。有因缘故。应有尽灭。以其无故。无有尽灭。’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说。无三无为。’
善男子。我于一时。为目干连【目连尊者】而作是言:‘目连。夫涅盘者。即是章句、即是足迹、是毕竟处、是无所畏、即是大师、即是大果、是毕竟智、即是大忍无碍三昧、是大法界、是甘露味、即是难见。目连。若说无涅盘者。云何有人。生诽谤者。堕于地狱?’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有涅盘。’
复于一时。我为目连而作是说:‘目连。眼不牢固、至身亦尔。皆不牢固。不牢固故。名为虚空。食下回转。消化之处。一切音声。皆名虚空。’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决定说。有虚空无为。’
复于一时为目连说:‘目连。有人未得须陀洹果。住忍法时。断于无量三恶道报。当知不从智缘而灭。’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决定说。有非智缘灭。’
善男子。我又一时为跋波比丘说:‘跋波若比丘观色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近、若远、若粗、若细。如是等色。非我、我所。若有比丘如是观已。能断色爱。’跋波又言:‘云何名色?’我言:‘四大名色。四阴名名。’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决定说言。色是四大。’
善男子。我复说言:‘譬如因镜。则有像现。色亦如是。因四大造。所谓粗细、涩滑、青黄赤白、长短方圆、斜角轻重、寒热饥渴、烟云尘雾。是名造色。犹如响像。’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有四大则有造色。或有四大无有造色。’
善男子。往昔一时。菩提王子作如是言:‘若有比丘护持禁戒。若发恶心。当知是时失比丘戒。’我时语言:‘菩提王子。戒有七种。从于身口。有无作色。以是无作色因缘故。其心虽在恶无记中。不名失戒。犹名持戒。以何因缘名无作色?非异色因。不作异色因果。’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说。有无作色。’
善男子。我于余经作如是言:‘戒者即是遮制恶法。若不作恶。是名持戒。’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决定宣说。无无作色。’
善男子。我于经中作如是说:‘圣人色阴乃至识阴。皆是无明因缘所出。一切凡夫亦复如是。从无明生爱。当知是爱即是无明;从爱生取。当知是取即无明爱;从取生有。是有即是无明爱取;从有生受。当知是受即是行有;从受因缘。生于名色、无明、爱取、有行、受、触、识、六入等。是故受者即十二支。’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无心数。’
善男子。我于经中作如是说:‘从眼、色、明、恶欲等四。则生眼识。言恶欲者。即是无明。欲性求时。即名为爱。爱因缘取。取名为业。业因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想、受、爱、信、精进、定慧。如是等法。因触而生。然非是触。’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有心数。’
善男子。我或时说。唯有一有;或说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至二十五。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有五有、或言六有。’
善男子。我往一时住迦毘罗卫【城名】尼拘陀林时。释摩男来至我所。作如是言:‘云何名为优婆塞也?’我即为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诸根完具。受三归依。是则名为优婆塞也。’释摩男言:‘世尊。云何名为一分优婆塞?’我言:‘摩男。若受三归及受一戒。是名一分优婆塞也。’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优婆塞戒不具受得。’
善男子。我于一时住恒河边。尔时迦旃延来至我所。作如是言:‘世尊。我教众生。令受斋法。或一日、或一夜、或一时、或一念。如是之人。成斋不耶?’我言:‘比丘。是人得善。不名得斋。’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八戒斋具受乃得。’
善男子。我于经中作如是说:‘若有比丘。犯四重已。不名比丘。名破比丘。亡失比丘。不复能生善牙种子。譬如焦种不生果实。如多罗树。头若断坏。则不生果。犯重比丘亦复如是。’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诸比丘犯重禁已。失比丘戒。’
善男子。我于经中为纯陀说:‘四种比丘。一者毕竟到道、二者示道、三者受道、四者污道。犯四重者即是污道。’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诸比丘犯四重已。不失禁戒。’
善男子。我于经中告诸比丘:‘一乘、一道、一行、一缘。如是一乘乃至一缘。能为众生作大寂静。永断一切系缚、愁苦、苦及苦因。令一切众到于一有。’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须陀洹乃至阿罗汉人皆得佛道。’
善男子。我于经中说:‘须陀洹人。人间天上七返往来。便般涅盘。斯陀含人。一受人天。便般涅盘。阿那含人。凡有五种。或有中间般涅盘者。乃至上流般涅盘者。阿罗汉人凡有二种。一者现在、二者未来。现在亦断烦恼五阴。未来亦断烦恼五阴。’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须陀洹至阿罗
善男子。我于此经说言:‘佛性具有六事。一常、二实、三真、四善、五净、六可见。’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说。众生佛性。离众生有。’
善男子。我又说言:‘众生佛性犹如虚空。虚空者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非内、非外。非是色、声、香、味、触摄。佛性亦尔。’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说。众生佛性离众生有。’
善男子。我又复说:‘众生佛性。犹如贫女宅中宝藏。力士额上金刚宝珠。转轮圣王甘露之泉。’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说。众生佛性离众生有。’
善男子。我又复说:‘犯四重禁、一阐提人、谤方等经、作五逆罪。皆有佛性。如是众生都无善法。佛性是善。’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说。众生佛性。离众生有。’
善男子。我又复说:‘众生者即是佛性。何以故?若离众生。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我与波斯匿王说于象喻。如盲说象。虽不得象。然不离象。众生说色乃至说识。是佛性者。亦复如是。虽非佛性。非不佛性。如我为王说箜篌喻。佛性亦尔。’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作种种说。如盲问乳。佛性亦尔。以是因缘。或有说言:‘犯四重禁、谤方等经、作五逆罪、一阐提等。悉有佛性。’或说言:‘无。’
善男子。我于处处经中说言:‘一人出世多人利益。一国土中二转轮王。一世界中二佛出世。无有是处。一四天下、八四天王、乃至二他化自在天。亦无是处。’然我乃说:‘从阎浮提、阿鼻地狱。上至阿迦腻咤天【色究竟天、
我亦于诸大乘经中说有十方佛。”
中华佛典宝库 大正藏
第 12 册 No. 0374 大般涅槃经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
李鑫森注释
欢迎传播 欢迎指正
2017-03-01修改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1/51036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大般涅盘经40卷连载 第三十四卷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大般涅盘经40卷连载 第三十四卷;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6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