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佛教常识:起源论的由来和戒酒的原因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08-23 01:3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佛教常识:起源论的由来和戒酒的原因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常识:起源论的由来和戒酒的原因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常识:起源论的由来和戒酒的原因

2021-04-14 03:13

佛教常识:起源论的由来和戒酒的原因


佛教常识:起源论的由来和戒酒的原因

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缘起论认为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既非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因果定律。称之为缘起。

缘起的定义

要明白佛教的义理。就必须从缘起论开始。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是宇宙人生本来的、必然的、普遍的理则。所谓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

佛学常识23

。因为现观缘起而成佛。缘起并非佛陀所创造。佛陀只是发现了缘起这个自然的法则。再将此宇宙人生的真理对众生宣说、开示。

《中阿含经》云: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这是对缘起的定义。

缘起。就是说一切诸法都是由于因缘而生起的。简单地说。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的。都是互相存在的关系和条件。如果没有这个关系和条件。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无法生起。

缘起论的内容:因、缘、果

缘起论包括因和缘两个部分。因即因素。缘即条件。其中因是主要的。缘是辅助的。因缘聚则生。因缘散则灭。

一切法的生灭既由因缘。那么一切法存在或坏灭也就有因可循、有理可据。凡果必有因。怎样的因便产生怎样的果。因果必相应。

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无独立性、恒常性。必须靠因、缘和合才有果。缘起法所阐述的就是因、缘、果的关系。因、缘、果三者是相依相待而存在。没有绝对的独立性。

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

佛陀一代时教所说的空有、无常、因果、中道、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等教法。都是为了诠显缘起思想的根本教理所作的方便教说。《楞严经疏》说:圣教自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这说明佛陀的教法有其一贯性。

佛教的各种理论和派别。均以缘起论作为理论基础来阐释自己的宗教观和宗教实践。主要有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六大缘起等学说。尽管各宗各派的经典根据、论述说法不同。对于缘起说所阐述的。无非是宇宙万法生灭变异的关系。以及人生苦乐的来源。

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只有明白缘起的道理。才能达到菩提觉悟。以至佛的境界。

缘起的意义

缘起论显示世间上任何事情的结果。都是因缘所生起。因此要过快乐的人生。便须培植好因好缘。如

佛学常识和尚是什么意思

果没有植下善因善缘。一旦遭逢不好的果报。也要懂得改善因缘。而不是一味在果报上计较。所以。了解因缘果报的关系。使我们懂得改善逆缘、培植好缘、广结善缘、随顺因缘。

此外。缘起论启示世间万法是无常的。好的可能变坏。坏的也可能转好。因此。即使一时遭遇困难、挫折。只要能坚持百忍的朝向正确的人生目标努力。逆境终将成为过去。所以无常也为人生带来无穷希望。

诸法既是因缘所生。自然空无自性。无自性便无法自我主宰。所以说无我。若能正观缘起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能远离贪欲、憎恨、愚痴三毒烦恼。烦恼是系缚众生。使众生不能解脱自在的最大障碍;烦恼既除。当然就能获得生命的解脱。

因此。认识缘起。知道人生祸福、好坏皆是自己所造。非有他力可以主宰。唯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如此必能帮助我们把握人生的方向。认识人生的意义。而能活得踏实。活得自在。进而建立感恩的美德。培养随缘的习惯。拥有希望的未来。了悟真实的人生。

大家都知道。杀、盗、淫、妄、酒。是佛教的基本五戒。前面四戒是根本戒。酒戒是遮戒。之所以是遮戒。是因为喝酒本身不造业。但喝酒多了就容易造业。就容易犯其他戒了。

佛陀当时制定五戒。也不是一次制定的。而是随顺因缘逐渐完善的。在《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中。记载了一个佛陀制定酒戒

中国佛学常识

的故事。

佛在支提国贤主城的时候。这个地方有一条恶龙。凶横霸道。危害乡里。人们都不敢靠近它。眼看着农作物都被它破坏掉。

有一位长老。叫莎伽陀。也云游到支提国贤主城。这位长老也是佛弟子。有降龙伏虎的本事。在听说这条恶龙的事情后。就去恶龙常常出没

佛学常识宗教的层次

的地方打坐。等恶龙出现。他就把恶龙降服了。并且让这条龙接受了三皈依。成为佛弟子。从此不再危

太虚 佛学常识

害百姓了。

因此。长老伽莎陀的名声广为流传。长老所到之处。大家都会请长老到家里。准备食物专门供养他。

其中有一位贫苦的女人。也恭敬地邀请长老去她家里应供。长老伽莎陀接受了她的邀请。这个女人做了酥油乳糜供养长老。长老也吃了。但女人又想:长老吃了这些酥油乳糜。可能会因此而发寒。应该给他点儿酒喝。暖一下身子。于是就拿出跟水一样无色透明的酒来供养长老。长老也没看就喝了。喝完之后还为女人说了法。然后就离开了。

可是长老离开后。刚到寺门边。酒力就发作了。摇摇晃晃。醉倒在地。僧服、钵、禅杖、油囊、草鞋、针筒等随身物品。散落一地。

这时佛陀和阿难也来到此地。看到地上的伽莎陀长老。佛陀就故意问阿难:“这是谁呀?”阿难答:“世尊。这是长老伽莎陀”。佛就告诉阿难:“好。就在这里给我安排床坐。准备上水。召集僧众们都过来。”阿难照办。

佛陀知道这是制定酒戒的好时机。就对僧众说:“这位善男子莎伽陀。在降服恶龙时很勇猛。可是他现在还能降服一只蛤蟆吗?”大家回答到:“世尊。不能。”

佛陀接着说:“圣贤喝酒尚且会有过失。何况世俗凡夫呢?如果犯下这些过失。都是因为喝酒的缘故。那么从今天起。所有的佛弟子。都不许喝酒。一滴也不能喝。”

原文出处: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72515/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常识:起源论的由来和戒酒的原因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常识:起源论的由来和戒酒的原因;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41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