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刘德华:皈依后心境平静得多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刘德华:皈依后心境平静得多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刘德华:皈依后心境平静得多
刘德华。祖籍广东江门市。1961年9月27日出生于香港新界。是香港著名艺人。香港太平绅士。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曾获香港荣誉勋章。大中华地区乐坛和影坛巨星。华人娱乐圈的代表人物之一。刘德华是娱乐圈影、视、歌多栖发展的代表之一:作为歌手。他是90年代香港乐坛“四大天王”之一。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获奖最多的香港歌手。作为演员。他曾两度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2004年凭借《无间道III》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目前参与演出的电影已经超过100部。现任映艺音乐的老板。是亚洲新星导演计划的发起人。
刘德华在妙莲长老座下皈依。法名慧果。当被问及皈依后。对佛法有什么新的认识? 华仔坦白说。对佛法还是认识有限。 尽管如此。他承认佛法对人生观有所启发:“皈依前。我的埋怨比较多。什么事情也要问个为什么。皈依后。我较能安于现实。虽未至于无求。但也不会因为某一件事不称心如意而受影响。心境较以往平静得多了。“学佛以前。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事情做不好。会怪人、怪自己。放不下。现在好一些。懂得包容。心情轻好多。没有甚么大不了!”
他记起师父经常开示弟子:“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只要用你的悲心。说好话助人向善;看到人家做善事。发随喜心赞叹心。令对方成就。都能修福田”。出钱或出力。帮助贫穷无依者。都能广结善缘。身为艺人。可以用自己的身份媒介。去扬善。劝更多人献出爱心。参与慈善活动。
刘德华发心将台湾灵岩山寺妙莲长老平常跟弟子聊天或者是讲经、开示和问答的节录《解惑叮咛语》以粤语进行转述。制成CD、录音带。免费结缘。以方便香港的信众与市民聆听受益。华仔以虔敬的发心。动人的声线。恭录
刘德华的佛缘
刘德华的佛缘
据刘德华说。家中父母是信佛的。自小亦有接触佛教。但都是去寺院拜佛、参观、游览而已。对佛教教义可以说是一知半解。真正认识佛教和皈依佛教。作为自己的宗教信仰。都是近这几年间之事。
在此之前。华仔在港、台两地亦曾接触、认识不少高僧大德。后来经朋友介绍认识到台湾灵岩山寺上妙下莲老和尚。可以说是一种缘份。华仔初见老和尚慈祥而又庄严的法相。听其开示。烦恼顿息。寂静安祥;犹如红尘中之清莲。顿感身心清凉自在;老和尚平实无华的言词。是高僧般若智能的流露;语重心长的剀切教诲。无非是悲愿无尽的度世本怀;华仔悠然生起归依之念。于是在妙莲老和尚接引下。成为真正的佛弟子。法名慧果。
诸法因缘生。亦从因缘灭.这是佛教所讲因缘所生法。 在归依当日。华仔问师父:自己会否出家? 妙莲老和尚说:我们信佛学佛。要了达缘生缘灭——万事皆随因缘而变。一切要看缘份。
华仔自从归依三宝。认真地接触佛教。受师父妙莲老和尚之启发后。人生的目标和以前亦有所不同。不像以前这么多陋习;学了佛。较容易接受不如意之事。师父常说;凡事向好处想。忍一忍就过去了嘛!既然有些事情一定要做的。为何不用个欢喜心去做呢?大家都开心不好咩?尽量去尝试接受、容忍、包涵;以欢喜心做任何事。就能做得更好。而且身心快乐。做人处事比以前较为宽宏大量。人生观亦豁达开朗!
由于自己对佛教义理认识不深。不能去宣讲佛法。唯有身体力行。多做慈善事业。记起师父经常开示弟子;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只要用你的悲心。说好话助人向善;看到人家做善事。发随喜心赞叹心。令对
很多时候。华仔往台湾拍电影。但都抽不出时间上灵岩山寺去探望师父。只可打电话作简单的问候。与师父见面的机会不多。师父不能经常指点。但可以从师兄弟中或善知识中去了解佛法的真义。华仔感觉师父佛学上的知识。全摆在面前。在乎有没有心去学。要看自己能否感觉到?吸收得到?
华仔与妙莲老和尚倾谈中。感觉到师父多数用很简单的譬喻。将信念、道理带给自己
刘德华佛教电影
电影:《新少林寺》
电影:大块头有大智慧
刘德华佛教有声书
妙莲老和尚《解惑叮咛语》CD-刘德华念诵(粤语)
清凉莲语(妙莲老和尚开示点滴)-刘德华念诵
刘德华佛教音乐
心经唱诵-刘德华
南无阿弥陀佛佛号-刘德华念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刘德华演唱
佛教歌曲:悟-刘德华(《新少林寺》主题曲)
佛教歌曲:观世音-刘德华
歌曲:木鱼与金鱼-刘德华
同愿同行MV(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主题曲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3/05/09575823427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刘德华:皈依后心境平静得多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刘德华:皈依后心境平静得多;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27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