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 佛教法师-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13 02:0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一、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省庵大师(1686-1734)清朝时著名净土宗高僧。为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讳实贤。字思齐。江苏常熟人。俗姓时。世代书香。生于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八月初八日。大师生而不沾荤食。少年时即显其聪慧醇和之本性。仿佛与生俱来便有脱俗离尘的夙志。父亲早亡。母亲张氏知道其子与佛有缘。便成就其出家修道。师七岁时。张氏领省庵往清凉庵礼容选和尚为师。从其受学佛典教规。兼习世典儒书。到了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师十五岁。正式剃度进受具戒时。业已博通佛儒。能诗善赋。且精于书法了。然而。省庵大师并不耽于别业。而于生死大事未尝忘怀。大师知书达理。忠厚孝顺。在母亲逝世后。曾跪于佛前诵《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四十九日。并于每年的母亡忌日。必设像修供。诵经济度。

偶有一日。省庵大师入于善仁寺。忽然一僧扑地

抖音里佛教法师直播讲佛法

而死。大师顿然感悟生命之无常。因而警策自身应精勤修行。严持戒律。不离衣钵。日中一食。胁不着席。之后云游四方参访善知识。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师二十五岁时。依止渠成法师与绍昙法师学习教理。专志研究大乘性相。小乘方等经典等。恒历三年。终于三观十乘之旨。性相二宗之学。无不融会贯通。因省庵大师学有所得。绍昙法师传法给省庵。授其为天台正宗灵峰四世。

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师二十九岁。前往崇福寺求学于灵鹫和尚座下。参"念佛是谁"的话头。禅修精进。操持严密。历时百二十日。豁然开悟。作言:"我梦醒矣"。自此之后。应机自在。辩才无碍。灵鹫和尚知省庵为佛门法器。欲传法嗣。大师婉辞拒之。作礼而去。

次年。在真寂寺闭关修行。日间阅读三藏经典。夜晚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如是夜以继日地精进用功了三年之久。于此期间得念佛三昧。并抽时注解了莲池大师的"西方发愿文"。期满出关后。真寂寺的僧众恭请省庵大师讲《法华经》。大师升座讲经。以无碍之辨才与精辟的理论。博得在场僧俗大众由衷的赞许。后又曾应绍昙法师之命。于杭州隆兴寺代为宣讲经律。与会人等无不称善。从此之后省庵大师盛名更响。

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往诣四明阿育王塔瞻礼佛陀舍利。师于塔前先后五次燃指供佛。因一心想往生西方净土。是以发四十八大愿。感得佛陀舍利大放瑞光。而作诗云:"迦文灭度二千年。舍利于今尚灿然。自庆宿生何善利。得瞻光相塔门前。一颗如珠缀小钟。青黄赤白现何穷。自心还见自心相。不是如来色不同。殿含宝塔塔含空。尘尘刹刹本自融。八万非多一非少。毫端应现宝王宫。医王虽去药还留。惭愧痴儿病未疗。读罢涅簄遗教品。伤心不觉泪长流。"是以每年佛涅簄日。省庵大师都会广集僧俗大众。讽诵经典。礼佛作供。并对大众宣讲《遗教经》和《佛说阿弥陀经》。与禅宗教旨是心是佛的奥旨相结合。以使所讲遍益大众。达到三根普摄。利钝全收之目的。

清朝世宗雍正二年(公元1724)已近不惑之年的省庵大师。移锡杭州梵天寺。其著名作品《劝发菩提心文》便是在此时写成的。文中字字珠玑。内容诚切感人。打从问世以来。不知激励了多少学佛修行者。发心向上。精勤修持。由于省庵大师的身教言传。名声远扬。影响四方。江苏浙江一带乃至邻近省份的四众弟子。仰慕大师之盛名。投其门下求学从教者日渐增长。其后大师虽曾转居几所丛林。然跟随左右者仍不在少数

绥阳县青杠坪坝村佛教法师

。如是盛景历时几近十年。其后大师又应永福寺、普庆寺、海业寺、仙林寺等禅宇之邀。主持寺务。以清规戒律规范道场。宣讲天台禅净诸宗经教以利群机。四方僧俗。参方求学者云集。每每能使道场兴旺。海众安和。

省庵大师后来退隐于杭州仙林寺。净心念佛。足不出户。摒绝诸缘。专修净业。同时也领众熏修。策励同修深信心。发坚固愿。专志念佛

佛教法师辈分排行

。以期得往生西方净土。是时人皆称谓师乃"永明延寿禅师"乘愿再来。

晚年的省庵大师又受信众之请回到了杭州凤山的梵天寺居住。为了更能广泛地弘传净土法门。普济群萌。利乐有情。大师于清朝世宗雍正七年(公元1729)创立了一个专弘专修弥陀净土的团体--莲社。集有志净土。信愿念佛者。为文立誓。以尽其形寿为期限。将每日的功课定为二十分。十分持名念佛。九分作观想。一分礼拜忏悔,如是夜以继日地精进不已。

在大师的影响下。与会众等。同修共行。得益匪浅。得度者凡数百众。到了清朝世宗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腊八佛成道日。大师普告众弟子言:"吾于明年四月十四日将长往矣"。自此以后。于寸香斋室掩关静修。规定昼夜持念佛号十万声。恒常不变。乃至次年四月二日出关。越十日。遍告大众说:"吾十日前见西方三圣降临虚空。今再见矣。吾其生净土乎。"遂后嘱咐寺院事务。再往城中遍辞诸护法居士等。侍者请大师留下遗训。大师以偈书云:"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书讫又告现前大众说:"吾十四日决定往生了。尔等为我集众念佛。"十三日停饮食。闭目静坐。十四日五更时沐浴更衣。于室中面西趺坐。到了已时。远近缁素围聚。悲涕作礼恳切请愿大师住世度人。是时省庵大师复又睁眼环视大众说:"吾去即来。生死事大。各自净心念佛可矣。"言毕合掌称佛名号安然而寂。是年腊月八日。众弟子奉师灵骨于常热琴川拂水岩之西。

到了清朝乾隆七年二月十五日。杭州一带大师的弟子等又奉迎遗骨重建塔于阿育王寺之右。其旧塔则改为衣钵塔。师生于清朝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八月初八日。圆寂于清朝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四月十四日。住世四十九

有什么有名的佛教法师

年。僧腊二十五载。大师住世间不算长久。但其于净土宗所作的贡献却是深广无比的。

省庵大师的佛学思想及其影响

省庵大师的佛学思想可以说是集中了佛学之大成。自

佛教法师讲解阿弥陀经

受戒以来。深研戒法。严持律范。尝言:"行在梵网。志在西方。"早年于渠成、绍昙法师座下对于天台、法相以及法华、止观诸部都有深入研究。参谒灵鹫和尚而参禅开悟。闭关阅藏静心念佛而得念佛三昧。如是阅历。足以说明省庵大师佛学造诣之高深。然而论其重点。其佛学思想则主要体现于净土的理念。于《劝发菩提心文》中所列因十种因缘发起菩提心。其中第九因缘说道:"云何求生净土?谓在此土修行。其进道也难。彼土往生。其成道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难故累劫未成。是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末世修行。无过于此。然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言多福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莫若发广大心。暂持名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万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下菩提种。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言辞简明扼要。深为摄受人心。细品读之。菩提心油然而生。净土愿行自然发起。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之末尾说道:"大众诚能不弃我语。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莲社宗盟。自今缔好。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如是言论可谓苦口婆心。善意可嘉。

省庵大师事从禅观而入于净土的。以其早年在禅修上所得的成就综合净土法门的修持经验。曾经作了这样一首偈颂。可以说是在普劝修禅者也象自己一样转归净土。偈曰:"一句弥陀。头则公案。无别商量。直下便判。如大火聚。触之则烧。如太阿剑。撄之则烂。八万四千法藏。六字全收。千七百只葛藤。一刀齐断。任他佛不喜闻。我自心心忆念。请君不必多言。只要一心不乱"。这些偈颂中显露出的佛学思想想必会影响许多修行者的观念。

大师自己在少年时也精于世俗诗词等学。后来因为专志佛学虽有诗文作品则都为"念佛偈"、"劝修净土诗"之类的作品。如"念弥陀佛贵在精。念到功深念自纯。念念圆明真性体。声声唤醒本来人。婴儿堕水频呼母。荡子还家始见亲。却话从前离别事。翻令呜咽泪沾巾"。"尽说厌欣为障道。谁知净业资粮成。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等等。大师之诗文完全是修行中有感而自发的。并非故为造作。是以为了避免其弟子平时迷于诗文而耽误修行。曾教导说:"人命在呼吸间。哪有闲工夫学世谛文字。稍一错此良机。便成他世。再想回头。则难矣!"为普劝来求学之修行者。珍惜殊胜因缘。归心净土。念佛求生。而作警世偈曰:"茫茫大梦中。长夜谁能寤。反恋梦中欢。将醒还重做。做得不如前。一错是百错。劝君早回头。直走西方路。万缘都放下。勤修净业课。日夜望还乡。一心求觉悟。豁然心地空。即是真净土。弥陀忽现前。原来是这个"。如上所列诗偈等可以粗略了知省庵大师的净土思想。若想全面了解则可奉读大师的著作如《劝发菩提心文》、《净土诗集》、《省庵大师语录》、《省庵法师遗书》等。势必让您耳目一新。进而将之奉为圭臬。

以上只是简单地概述了省庵大师的佛学思想与影响。言辞或许不尽人意。然而其中引用之文则是大师的修行经验之谈。文质朴实。真情意切。但愿有缘者读之。能有感而发心。生信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我想这也是省庵大师之遗愿。在大师生后。许多净业学者作颂词以赞颂之。谨录二首于后。作为本文之结语。

颂曰:

悲心广大。菩提心文。

四十八愿。愿力宏深。

行解真实。瑞应超伦。

莲宗一脉。赖以常存。

又颂曰:

深人经藏难亲证。彻悟心源力弘净。

欲使世人知所以。作文作诗示佛令。

发菩提心为先导。真信愿行为后勤。

若能具此殊胜法。即生超凡而入圣。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2/219978.html

以上是关于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678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