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虚云老和尚与民国时期的禅宗——刘立夫 胡勇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禅宗-虚云老和尚与民国时期的禅宗——刘立夫 胡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虚云老和尚与民国时期的禅宗——刘立夫 胡勇
相对于唐宋时期的兴盛,禅宗在清中叶以后逐渐凋零,到清末已衰颓至极。但是,禅宗与中华本土文化经过长期的融合,根深蒂固,终未至于失传绝嗣的地步,至民国时期,禅宗仍然法脉绵延,宗风犹存,不仅有敬安法师、圆瑛法师、太虚大师、虚云老和尚、来果禅师、明真法师、印顺法师、月溪禅师等一批高僧大德主持佛法,重振禅宗,更有袁焕仙、贾题韬、南怀瑾等一批长者、居士大力扶持,继承变革,成为禅宗由近代走向现代的滥觞。
虚云老和尚是晚清以来竭力振兴禅宗的杰出代表。他毕生弘法,以一身直嗣或远续了禅门五宗的法脉。他深究经藏,修习禅定,在禅修方法、禅境分析、禅病对治等方面都有见地,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禅学理论。又以广博的胸怀,融会诸宗,禅净双修,广弘禅教,被誉为“禅宗泰斗”。下面就虚云老和尚的弘教事业和禅学思想分别介绍。
一、弘演五宗法脉,振兴六大祖庭
虚云老和尚(1840-1959),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又名演彻、性彻,五十岁后自号虚云,改字幻游,湖南湘乡人。自幼喜读佛典,十五岁时随叔父到南岳进香,遍游诸刹,渐萌出家的念头。次年,择机离家,欲往南岳出家,半途被截回。后被父强徒居闽地,
光绪十八年(1892),虚云和尚接受戒师妙莲的临济衣钵,成为临济宗第四十三世。同时,他又在耀成和尚座下承嗣曹洞宗法脉,为曹洞宗第四十七世。民国二十一年(1933),虚云和尚又应福建长汀八宝山青持明湛和尚之请,遥接了法眼宗祖师良庆和尚法脉,为法眼宗第八世。民国二十二年(1934),受湖南沩山宝生和尚与长沙郭涵斋居士之请 ,应允远承兴阳词铎禅师所传沩仰宗法脉,成为其第八世。民国三十二年(1943),重振南华祖庭工程告竣,虚云和尚受李济深、李汉魂、邹洪诸公之请主持云门大觉禅寺的重修工作,其间,他又遥承己庵深静禅师法脉,是为云门宗第十二世。
虚云老和尚不仅承嗣了禅宗的五宗法脉,而且也继承了五宗的宗旨和家风。这在《岁朝寓香山寺监院请上堂》有记载:
乃举僧问演禅师:“如何是临济下事?”祖云:“忤逆闻雷心胆战。”问:“如何是云门宗事?”祖云:“红旗闪烁阵云开。”问:“如何是沩仰宗事?”祖云:“断碑横古路。”问:“如何是曹洞宗事?”祖云:“持书不到家。”问:“如何是法眼宗事?”祖云:“夜巡不犯禁。”惟我临济门庭,全机大用,向剑刃上求人,电光中垂手,倘遇俊流,不留朕迹,掀翻露布,截断葛藤,当轩宝剑,觌面呈堂,滞壳迷封,不堪种草,且如何是临济下事?振威一喝: “下座。”
众所周知,禅宗流传到明清之际,只有临济和曹洞二宗法脉犹存,其余的云门、沩仰、法眼三宗均无法嗣记载,虚云老和尚远嗣了禅宗五家的法脉,不仅只有象征意义,而且有继绝开新的意义。文中关于临济“全机大用”的记载,表明了虚
为光大宗门,虚云老和尚清理五宗源流,在《校正星灯集》中附录各派源流,并为临济宗续演派法字。文曰:
慈悲喜拾,大雄世尊。
惠泽含识,誓愿弘深。
苍生蒙润,咸获超升。
斯恩难报,克绍考勤。
导实义谛,妙转嘉音。
信解行慎,彻无边中。
回向诸有,完最上乘。
昭示来哲,冀永长崇。
附号派八十字,如取法名。名派取演字,字派取古字。文曰:
古佛灵知见,星灯总一同。
冥阳孰殊异,万化体皆容。
镜鉴群情畅,碧潭皎月浓。
随缘认得渠,纵横任西东。
显密三藏教,禅律阴骘丛。
修契幻华梦,应物悉玲珑。
怍悛奋悠志,宝珠自莹瑛。
严奉善逝敕,杲日满天红。
民国二十四年(1935),虚云老和尚在鼓山主持《增订鼓山列祖联芳集》的编辑刊印,于其中附载《禅宗五宗源流》,为沩仰宗法派号继演五十六字。文曰:
词德宣衍道大兴,戒鼎馨遍五分新。
慧焰弥布周沙界,香云普荫灿古今。
慈悲济世愿无尽,光昭日月朗太清。
振启拈花宏沩上,圆相心灯永昌明。
为法眼宗继演五十六字:
深演妙明耀乾坤,湛寂虚怀海印容。
清净觉圆悬智镜,慧鉴精真道德融。
慈悲喜舍昌普化,宏开拈花续传灯。
继振云门关一旨,惠泽苍生法雨隆。
虚云老和尚为诸宗继演的法派号,今天仍为禅宗丛林所奉行。据现有的不完整资料,虚云老和尚所传曹洞宗法嗣有宽贤、复彻等人,再传法孙有惟因、今果等数十人。所传法眼宗法嗣有本智、本观等,再传法孙有灵意、寂照等人。所传临济宗法嗣有海灯本明、观本明一等人,再传法孙有一诚常妙、瑞觉常亮等数十人。所传云门宗法嗣有妙道朗耀、妙定宽度、妙宗净慧、妙慈法云等人。所传沩仰宗法嗣有宣法自寿、宣化度轮、宣成达定、宣扬性福、宣玄圣一、宣云满觉、宣传月川、宣明心明等人,再传法孙有衍心一诚、衍妙戒全、衍悟悟圣等数十人。现在虚云老和尚所嗣诸宗法脉代相传承,已有三、四世之多。
虚云老和尚的鼓山弟子岑学吕居士是这样回忆恩师的:
夫诸佛以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诸祖以续佛慧命,乘愿再来。岂惟自了,有大悲大愿存焉。悲大,故忧之也深;愿大,故任之也重。吾师于五十六岁以前是自度,五十六岁以后是度人。窃窥其行履,志大气刚,心坚行苦,故能度生众而收效弘。历尽折磨,九死而不死,坐阅世变;有生而无生,至其手建大小梵刹数十,归依门下弟子中外百数十万人。此举世所供知者也。而独于吾师之重振纲宗,续佛慧命,有为世所不尽知者。溯自达摩西来,至六祖而一花五叶。临济开玄要之宗,洞山立君臣之义,沩仰发体用之论
岑学吕居士是从中国佛教禅宗的发展总体趋势来评价虚云老和尚的。虚云老和尚在禅宗面临香火危机之时,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扶持法眼,延续沩仰,“兴灭继绝,慧日同光,以一身而参与五宗法脉”,其功劳可比于印度佛教史上的龙树。这个评价是有历史根据的。
法脉的延续,需要有安僧度众的道场。有鉴于此,虚云老和尚在佛教寺院面临种种厄难的局势下,以超凡的毅力,积数十年之精力,“共修罗宅,驻十六寺,五兴祖刹,披心沥胆,受尽折磨”, 历坐十五座道场,重建大小寺院庵堂共八十余处,先后修复禅宗六大祖庭。罗列如下:
1900 年,虚云老和尚在云南鸡足山将钵盂庵改建为十方丛林,命名“护国祝圣寺”,历时十年,大体竣工。
1921年,应云南总督唐继尧之请,移锡昆明华亭寺,重建古刹,百废俱兴,改名“云栖寺”。
1929年,值九十高龄的虚云老和尚应林森、海军总司令杨树庄、前省政府主席方声涛等人邀请,接任鼓山住持,重兴涌泉寺。
1934 年,虚云老和尚以九十五岁高龄,应请主持重兴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道场、广东曲江南华寺,殚精竭力,经营十载,次第完成“更改河流以避凶煞”、“新建殿堂以式庄严”、“创禅堂安僧众以续慧命”等十项主要建制,新建殿堂房舍二百四十三楹,新塑大小圣像六百九十尊。
1943 年冬,南华寺修建甫毕,发愿重兴云门宗祖庭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经十年擘画 ,新建殿堂一百八十余楹 ,塑佛像八十余尊。
虚云老和尚在时局动荡、社会巨变的情势下,始终坚持他护教利生的悲愿,能综观佛教全局, 积极投入佛教社会活动。
辛亥革命后,虚云老和尚从鸡足山赴上海,参与佛教总会成立事宜,维护佛教权益。还拟办佛学院、布道团、医院, 开展慈善救济事业。重兴南华寺时,适值日军侵华,虚云老和尚提议全寺僧众每日礼忏二小时为全国军民消灾祈福,全体减省晚食,节积余粮以献助国家赈济灾民。1942 年,应重庆国民政府之请,赴重庆主持“护国息灾法会”。1946 年秋,又应请前往广州六榕寺主持水陆法会,追荐抗战阵亡将士。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fjlw/201107/t20110713_182668.htm
以上是关于禅宗-虚云老和尚与民国时期的禅宗——刘立夫 胡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禅宗-虚云老和尚与民国时期的禅宗——刘立夫 胡勇;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9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