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榆林窟-关于榆林窟第15窟所绘天王像——大羽惠美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0-26 16:4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榆林窟-关于榆林窟第15窟所绘天王像——大羽惠美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榆林窟-关于榆林窟第15窟所绘天王像——大羽惠美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关于榆林窟第15窟所绘天王像——大羽惠美

前 言 榆林窟位于安西县南七十公里左右距敦煌莫高窟较近的峡谷中,分布在踏实河东西两岸,其构造呈上下两层、东西共计四十二窟。其开始营造的年代尚不明确,具考其中有吐蕃时期开拓的石窟,并且一直持续到元代。作为本论文研究对象的壁画位于第十五窟内,而作为其比较对象的具有相同主题的壁画则位于第二十五窟,这两座石窟均为吐蕃时期营造的石窟。 第十五窟及第二十五窟的壁画主题均可归类为大乘佛教范畴的尊格或者经变,且其中很少含有密教的要素。因此,壁画以惯例的大乘佛教的尊像为主,看不到具有多面多臂的尊格。其中,现今保存状态最好的是第二十五窟的吐蕃时期的壁画。作为本稿考察对象的天王像绘于榆林窟第十五窟的前室北壁中央,右腿弯曲在座台上,左腿向下踩踏呈“游戏坐”。天王为单面双臂的正面像,右手持带有花纹的棍棒,左手放于膝上并持有毛色呈茶色看似豹(鼬科)的动物。所绘的该动物身体上附有宝石,并从口中吐出珠链。天王体态丰满,发髻高挽,不戴冠冕,上半身裸露且戴有耳饰、胸饰、臂环及腕环等饰物,下半身系有腰布。座台上有靠背且两端饰有宝石,双层台座的正面也被装饰的非常精美。中央天王的右侧立有右手弯曲左手持盛有宝珠的托盘,左侧立有身卷虎皮且左手抱有茶色袋子的侍从。 这三尊神像以天王为中心占满了前室北壁。其对面的南壁上绘有披挂甲胄的天王。正如先行研究所指出的:由于东壁的菩萨像与南北的天王像大小、画风均相去甚远,不难推测四方并非四天王的组合,且南北壁画与东侧壁画应出自不同作者。 此外,第十五窟虽为中唐吐蕃时期营造,然而经过宋、西夏、元、清时代的补修,只有前室的壁画残留有中唐时期的原作。迄今为止,第十五窟的天王像仅被称作“天王像”,关于其名称尚未有明确的定论。虽然有人将其定为毗沙门天,但作为根据的文献也仅为本文后述的清代翻译的佛典。因此,第十五窟的天王像虽然在现存众多毗沙门天的图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图像学上的特征,却没有被十分重视。该天王像的特征与印度由来的图像关连甚密。因此在本论文中首先将榆林窟第十五窟所绘的天王像定位为毗沙门天或俱毗罗,从而来考察与1持有猫鼬、2持有宝棒、3裸露身形这三点相关连的梵文文献、汉译文献及藏文文献中的记述。然后将其与具有同样图像学特征的图例进行比较。2图像的典据及问题点1持有猫鼬的图像榆林窟天王像的姿态特征之一是将类似于貂鼠的动物抱于胁下。由于该动物体表有宝石熠熠发光,且口中吐出珠链,所以有理由认为其与印度的持有猫鼬的丰穰神有一定的关连。在印度,猫鼬是丰收的象征,艺术作品中常将其表现为口中吐出宝石的形相。持有猫鼬的尊格有俱毗罗、毗沙门天、宝藏神等主宰丰收的众神。作为俱毗罗的实例,可以举印度多宝山( [1])第一僧院以及中国杭州飞来峰中的神像。飞来峰的俱毗罗神像呈“游戏坐”的坐姿右手持有球状物体,左手持有猫鼬,从猫鼬口中吐出像数珠一样的球链,看上去好似正在生产宝石。另外,在汉译佛典当中记载着四大天王中的毗沙门天的所持物为宝鼠,也可以看到其与猫鼬的关连性。作为持有猫鼬的毗沙门天的典据,可以举出《修药师仪轨布坛法》(清 阿旺吒什补译)中的 “北门中多闻天王。黄色。持宝鼠。”译文。由于该经为清代所译的经典,虽其内容看似与榆林窟天王像有关连,却不能将其视为直接的经典依据。此外,在以毗沙门为主尊的图例中,拿着猫鼬的并不是作为主尊的毗沙门而是其侍从或眷属的作品也多有发现。以榆林窟为例,在第二十五窟前室东壁北(中唐?吐蕃期)处立于主尊侧面的尊格就持有猫鼬。尽管毗沙门天没直接持有猫鼬,但就猫鼬为其侍从代持这一点,我们还是可以体会到猫鼬是被视为毗沙门天的重要的所持物的。与之相对日本的毗沙门天则大多呈手持宝塔的姿势,从而毗沙门天的重要所持物被视为佛塔。从榆林窟或者敦煌莫高窟以及从莫高窟流出的画像来看,毗沙门天通常呈持佛塔的姿势。持有佛塔的毗沙门天与持有猫鼬的毗沙门天均可看作是毗沙门天图像变容过程的不同时期的代表。正如关于持佛塔毗沙门天是来自于于阗传记一说所提及的一样,在印度迄今还没有任何的关于找到持佛塔毗沙门天像的报告。因此可以说持佛塔毗沙门天是诞生于包括于阗在内的中亚地区,之后传入中国以及日本的具有东亚特点的神像。至于持猫鼬的图像,应以印度的俱毗罗或(汉译为毗沙门天)为起源。此外,持有猫鼬以外的另一只手上所持的物件也很有特点,再让我们来看一下榆林窟天王像右手所持的宝棒。像右手所持的宝棒。2持宝棒与猫鼬的图像榆林窟天王像右手所持的是表面呈几何图案的棍棒。持有棍棒的图例不能排除以大黑天为代表的忿怒尊、毗沙门天、俱毗罗、宝藏神以外的尊格,但具有这种装饰特点的棍棒还是应该理解为丰收神的所持物较为合理。在印度,俱毗罗均被表示为持有棍棒的形相。根据可能成立于公元400年至500年之间的 中记载俱毗罗像(别名 )为一面四臂,以人为坐骑,身体呈金色,身上有各种各样的饰物,腹部鼓起,且右手持有棍棒和枪。与之相关的中国图例有胎藏曼荼罗以及图像抄中的毗沙门天。其特点为右手持宝棒,左手持佛塔。

佛教知识佛前为什么要供花

两者均头戴宝冠、身披甲胄,左臂弯曲并捧着宝塔,而右手则放于膝上并持有宝棒。此外在汉译《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唐?不空译)中有记载说:毗沙门天坐在三鬼之上,身着甲胄,左掌擎塔,右手持宝棒。如上所述在日本的图例以及汉译的佛典中,天王虽然右手也同样持有宝棒,但左手持塔的这种形态为一般的表现形式。榆林窟的天王像所持的为宝棒和猫鼬。而关于这种所持物组合的记载在汉译佛典中尚未发现。与之相对,在印度至八世纪为止所形成的文献 中有关于四天王形相的记述,其中的毗沙门天的所持物件与榆林窟天王像正好一致,为宝棒和猫鼬。中详述了数种曼陀罗的形态,其中的四天王曼荼罗以金刚手为主尊,其四周分布有四大天王。位于北方的毗沙门天手持棍棒及猫鼬,身为金色并饰有宝石坐于狮子座上。另外, 的 (八世纪的人物)的注解中也提到了毗沙门天右手持棍棒左手持猫鼬袋。因此可以说 中关于所持物件的记述与榆林窟的天王图像完全一致。另外,在藏文文献中有明确的关于被装饰的棍棒的记载。在十六世纪以后成立的Rin lhan及Rin ’byung中有数中关于四天王图像的记载。关于毗沙门天诸多姿态之一中提到毗沙门天身色为金色,并持饰有宝石的宝棒及宝猫鼬,体态雄健,充满活力。这里的记录可以说与榆林窟的记述一致。综上所述,这种持有宝棒及猫鼬的图像上的特征并不出现在汉译文献中,而是多见于梵文文献以及梵文的藏译文献中。3裸身的天王再来看一下上身赤裸这一特征。记述有关服装的经典及仪轨少之又少,现存的四天王的图像及雕塑中大多都身披铠甲。榆林窟的天王像的赤裸上身的姿态可以说是毗沙门天像的特征之一。在记录有关四天王中毗沙门天的经典中很少有提到其着衣的文字,按照惯例,通常都将四天王

佛教知识怎样才能皈依佛门

表现为披甲的姿态。现存的上半身赤裸的四天王中的毗沙门天例大多较榆林窟四天王像早。例如黑水城出土的四天王均为上半身赤裸而下身缠有薄层的腰布。在西藏也有骑在狮子上且上半身赤裸的毗沙门天像。榆林窟天王像与绘在其右侧的菩萨像在相比之下呈现明显不同的风格:身体健壮,充满力量。双肩扩张,两肘向左右伸开显示出堂堂威严。胸部以圆滑的曲线来表示其肌肉丰富,胸部以下则以流畅的线条来强调其腹部的圆鼓。 上述的表现方式应该是继承了丰穰神体态丰满这一造型特点的结果。关于这种上半身赤裸且体态丰盈的特点与印度阿旖陀石窟的般阇迦(俱毗罗)以及多

佛学常识大全及答案

宝山的俱毗罗像有共通之处。另外,这种姿态被中国本土吸收的例子有元代飞来峰的宝藏神。这些尊格均与俱毗罗有关连。 4与俱毗罗图像的相同性 榆林窟天王像的特点为:持有猫鼬和宝棒以及赤裸上半身。 单从所持物件上来看,天王像可以被定位为四天王中的毗沙门天。虽然毗沙门天也有赤裸的例子,但是如果被作为四天王来表现时,则绝大多数都会身披甲胄。体态丰健的上半身裸露的姿态则与丰穰神俱毗罗或宝藏神的形相重叠。 在印度,俱毗罗的名字出现在吠陀经典中,很古以来就被视为守护北方的夜叉的头领。在《阿闼婆吠陀》中就有一节提到 或 (毗沙门天)为夜叉之王,也就是说从吠陀时期起就已经将俱毗罗与 (毗沙门天)视为一体了。在美术学方面,根据帕鲁护(Bharhut)的铭文的记录上也将俱毗罗与 (毗沙门天)视为一体。 另外,在印度,俱毗罗为守护北方的八方天中的一尊,主掌财宝,多表现为头戴宝冠,腆腹并持有猫鼬及钱包的形相。有关四天王的作品在印度笈多王朝以后就几乎见不到了,而关于俱毗罗的作品在笈多王朝以后也仍然能够见到。有研究提到俱毗罗信仰以及造像对 (毗沙门天)的形相的产生起到了帮助性的作用。 在汉译佛典中也能找到将俱毗罗与 视为一体的记述。大正大藏经中收录的《慧苑音义卷上》中有提到毗沙门天名为俱乞罗。?另外在《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唐?不空译)中描述八方天中北方的守护神图像时有一段提到说:北方有多闻天,手持宝棒并被中眷属围绕。实际上,八方天中北方的守护神应为俱毗罗,而在这里则被看作是多闻天,这正可以被用来当作多闻天与俱毗罗已被视为一体的有力论据。 前述榆林窟天王像的特征为:持有猫鼬与宝棒、猫鼬口中吐出种种珍宝、体态丰盈且赤裸上身。所有这些特征均与印度的俱毗罗相完全一致。因此可以推测榆林窟第十五窟的天王像绘制于俱毗罗与毗沙门天形相互相重叠的时期。 俱毗罗与 (毗沙门天

概述佛教基本知识

)虽为同体却有其各自的形相发展历程。由于担当着守护北方的任务,致使俱毗罗成为了八方天中的一尊,而 (毗沙门天)则成为了四天王中的一尊。正如通过铭文或文献上的记载所能够看到的,这是由于毗沙门天被看作是俱毗罗的别名这种意识的存在所造成的。因此,在印度具有悠久传统的俱毗罗图像在毗沙门天形相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最终导致其被表现为手持猫鼬及棍棒且拥有丰穰神的丰满体态形相。 榆林窟天王像正可以被认为是拥有俱毗罗特点的毗沙门天的形相。结 语 单从壁画来看,榆林窟的天王像可以被认定为毗沙门天或俱毗罗中之一。但就第十五窟的构造来看,前室的南壁有增长天,而恰好在北室又绘制了这尊天王像,所以有理由认为这两尊为组合神像。从四天王的放置的方位来看,守护南方的为增长天,守护北方的为毗沙门天,因此从制作意图上来看北壁所绘制的天王像应该推测为毗沙门天。 毗沙门天的图像在吸收了佛教文化的各个地域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印度的俱毗罗图像对毗沙门天形相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印度现存的毗沙门天的作品非常有限。在这里,明显起源于印度俱毗罗像的榆林窟毗沙门天绘像可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现存作品之一。

[1]译者注。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fjlw/201108/t20110809_183469.htm

以上是关于榆林窟-关于榆林窟第15窟所绘天王像——大羽惠美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榆林窟-关于榆林窟第15窟所绘天王像——大羽惠美;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946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