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罗建平:从佛教心理学看汉字中的智慧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心理学-罗建平:从佛教心理学看汉字中的智慧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罗建平:从佛教心理学看汉字中的智慧
罗建平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兼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梦心理专家、国际易学联合会国际交流部副主任。
汉字当中不仅仅有着神话智慧、哲学智慧,也有宗教智慧,所以下面我们就转到宗教智慧,讲的是和佛教
首先,“明”这个字,我们现在用的是日月为明,甲
我们讲明心见性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如果不从文字出发,仅仅讲明心就比较单调,落实到汉字就很形象啊!为什么明心见性呢,那是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意象。
汉字还有一套音的系统。“明”和名字的“名”古文相通是音义相通。我们经常讲到莫名(明)其妙,这两个字可以通用的。为什么名字的“名”也是明亮的意思呢?里面有讲究。
《说文解字》当中说,名字的名上面是夕,下面是口,它讲夕是夜晚,看不见,所以要彼此呼唤才能知道。知道就是明白,也就是明了。我觉得这个解释,是从常识的角度来说的。它更深层的含义是哲学方面的,就是夕表示人性当中的混沌朦胧,昏暗的那种无意识,可以做这么一种解释,口就是指人的语言,是人的语言呼唤了它的黑暗,从昏暗从无意识当中唤醒,这叫“明”。
所以有名和无名是不一样的,无名状态是混沌的,不确定的状态。大家做心理咨询或者做心理学的都知道,有一个叫罗洛·梅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他在《爱与意志》这本书里就有提到,命名与原始生命力,他讲的原始生命力相当于弗洛伊德、荣格的无意识。一旦唤醒原始生命力中的名,就会战胜恐惧,战胜疾病。
“名”意味着你的意识在主导它,这个名初也就是明,即名字的名是打破无明的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wywz/wywznr/201804/t20180411_254412.htm
以上是关于心理学-罗建平:从佛教心理学看汉字中的智慧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心理学-罗建平:从佛教心理学看汉字中的智慧;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7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