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十三棍僧救唐王在历史上是真实的吗?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李世民-十三棍僧救唐王在历史上是真实的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十三棍僧救唐王在历史上是真实的吗?
十三棍僧救唐王是否真有其事?救驾棍僧究竟是谁?到底是在哪里救驾了,怎样救的呢?这件事,在少林寺内既有实物见证,又有描绘历史事实的壁画。
在少林寺大雄宝殿前面,那通由李世民当年亲笔题写的圣旨,刻在《太宗文皇帝圣旨碑》之上。上面清楚地记载着:李世民登基后对少林寺僧的封赐和十三棍僧的法名,这是千真万确的实物证据。十三棍僧的法名是“上座僧善护,寺主僧志操,都维那僧惠瑒,大将军僧昙宗”,同时立功的还有普惠、明嵩、灵宪、普胜、智守、道广、智兴、僧满、僧丰等十三人。
描绘历史事实的壁画在少林寺白衣殿(观音殿)的后壁上,上面画着在古雒城东门外,十三棍僧一边抵御着从城内追来的郑将王仁则,一边保护着刚从城内救出骑在马上惊恐万状的唐王李世民。这幅充满战斗气氛的画面,能使人了解到当时救驾之不易。
根据《少林寺志》和有关史料记载,十三僧洛阳救驾的时间,发生在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世民兵出潼关,进逼洛阳,以除掉自称郑王的王世充,这是大唐统一的关键一战。当时,李世民刚刚平定了在金城建立的秦政权薛举、在武威建立凉政权的李轨、在晋北建立天兴政权的刘武周之后,乘胜而来黄河南岸。当时的王世充也是刚刚占据了殷州、邓州,并有唐州长史田瓒来降,侵夺了当年隋文帝赐给少林寺僧的柏谷庄
传说,那天半夜,十三棍僧来到洛阳城外,去掉了平时的练功“重身”,便身轻似燕地顺着城墙拐角,使出平日练就的本领,没费多大周折就爬上了城头。幸好和尚志操以往出入洛阳次数最多,大街小巷道路最熟
昙宗一看三人得手,便转弯到了掌管钥匙的百总门口,一个倒挂金钩就把头垂在窗上,舔破窗纸一看,那百总正在打呵欠。昙宗翻身而下推门进去,飞步抓住百总的衣领。这一下吓得那家伙面如土色,赶紧乖乖地
没到牢房门口,志操等人已迎了上来。十三棍僧拥着李世民,一齐向东城门跑去。城门近了,只见一队兵丁把守甚严。这时,天已微明,志操就带领大伙,一声呐喊着冲了过去,杀散了守城郑军,打开城门,昙宗和
十四个人出城不远,一匹快马从城内领着兵追了上来。看看将近,志操回身一个“只燕穿云”,就把那郑将掀下马来,夺过马匹,一齐拥扶唐王李世民上马。昙宗转身又抓起棍棒,一人断后。十四人这样且战且走。刚刚转过一个山头,忽然前面又闪出一队人马,为着一员大将挡住了去路。十三棍僧正感腹背受敌、进退无路之时,忽然面前那员大将,带着兵冲散了郑军。李世民高兴地告诉十三棍僧,来者正是唐将秦叔宝。李世民就这样又回到唐营。
唐、郑两军对垒时,十三棍僧又从寺内带来五百僧兵,从轩辕关直抄王世充的后路,活捉了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后来王世充被迫归降了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后,在给少林寺僧人的敕封圣旨中,高度赞扬了十三棍僧救驾和助战的赫赫战功。每人赐给紫罗袈裟一袭,封昙宗和尚为大将军僧,赐地四十顷、水磨一具,并刻石以记。这座石碑至今仍巍然屹立在少林寺大雄殿前面。
石碑上还明确记载着:当年“翻城僧昙宗、志操、惠瑒等……其翻城时,是谁知委者,伪圜州司马赵孝宰、伪罗川县令刘翁重及李昌运、王少逸等……”
敕封之后,少林寺僧人练武之风大兴。明代诗人傅梅有诗云:“地从梁魏标灵异,僧自隋唐好武名。”(来源:少林寺官方网站)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wywz/wywznr/201809/t20180907_269566.htm
以上是关于李世民-十三棍僧救唐王在历史上是真实的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李世民-十三棍僧救唐王在历史上是真实的吗?;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7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