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域外”视角下的五台山文化研究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五台山-“域外”视角下的五台山文化研究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域外”视角下的五台山文化研究
作者:米广弘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应化之地,自魏晋创建佛寺以来,至隋唐进入鼎盛时期,五峰内外寺院多达360
对于五台山历史的梳理,自古有《古清凉传》《广清凉传》《续清凉传》《清凉山志》《重修清凉山志》等,尚有藏文《清凉山志》,蒙古文《五台山灵迹传
从19世纪以来,五台山专题研究进入学术殿堂,学者们运用宗教学、哲学、图像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地理学、生态学、旅游学、文化学、民俗学等视角,对五台山文化展开了全方位、立体式的研究和呈现。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忻州师范学院冀培然教授的《域外五台山文化研究》则从“域外”视角进行了补充。
本书在“域外”的视角之下,基于历史发展的维度,重点透视域外学者如何看待五台山佛教的演绎与融合。这为中国学术界提供了“另一只眼”,打开了“又一扇窗”。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无数域外学者作为佛学的传灯人,其中不乏对五台山文化发生兴趣并作出无私努力者,将五台山文化思想的光辉播撒在世界各地,以‘他者’的视角审视与探究五台山文化的精神涵义,使我们得以领略文明交流互鉴的独特风光,以开放的视野、包容的精神认识五台山、理解五台山、检视五台山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本书搜集和概述的内容,既有五台山的圣山化研究,比如五台山信仰、五台山佛教史、五台山宗派、五台山对外传播与交流研究等;也有对文殊菩萨的研究,比如文殊来历与角色、文殊信仰与五台山关系、经典文殊与文殊经典、文殊法门与文殊思想、密教中的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化现研究等;还有五台山的高僧以及宗派学研究,包括中国本土与域外来五台山创宗立派、弘法巡礼的高僧;另外,也有从艺术角度来研究五台山的成果。这种集群式的全景扫描,令历史的帷幕徐徐打开,将五台山文化置于宏大的佛教发展场域,由“域外学者”看佛教这种“域外文化”在中国本土
本书内容足以构成纸上的“五台山学术博物馆”。从时间上,涵盖 19 世纪晚期至今,约 100 余年的时间;在空间上,涉及到的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日本等,涉及的语言有日语、英语,成果目录部分有法语、德语文献。成果目录中,收集了欧美学者研究成果约 200 篇(部),日本研究成果共计 1600 余篇(部)。本书尤其回顾了近30多年来关于五台山文化的国内、国际会议,让我们聆听到国际学界推进五台山文化研究的隆隆足音。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wywz/wywznr/202003/t20200303_282969.htm
以上是关于五台山-“域外”视角下的五台山文化研究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五台山-“域外”视角下的五台山文化研究;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7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