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积极引导宗教的关键在于“导”(新知新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时政-积极引导宗教的关键在于“导”(新知新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积极引导宗教的关键在于“导”(新知新觉)
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新形势下,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把宗教引导好,需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引导好宗教就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当代化、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进行科学运用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要求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和对待宗教,实事求是地分析当前我国宗教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深入研究和妥善处理宗教领域各种问题,结合我国宗教发展变化和宗教工作实际,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为此,应系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经典表述,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
引导好宗教就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宗教在中国的发展应当充分反映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积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使之体现中国方向、中国特色。一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并使他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二是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来引导广大信教群众,使其形成爱国爱教的责任意识,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三是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各自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这就要求我国宗教与时俱进、革新发展,努力发扬积极因素、淘汰消极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引导好宗教就要构建积极健康宗教关系。习近平同志指出:“在我国,宗教关系包括党和政府与宗教、社会与宗教、国内不同宗教、我国宗教与外国宗教、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关系。促进宗教关系和谐,这些关系都要处理好。”构建积极健康宗教关系,就要处理好这五种关系。一是党和政府与宗教的关系。党和政府具有处理好这一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党制定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政府以法治方式及相关政策来落实党的方针。二是社会与宗教的关系。社会与宗教应积极沟通、双向互动。社会应包容现存宗教,让宗教脱敏,在社会能正常存在;宗教则要自觉尊重、遵守社会法律规则,服从社会大局。三是国内不同宗教之间
引导好宗教就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做好宗教工作、促进宗教关系和谐的重要
引导好宗教就要加强宗教团体建设。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宗教团体建设对于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宗教团体建设,就要尊重和发挥宗教团体在宗教内部事务中的作用,党和政府不要越俎代庖;帮助宗教团体建立高素质领导班子,做到政治上可信、作风上民主、工作上高效;支持宗教界搞好自身人才队伍建设,并坚持四条用人标准,即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等等。
卓新平,男,土家族,1955年3月出生,湖南慈利人,1981年5月入党,1974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欧洲科学艺术研究院院士,中宣部首批“四个一批”人才。曾兼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副主席。现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评审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全国人大常委,民族委员会委员,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办哲学组成员。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bty1/gdnr/201607/t20160710_240966.htm
以上是关于时政-积极引导宗教的关键在于“导”(新知新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时政-积极引导宗教的关键在于“导”(新知新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6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