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高僧福州鼓山皖山正凝禅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宋代高僧福州鼓山皖山正凝禅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宋代高僧福州鼓山皖山正凝禅师
作者:周会明 皖山正凝,“龙舒太湖人” (《增集续传灯录》卷三)。即今安徽太湖县人。他一生跨北宋、南宋两个时期,具体生卒年代不详,主要弘法时期是在南宋。“乃大唐神尧之后”(《增集续传灯录》卷三),俗姓李,是唐高宗李渊的直系后代。因他非常向往家乡邻近的皖山(今称天柱山)三祖寺,所以“其号皖山者” (《增集续传灯录》卷三) 又因长期住持福州鼓山寺,故史称之为福州鼓山皖山正凝禅师。
皖山正凝年满十七岁时,其双亲先后病故。无所依靠的他,于是投黄州(今湖北黄冈)双泉道瑛禅师门下落发出家,在湖北武汉“开原(寺)受具” (《增集续传灯录》卷三)后,即开始云游
中国佛教基础知识下载
各地,参谒禅门高僧。他先后前往安徽潜山三祖寺,拜见了环庵琏禅师;前往今南京蒋山,参谒了痴绝道冲禅师(1169-1250);今江苏镇江参谒了南山哲禅师等,但他本人认为机缘都不契合,没有得到印证。
后皖山正凝禅师来到苏州,参谒双塔寺无明性禅师。无明性禅师问他:“达摩九年面壁时如何?” (《增集续传灯录》卷三) 皖山正凝答:“有理难伸”(《增集续传灯录》卷三)。皖山正凝刚说完,就被无明性禅师劈胸一拳。这一拳让皖山正凝禅师深受启发,他感叹地说:“我生平用底,遭这老汉一拳瓦解冰消了也。” (《增集续传灯录》卷三)
不久,他从江苏来到福建,参谒孤峰德秀禅师。 一天,他入室请益,德秀禅师举赵州狗子无佛性之公案诘问他。他当时不能应答,退出丈室之后,便发奋用功,日夜参究。半年后,他终于有所省悟。遂作偈颂呈德秀禅师,偈云:“赵州道无,箭不虚发。 筑着磕着,全活全杀。” (《增集续传灯录》卷三) 德秀禅师看后笑道:“你也得,只是未在。” (《增集续传灯录》卷三)。德秀禅师认为他这样描述此时的意境也是可以的,但他还是执着于外相,没有真正地悟到自己的佛性。
后来又有一天,皖山正凝禅师又入室请益。德秀禅师便举德山禅师见龙潭崇信禅师之公案让他参究。一天,德山宣鉴禅师去参拜龙潭崇信禅师,刚到龙潭山下,就被山下路口卖烧饼的老婆子问得哑口无言。德山宣鉴禅师牢骚满腹,便直接上山,来到了龙潭崇信禅师的道场。他径直来到法堂,在门外大声说道:“久向龙潭,及乎到来,潭又不见,龙又不现”。德山宣鉴禅师的意思是,别人都说这龙潭是佛教圣地,可我来到这里既没有见到“龙”,更没有见到“潭”,这算什么佛教圣地。崇信禅师听到了,便出门欠身对他说:“子亲到龙潭”。宣鉴禅师默然无语,于是决定留在那里。
一天晚上,宣鉴站立在崇信的身旁,久久不愿离去。崇信对他说:“更深,何不下去?”崇信问他,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去休息。宣鉴于是向龙潭道别,刚走出丈室没几步又回来了,说道:“外面黑”,崇信于是点上纸烛递给宣鉴。宣鉴刚要伸手去接,崇信却亲自将纸烛吹灭了。宣鉴当下豁然大悟,于是礼拜。崇信问:“子见个甚么?”宣鉴问他,此时外面伸手不见五指,你可看到了什么?意指面对漆黑一片的夜色,看不到任何有相的东西,此时你的心境如何?宣鉴禅师说:“从今去向,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
宣鉴刚到龙潭时,就被山下卖点心的老婆子一番教训。到了龙潭后,他以既不见龙,也不见潭来嘲讽龙潭。但崇信禅师明确地告诉他,你已经到了龙潭,这便给了他一个当下即是的直接感受。后来崇信禅师先把纸蜡给他,后又亲自把它吹灭,这是在暗示宣鉴禅师证悟是自己的事,别人帮不你,宣鉴终于顿悟。迷惑心一除,自己的心灯瞬间就明亮起来了。
举完此公案,孤峰德秀便问皖山正凝:“那(哪)里是德山亲到处?” (《增集续传灯录》卷三)皖山正凝突然用手掩住孤峰德秀的嘴,脱口说偈:“ 潭不见、龙不现,全身已在空王殿。梦回勿听晓莺啼,春风落尽桃花片。(《增集续传灯录》卷三)
这则公案蕴涵了极深的禅意。 以前我长期被“潭”和“龙”这些实相的枷锁牢牢地束缚住了,今天经德秀禅师您教诲,我当下将“潭”和“龙”等这些束缚我的枷锁统统地砸碎了,我终于进入到了佛性本空的境界。证悟佛性是自己的事,别人是帮不了的。就象是春天去了,夏天就来了,美丽的桃花也该片片落去。
孤峰德秀一听,遂印可道:“汝今日方知泗州大圣,不在扬州出现,善自护持。” (《增集续传灯录》卷三)
“泗州大圣”,又称泗州佛。相传他为西域僧人,世称“僧伽大师”,是观音的化身。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流行奉祀“泗州大圣”。孤峰德秀对皖山正凝给予了印可。并进一步进出,福建等地最流行奉祀“泗州大圣”,而扬州人却不喜欢奉祀“泗州大圣”。禅没有条条框框,一切是那样任运自然。
皖山正凝禅师证悟后,德秀禅师安排他“逐俾侍香” (《增集续传灯录》卷三)。 德秀禅师后相继迁今福州西郊的西禅寺、莆田江口的囊山寺,“师亦随侍”(《增集续传灯录》卷三)。德秀禅师寂后,皖山正凝禅师来到了今福州闽候县的雪峰崇圣寺阅藏,“雪峰霜林果请归板首” 。(《增集续传灯录》卷三)霜林果禅师礼请他做寺院的首座和尚。 南宋宝祐丁巳年(1257),“出世福州钓台”(《增集续传灯录》卷三)。不久,“太傅贾平章魏国公札迁鼓山” (《增集续传灯录》卷
佛教一些知识视频讲解软件
三)。
鼓山位于今福州市东南部,以山巅有巨石如鼓,每逢风雨大作,颠簸激荡有声而得名。涌泉寺就建在鼓山上。涌泉寺“其先为潭”。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闽王王审知填潭建寺,因寺前有一壑泉水如涌,故名涌泉寺。宋咸平二年(999),宋真宗赐额“鼓山白峰涌泉禅院”。
皖山正凝禅师入住鼓山涌泉寺后,引来了七闽大地无数信众。“槌拂之下,众盈四千指。七闽丛席,斯为第一” (《增集续传灯录》卷三)。无数贤士大夫,恨识师之晚,恭敬地向皖山正凝禅师问道。 “黄童白叟,见以郎罢呼之。” 福建乡人见到他,都直呼师父。还有一部分乡人“家绘其像,饮食必祝。” (《增集续传灯录》卷三)因此,皖山正凝禅师得到了七闽大地人民的拥护与爱戴。
皖山正凝禅师的故乡太湖县是禅宗二祖慧可的弘法与传法之地;北宋时期又是我国重要的禅宗道场,临济宗杨岐派在这里自成体系,濒临失传的曹洞宗在这里获得了生机。故乡深厚的
浅白的佛教知识
禅宗文化,给了他营养;故乡
十二因缘佛教基本知识
的禅意山水,给了他灵性。经过参谒四方禅林高僧后,特别是在孤峰德秀禅师的精心教导下,皖山正凝禅师终成为了一代临济宗杨岐派高僧。
皖山正凝禅师宗风峻烈,单刀直入。
上堂云:“入院方三日,追陪人事忙。灯笼与露柱,密密细商量。且道商量个什么?”拍禅床云:“昨夜碧天风浪静,一轮明月映螺江。”上堂云:“六月旦,夏巳中。荷花开水面,荔子映山红,无位真人处处相逢,拟议云山千万重。” (《增集续传灯录》卷三)
“昨夜碧天风浪静,一轮明月照螺江。”昨天夜晚的鼓山,天空无云,大地无风,一轮明月映照在螺江之上。意指学人不被“风”、“云”等外相束缚,心就江面似镜。
“六月旦,夏已山红。荷花开水面,荔子映山红。无位真人处处相逢,拟议云山千万重。”。六月的鼓山,满山开着红花,寺前水潭则是满池鲜艳的荷花。皖山正凝禅师在这里借鼓山随季节变化的美景,启迪学人要摆脱一切外在的束缚,就像这随季节变化的景观一样,任运自在,迥然独脱,不受物拘,才能达到无心、无相的境界。而无位真人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自性,他与我们每个人时时相处。如果我们用分别思维去拟议,那么就与我们相隔千山万水。他引导学人要内证自己的本性,顿见如来,不要苦苦地向外索求。
正凝禅师圆寂时,年八十四岁,有辞世偈云:“八十四年,一梦相似。梦破还空,也无些事。(《增集续传灯录》卷三)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wywz/wywznr/202107/t20210701_292526.htm
以上是关于宋代高僧福州鼓山皖山正凝禅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宋代高僧福州鼓山皖山正凝禅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65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