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皈依三宝的意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皈依三宝的意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皈依三宝的意义
皈依的关键,在于其含义,而不在于其形式。所以,皈依毫不仅办个手续,填个表、领个皈依证而已。皈依的皈,是回头。依,是依止。皈依的意思是翻旧日之恶,依止正道而得解脱。三宝指佛宝、法宝、僧宝。 皈依三宝
佛宝,指彻悟诸法实相,而能教导他人的教主,泛指一切诸佛。常日所见的佛象,因象征佛宝住持于世,而应受行者敬仰。但弗成以为佛像就是佛宝。 法宝,指诸佛为教导众生,使其离开苦海而宣说的教法。常日所见的经书,因象征法宝住持于世,而应受行者敬仰。但弗成以为经书就是法宝。 僧宝,指修学佛法的清净和合的教团。削发僧人代表僧宝,应受行者尊重。但弗成以为个别僧人就是僧宝。 三宝有六种含义:第一,希有之义,指三宝为世间可贵之至宝。第二,清白之义,指三宝远离有漏法,无垢清白。第三,势力之义,指三宝具足弗成思议的威德安闲
典礼
皈依三宝一定要举行皈依的典礼。这就是“三皈”的传授。“三皈”是佛法修行的入门。依南传佛法的传统,这只需要一个简略单纯的典礼,五分钟就停止。在佛、法、僧三宝面前,由一位具德比丘僧人主持见证,至诚皈依,我们才能得三宝的加持,这种皈依三宝典礼的传承具备了弗成思议的功德和功能;假如随便皈依,无僧人主持见证,事后生怕心里会有挂碍。 汉传及藏传的三皈传授典礼隆重而肃静。信佛是一定要皈依的,接收三皈五戒,不然就不能被算作是佛教徒。假如不皈依的话,那就说明我们对学佛还缺乏诚意。有些只肯皈依但不愿持五戒,而说只要心善良就行了,这都是缺乏诚意的饰辞。至于要不要做日夕课看小我的时间与精进的程度,不需要强制。
何谓三宝.
在皈依三宝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三宝。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和僧宝,宝代表了罕见名贵,因为佛、法、僧在世间的出现异常罕见可贵,所以称之为宝。 佛宝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佛代表着觉悟,觉悟宇宙人生真理,能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同时,在聪明、道德和行为上,都已经达到彻底的圆满。 法宝是指佛陀所说的教法,即我们平日所说的三藏十二部。众生因迷茫所困,无始 皈依三宝.
以来在死活中轮转,不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处?皈依法之后,经由过程对佛法的进修,可以懂得到离苦得乐的方法,解脱生射中存在的各种苦楚,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僧宝是指严持戒律的削发人,包括贤圣和凡夫僧二类。僧宝是佛法住世的象征,是三宝中弗成或缺的一部分。
或许有人会认为,只要皈依佛宝和法宝,而不必皈依僧宝,可弗成以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佛法在世间的流传,必须依靠僧宝的住持和弘扬。还有一种人则认为:我皈依僧宝和法宝,总该没问题吧?回答同样是否定的。因为学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成佛,佛陀是我们进修和效仿的榜样,假如我们不皈依佛宝,就会落空进步的目标。三宝是完整而弗成瓜分的整体,不皈依个中的任何一宝,都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佛教徒。
皈依三宝是学佛的开始
成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标准就是皈依。正如入党需要宣誓,入学需要注册那样,经由过程响应典礼获得合法身份。皈依,是成为佛教徒必须实行的入门手续,也是远离三恶道苦,迈向菩提之道的开端。 时常有人询问:若不皈依,可否依法修行?当然,若按佛法教义调剂身心,按响应窍门修习实践,若干总会有一些受益,但所得极为有限。若不曾生起恳切皈依之心,正说明对三宝的信心尚未具足。尽管在学,尽管在修,多是按小我喜好进行决定,而非全身心投归三宝怀抱,以此为人生独一目标。没有坚弗成摧的信心和改造生命的决心作为动力,若何从无始劫来的生命状态中脱颖而出,焕然更生? 所以,学佛首先应皈依三宝,而且是真切、投入、全身心的皈依,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不存在患得患失的反覆。唯有这样的皈依,才能使我们真正站到菩提大道的起跑线上。否则的话,毕竟照样在场外徘徊。即使领到一张属于自己的皈依证,也只是拥有了入场的通行证。还需自己走以前,才 皈依三宝
能使之生效。这段距离,恰是靠我们对三宝的信心来跨越。
皈依三宝是佛法的根本
皈依,是区分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界限;是佛法及一切戒律的根本;照样一切修行实践的保障。 一切窍门
皈依三宝的真实意义
◎求是
皈依三宝是学佛的第一步。人人都知道这一点,虽然都知道,但不一定能够准确熟悉。现在就把懂得到的一些不良现象,加予分析研究,以树立准确知见,扫清学佛途径上的障碍。
几种缺点言行:
(一)缺点认为,三皈依,要皈依三次,起码要拜三位师父,拜了二位男师父,还要拜一位女师父。师父拜得多的好处是:二位男师父在前面拉,一位女师父在后面推,这样拉拉、推推,你就修成功了。
(二)缺点认为,除了授皈依师是我的师父之外,其他削发人就不是我的师父了。师父讲的不管对纰谬都要听,对于佛是怎么说的,经书里是怎么说的都不听,祇听师父的。
(三)缺点认为,皈依等于拜师长教师(即拜一位削发工资师),拜了师父领到《皈依证》就是居士了,就是佛教徒了,但甚么叫做“皈依三宝”,思惟上照样没有搞清楚。
对于皈依三宝的缺点看法,还有很多,主要就说上面三种。
对三种缺点言行的分析:
“皈依三宝”,简称“皈依”,或“三皈依”,是学佛的基本。假如这个基本没有打好,学佛就会产生阻力。下面仅就上述三种对皈依的误解与其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以提高熟悉。
第一种,根本连三皈依的字面意思都理解错了,“三皈依”的“三”,是指佛、法、僧三宝的“三”。所以皈依学生,又称“三宝学生”,等于佛法僧三宝的学生。
佛,指一切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以释迦牟尼佛为代表,是根本师长教师,所以称为本师释迦牟尼佛;法,指经、律、论、三藏;僧,就是清净和合的僧团,并非指授皈依师(又称为皈证师)小我。授皈依师(皈证师)是代表僧团,传授你“三皈依”的法师,绝对不是皈依他小我。因为一切削发人的身份都是教师,不管教师的营业常识水平若何,我们都尊称他们为“师父”,这一点必须充分准确熟悉。
第二种,把自己学佛的身份“三宝学生”,变成了某位削发人的私人学生。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刻,明确指出过:“居士假如以某位削发工资皈依师,祇崇奉某一位削发人,那么,这位削发人将产生五种过失:一、犯了戒为大众所厌弃;二、犯了戒被大众指出来;三、去了其余地方;四、还俗了;五、死了。”假如存在上述个中的一种或几种情况,居士的信心就会发生动摇,就会落空所依,不再去寺院敬僧闻法,甚至会退失约心而诽谤佛教。
授皈依师切弗成这样说:“你们是皈依我的门徒”,求授皈依者切弗成这样说:“授皈依师就是我拜他为师的师父。”因为这种缺点很轻易形成拉帮结派,闹抵触、搞决裂,造成不联结。
至于授皈依师所言所行是否相符佛法,当以佛教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以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作为衡量准确与否的标准,不能盲目屈服。
第三种,错把皈依的形式,算作了皈依的目的。其发心虽然有求人天福报,求出离三界,求无上佛果的各种不合,但论其究竟,照样应该发“诸佛处死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的无上大心。所谓“居士”,就是“居家学道之士”,要过修学佛法的宗教生活,否则怎么可以妄称自己为“居士”呢?把皈依三宝,严重歪曲为皈依佛、法、师,把“僧”改成了“师”,变成了“拜师父”,“师父收门徒”是异常缺点的。
皈依三宝的真实意义:
皈依是贯穿学佛到成佛的佛教三藏(经、律、论)教法,四众学生(削发二众和在家二众都是佛教学生),尽形寿皈依三宝,对三宝无伪的敬信是佛子的生命,落空了皈依,就等于落空了生命,愿大众珍爱自己的法身慧命得大利益。
皈——反黑为白——就是改恶从善;皈——归向,依——依靠。
皈依佛,以佛为师,永不皈依天魔外道和各类仙人。因为佛是大觉悟的人,其他天魔仙人,都是外道,虽有神通也不究竟。
皈依法,以法为师,永不皈依外道典籍。法(佛法)是佛说的事理(经、律、论三藏)。五部六册龙经、灶王经、太阳经、太阴经、血污经、妙沙经、眼明经、路头经、钞票经等,都是捏造经典,都属外道典籍。
皈依僧,僧,是僧伽团体,不是指某某师父小我。皈依僧,就是以僧团为师(贤圣僧、凡天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如神汉、巫婆,看手相、相面、关魂、算命、求签卜问、看风水等迷信;又如邪教:法轮功、菩提功、香功、天功、清海无上师的观世音菩萨窍门,都是打着佛教旗号的附佛外道。都是假借佛教的招牌,胡说八道,欺骗群众的。
要反复指出的是:求授三皈依时,可以在开放寺院按期举行三皈依典礼,某法师代表常住僧团传授三皈依,并非是拜这位法师小我做师父,而是皈依清净和合僧团,主持典礼的法师,等于僧团的代表而已。
受了三皈,有甚么利益:
皈依佛,不堕地狱。嗔恨为地狱的因,佛无嗔恨,你若居心干事,常依照佛教去做,那还能再堕地狱吗?
皈依法,不堕饿鬼,贪吝为饿鬼的因,因为佛法,首禁贪吝,你事事都依着佛法去做,那还能堕饿鬼吗?
皈依僧,就不堕畜生。愚痴为畜生因,清净僧团有大聪明,你若能经常亲近明师良朋,那还会再堕畜生吗?
皈依佛,就是皈依觉,皈向依靠开辟本身具有的自性觉(觉悟)
皈依法,就是皈依正,皈向依靠开辟本身具有的自性正(处死)
皈依僧,就是皈依净,皈向依靠开辟本身具有的自性净(清净)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1307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皈依三宝的意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皈依三宝的意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7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