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五戒-如何持守五戒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五戒-如何持守五戒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如何持守五戒
五戒是哪五戒?不用说人人都知道,戒杀、盗、妄、淫、酒。外面看,这五种邪行似乎很多人都能避免,有些佛教徒甚至非佛教徒都茹素戒荤一辈子,心志弗成谓不坚。但细究起来,工作并非如斯简单。
戒杀,不杀生是最起码的。但恶念也属于杀生的概念。在一定意义上,心里杀生比手上杀生罪恶更大。学佛关键是破除我执,破除我执就要扩大我们的心量俗话叫度量,为此我们必须慈眼看
戒盗是不偷不抢。但仅此而已要求就太低了,还包括不起非分之想,还包括不起私念。假
戒妄言是不撒谎。但仅此而已要求照样太低。言不知为妄,言非时、非a地、非工资妄,心不诚实为妄。对别人不诚实为妄,对自己不诚实仍然为妄。戒妄言到了较高境界时是不时、处处都以真性情对人对自己。这一点,没有对自己的很深懂得很难做到,而人们正好最轻易被自己所欺骗。是以,戒妄言也是一条很高的戒条。
戒酒不说了。最后说戒淫。淫属于情爱的另类,是一种性暴力和性伤害的心理和行为。对未削发人来说,完全避免两性行为弗成能、也弗成取,但对于若
持守戒律的最高境界不是死扣教条,而是忘情忘我。忘情指忘掉私交,忘我指忘掉自我。
受持五戒是人道的根本,五戒与儒家的五常有相通之处。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不杀曰仁,不盗曰义,不淫曰礼,不妄曰信,不酒曰智。一小我受持五戒,会有无尽的利益。《灌顶经》卷三说:我们受持五戒,必感得廿五名善神的护佑。《月灯三昧经》卷六记载,持戒清净者能获得十种利益:
1知足一切智;
2如佛所学而学;
3智者不毁;
4不退誓愿;
5 安住于行;
6弃舍死活;
7慕乐涅药;
8得无缠心;
9获胜三昧;
10不乏信财。
此外,假如我们不杀生而护生,自然能获得健康长命;不偷盗而布施,自然能发家享受富贵;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节,自然家庭调和美满;不妄言而赞叹他人,自然能获得善名美誉;不喝酒而远离毒品的诱惑,自然身体健康,聪明清明。
所以,受持五戒,现世可以免除忧?、恐怖,可以获得身心的自由、安然、调和、快乐;将来可以免堕三涂恶道,得人天果报,甚至成佛。受持五戒,如同在福田里播了种,纵使不求,自然有许多利益加身,自然享有无尽的功德善果。
受持五戒是尽形寿受持,非一日一夜受持而已。五戒可以全部受持,也可以随分受持。如《十住心论》卷二引《大智度论》说:‘戒有五种,始从不杀,甚至不喝酒。若受一戒是名一分,若受二、三戒是名少分,若受四戒是名多分,五戒是名满分。于此分中,欲受何分,常随意受之。’
由此可知,在家居士人人可就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轻易受持的一戒、二戒,甚至三戒、四戒,精进受持,逐渐达到五戒圆满。甚至进一步受持八关斋戒、菩萨戒等,如斯自然能得增上生,能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1309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五戒-如何持守五戒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五戒-如何持守五戒;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7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