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永明延寿的《禅净四料简》(摘要)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9-25 03:3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永明延寿的《禅净四料简》(摘要)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永明延寿的《禅净四料简》(摘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永明延寿的《禅净四料简》(摘要)

因为相传永明延寿作有“禅净四料简”,使禅净双修成了延寿《宗镜录》、《万善同归集》、《唯心诀》的独一主旨,而倡“唯心净土”则成了延寿平生最大功绩。但考察延寿《宗镜录》的主旨,乃是“以心为本”,绝对是站在禅宗的立场上,认禅宗为不二窍门,以禅宗之“心”去融会全体佛法。延寿不是单一提倡狭窄的&

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4

ldquo;禅净合一”,而是更大范围地提倡“教禅合一”;不是单一提倡“唯心净土”,而是更广泛地号召“

佛学基础常识问答72

万善同归”。这才是延寿著作的主题和核心,也是延寿平生的功绩所在。

  “四料简”之立论,毫不止于禅净合一。对其出处,大多半人避而不谈。其起源应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独庵道衍(即姚广孝)编《净土简要录》并赋《诸上善人咏》:“(延寿)有《宗镜录》一百卷行世,有四偈劝禅人兼修净土。”行文暧昧其事,但二者前后相连,颇会令人视为一事。至清僧济能,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撰《角虎集》,则直言:“(延寿)为《宗镜录》一百卷,中有四料简。”

  延寿的佛教立场,是教禅合一、万善同归,还没有到零丁的禅净合一阶段,更不用说如“四料简”中那净高于禅的思惟了。在《宗镜录》中,延寿将净土置于禅宗及圆教之下。直言之,净土尚不敷圆教之资格,何能想像同一书中会出现“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的话?较早的佛教典籍如《宋高僧传》本传、《景德传灯录》本传中都没有“四料简”。净土中人,如四明知礼、慈云遵式、元照、居士杨杰等人宣扬净土,竭尽全力,但他们的著作中,没有一处说起过“四料简”。这种情况至飞山

抖音可以发佛教知识吗

戒珠于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撰净土《往生传》时,尚未改变。然而,到宋神宗元丰六年(1084),王古撰《新修往生传》中,收入了独一的一位禅宗中人,等于永明延寿,且在其背景中安置了净土行的主题。但即便如斯,也未见“四料简”。当时距延寿逝世正好110年。从此之后,禅净两家,各持己见。净土宗方面,直至南宋庆元六年(1200),石芝宗明(1151~1214)编《乐邦文类》,增加了延寿抓阉决定修习净土的故事,但仍无“四

佛教乐器节奏教学知识

料简”。志磐于南宋咸淳五年(1269)撰《佛祖统纪》,也还只有抓阉故事,而无“四料简”。延寿之后350年,元僧天如惟则撰《净土或问》,对“四料简”一首一尾着意分析,使延寿俨然有净土宗祖架势。这是最早的关于“四料简”的文字。明洪武十四年(1381),独庵道衍撰《诸上善人咏》,洪武二十六年(1393)大祐编《净土指归集》,洪武二十八年(1395)妙叶撰《宝王三昧念佛直指》,都把“四料简”挂在永明延寿的名下,放在极为凸起的地位,一句一句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明。从此今后,率成定论。

  可见,“四料简”的问世,最早是在元末明初,其出现与当时的净土宗隆盛有很大的关系。(明奘摘自《禅学研究》第4期,153~162页)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13351.html

以上是关于永明延寿的《禅净四料简》(摘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永明延寿的《禅净四料简》(摘要);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653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