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中国茶道的简约之美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中国茶道-中国茶道的简约之美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中国茶道的简约之美
茶道贵乎简约之美。简者,简易也;约者,俭约也。茶道的俭约化与简易化,这两者则是密切相关连着的:俭约必简易,简易必俭约。而俭约化与简易化作为一种审美风格体现于啜茗生活中,便形成了茶道的简约之美。此种简约之美,恰恰正是中国茶道的优良审美传统的一大特色。若问,这种简约之美,它是在什么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呢?这就是说到我国早在魏晋南北朝时代,社会上就迭迭发生了两种风尚之间彼此殊异和彼此消长之状况。这就是尚酒的奢糜之风与尚茶的俭约之风,两者由于各各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了迥乎其异的物质效应与精神效应,因而也就不能不迫使人们对之作出了不同的评价与抉择。
且看其时南北朝廷频频颁布的禁酒令罢--
--隆安五年(401年),以岁饥,禁酒。(引自《晋书安帝本纪》)
--元嘉十二年(435年)六月,丹阳、淮南、吴兴、义兴大水,断酒。(其后待到元嘉二十年、二十一年,则又在局部地方颁禁酒令。)(引自《宋书文帝本纪》)
--河清四年(656
--太安四年(458年)始设酒禁。是时年谷屡登,士民多因酒致酗讼,或议主政。帝恶其若此,故一切禁之。(引自《魏书刑罚志》)
--北魏文成帝太安四年颁的禁酒令中,更有极其严酷的刑罚,谓:酿、沽、饮,皆斩之。(引自《魏书刑罚志》)
你瞧,不论酿酒,卖酒,还是饮酒,竟一概都犯了杀头之罪,其严酷程度若此。于是作为对于尚酒之风的一种社会抵制,包括物质抵制和精神抵制,文明而俭约的尚茶之风便就此悄然兴起。而与之同时,茶树的种植,则亦由长江流域的上游而扩展延伸到了中游并下游一带,茶园处处,葱茏生色。特别是在江南的那些产茶区域境内,大大小小茶园更是举目可见,包括有官家茶园,私家茶园,道观茶园,寺院茶园,弥谷披冈,景象不凡。其时尚茶之风,不仅使市井民众深受渲染,而且多少朝廷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这种不施铺张,不设盛馔,佐以瓜果,伴以清淡的小型茶果宴,就蕴含有中国茶道的简约之美这个审美特色,并且人微言轻中国茶道的一种优良审美传统而被沿袭下来,直迄今--我不知当今茶话会之类,是否即乃属于昔日小型茶果宴会遗风耶?
当然,毋庸讳言,中国茶道的审美取向亦有其复杂而曲折的历史。即如我国历史上的宫廷茶道和贵族茶道,尤其唐代以降的宫廷茶道和贵族茶道,就恰恰是跟中国茶道的简约之美背道而驰的。只因它们追求的则是森严的礼仪,既有百般繁褥的程式,又有百般豪奢的排场,并还奉行那套不堪斯文、蹂躏文明的跪拜之礼。这些个弊端则全然有悖于中国茶道崇尚简约之美的这个优良审美传统。无怪乎历代宫廷茶道和贵族茶道,尽管堂皇之至,威风之至,凛凛然而不可一世于一时,然而却毕竟是没有什么生命力的,终于随着封建王朝及其封建社会制度被彻底消灭,它们也就不可避免地被现代文明淘汰殃尽矣。
而相比之下,中国城乡遍布的那种饮之随意,行之简易且俭约的庶民茶道,尤其是明代以来普遍推行的撮泡茶这种即冲即饮的茶道俗风,恰恰就更体现出了富有自然之美并简约之美的这个审美传统特色。这是中国茶道文化富有顽强生命力并竞争力的一个突出因
原文出处:http://fojiao5.com/article/show-11517.html
以上是关于中国茶道-中国茶道的简约之美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中国茶道-中国茶道的简约之美;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5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