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佛道:一切众生成就佛法 佛说人生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9-17 04:4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佛道:一切众生成就佛法 佛说人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道:一切众生成就佛法 佛说人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道:一切众生成就佛法 佛说人生

佛说:学佛法佩戴本命佛法器!终身护佑,平安婚姻财运仕途!

发愿为利益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修学佛法。

佛教-佛道:一切众生成就佛法 佛说人生
佛教-佛道:一切众生成就佛法 佛说人生

一、前言

深信业果的理论是佛法的基本思想。不论汉传、藏传、南传都很重视。业力不是佛教特有的。

对于业力其他宗教观点:多数宗教会提出轮回主体,并由业力推动生命主体轮回。

对于业力佛教观点:佛法业力说不同在于,认为业力延续建立在缘起的基础上,不需要有轮回主体。

佛教观点的由来:佛陀在菩提树下发现:世间一切有为现象都是缘生缘灭的。在因缘所生的世界中,没有我,也没有固定不变的载体,由此提出无我的轮回观。生命是一种缘起现象实无尽生命延续中的积累。核心力量就是行为形成业力。

详细介绍业力:

1、 佛法讲到有情生命的延续通常是以惑业苦来说明。惑就是无明(不觉),业就是行为,苦就是苦果。

2、 无我的生命观告诉我们,生命没有固定不变的载体,而是无常、无我、缘起的、充满着不稳定。

3、 我们的种种精神活动,都是相应的行为结果。起心动念,言行举止就是在培养不同的生命因素,将成为未来生命的主导力量。所以说缘起的生命观具有很强的可塑造性,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有情行为所形成的业力是决定生命发展的核心力量。所谓行为:思想行为、语言行为、身体行为。

-1 生命是缘起的,其中每种力量也是缘起的,从两方面体现:A我们想的、做的、说的一定有相应的心理为基础;B当我们在想,在做,再说的过程中,也在张扬和强化某种心理。

-2 缘起生命观的特点:不常不断,相似相续,轮回就是业力作用的结果。

-3 忏悔、修行等特殊因缘可以对治。

-4 生命是无尽的延续,不同业力在各个时期不断成熟,一期一期地转化着。业力是生命延续最核心的内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业决定一切,业创造一切。

4、整个佛法修行不论从流转还是还灭的角度都是建立在业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三世因果、四谛法门。

-1 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如表)

三士道 因 果

人天乘 以五戒十善为因 招感人天乐果

声闻乘 以出离心为因 通过戒定慧修行,成就解脱圣果

菩萨乘 以菩提心菩萨行为因 通过六度万行,成就无上菩提

-2 四谛法门(如图)

5、关键:对业果深信不疑,是佛法信仰的基础,这个很关键,对业,信的程度是很重要的。

-1 佛教认为,命运取决于自己的业力,而业力取决于行为。

-2 心行的结果说明业的原理。每种行为都会产生内、外两种结果。内在结果:每种行为或想法,会张扬某种力量。所以说,因果既可以从外在结果说明,也可以从内在心行力量的行程来说明。

6、深信业果是止恶行善的根本。如果深信自然就会止恶行善,同时也会明白三乘教法能帮助我成就三称圣果。

7、回顾介绍下士道主要内容有四块: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

8、介绍深信业果整体:深信业果是佛法的基本正见,整个佛法修行可以归纳为止恶和行善。在《道次第》中吧业果作为重要的内容来介绍,导师为了帮助我们理解新编了目录。通过十

佛教知识漫画

点帮我们了解业果;前八点直接和业果相关内容;第九、十点是对下是到修行的总结。

二、正式介绍 第三章 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第四节 深信因果 一、思维业果总相

业存在的特征和基本规律4点。

第一部分 业决定之理

1、只要造了业,就决定赶果。从不善产生痛苦,从善业产生快乐。(要对此产生坚定不移的信解)

2、解释凡夫和圣者:

凡夫 异生 活在混乱的生命状态,活在生命的差别现象中,随类受生。

凡夫和圣者的差别就是有没有见道。

圣者 同生 同证法性,证得十方诸佛和六道众生平等无二的体性,同一法身。

3、介绍阿罗汉生病产生痛苦也是因他过去积累的不善业而产生的;地狱那一点点凉风所带来的快乐也是往昔所造善业产生的。同时引经据典《宝鬘论》所提到不善因产生的痛苦结果招感地狱、饿鬼、畜生;五

佛教知识受戒有次第吗

戒十善等善行招感善果产生种种快乐和幸福。导师总结:世间所有痛苦和快乐都是又因缘的,不是无因或偶然产生的,佛教是缘起论。

各种宗教对世间苦乐之因又种种猜测产生写知邪见都是因为智慧不够。

4、佛陀以大智慧揭示世

佛教细节知识总结大全

间真相:由善业产生快乐的结果,由不善因产生痛苦的结果。(如表)

分类 感召 决定处

总业(引业) 总报(总的果报) 投生到三恶到或三善道决定哪个道

别业(满业) 别报 投生在某一道的境遇,比如寿命、贫富、丑美

5、对业果的道理深信不疑:

-1 相信由善招感乐果,由不善招感苦果。

-2 这是佛弟子必须具备的基本正见,是一切修行的根本,也是善法生起的根本。

第二部分 业增长广大

1、业是缘起法,是由弹性的。并非不变,而且会增长或萎缩。(小善能产生大乐果,小恶能产生大苦果)

2、业之所以能增长广大是因为缘起法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因缘不断改变。内在业果的增长广大远超外在业种的力量。

3、为什么能产生大的结果?一方面和善因、不善因本身有关;一方面善和不善的潜在力量是无限的。(感果轻重和很多条件有关比如:发心、供养对象)

4、引经据典《集法句》造小恶因,无限增长最后招感巨大果报过患;种小善因,不断增长带来巨大快乐结果。

第三部分 业不作不得

1、我要深信所有果报和遭遇都和过去的业有关,如果没有造作善恶业的因一定不会感得相应的苦乐果报。如果感召快乐和痛苦一定是自己曾造下善或不善的业力。

2、我有因缘听闻佛法,得到三宝加持也是要有善根的。如果一点善根都没有是没有因缘闻法的。(要随喜每一位人他们曾经受过五戒十善才得人身,要随喜每一位师兄曾经种下善业才有闻听佛法的机会)

第四部分 业作已不失

1、只要造作过的业,都不会失去。

2、引经据典《殊胜赞》婆罗门认为罪福可以互换;佛教认为造作的业不会消失,没有造作的业则不会感果。

3、阿赖耶识有执持的功能,只要造下的业,永远都保持在那里,不会自动消失。缘分没有出现的时候它不会感果,而是潜藏在阿赖耶识深层,一旦相关的缘出现,它就成熟了。

4、引经据典《三昧王经》造业将来一定要招感果报。佛教的因果原理是自作自受不能相互代替。(历史以来不

佛学常识问答赵补初

知道自己造就了多少业力,如今一定要努力受持戒律、忏悔使之没有因缘成熟)

5、引经据典《戒经》即使再久远经过百劫,业也不会自动消失。所有的业都储藏再阿赖耶识中。信息不会被自动抹掉。一旦因缘成熟必受报。

三、总结

凡夫思考这些原理,对业果法则生起定解。

原文出处:http://fojiao5.com/article/show-1695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道:一切众生成就佛法 佛说人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道:一切众生成就佛法 佛说人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364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