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信仰的一部分是因为需要 佛说人生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9-16 04:3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信仰的一部分是因为需要 佛说人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信仰的一部分是因为需要 佛说人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信仰的一部分是因为需要 佛说人生

佛说:学佛法佩戴本命佛法器!终身护佑,平安婚姻财运仕途!

信仰的一部分是因为需要

龙应台:法师,在您的人生之中,是否曾

佛教恭品知识

有一个比较大的矛盾是要解决的?

圣严:我是个宗教师,我的信仰不会有矛盾,但是信仰这件事,确是有矛盾的。如果从逻辑、考证与分析的角度来看信仰,信仰便是矛盾的。

信仰是属于个人的体验。譬如有了信仰,觉得对自己有用,对他人也很好,那就相信吧!任何一种宗教都是如此,天主教、基督教或者回教,在某一个层次都是这样的。如果一定得从逻辑、理论、哲学的角度来探索宗教,那就不谈信仰,纯粹作学术研究,也未尝不可。只是研究宗教与信仰不同,前者无法深入信仰的内涵,也没有办法得到信仰的力量、信仰的功德。

龙应台:您的意思是说,信仰不是一种探索的结果,而是一种态度;一开始就是一种态度?

圣严:信仰的一部分是因为需要。达赖喇嘛曾举例,佛教讲因果,

佛教知识欲望有多大了

可是因果无法以现实证明“兑现”;即便如此,因果还是存在的。只要你相信有过去世、有未来世,因果便成立了。如果执意不信有过去世、未来世,那么因果就讲不通了,因为那是看不到的。

许多的人很矛盾,一方面想获得佛法的利益,但又不相信佛教讲的因果。在我看来,这些人是被理性、逻辑给障碍了,所以信仰进不来。另一方面,为了获得佛法的利益,而

佛教有知识分子吗

相信可能无法“兑现”的三世因果,这样的信仰是否等于迷信呢?这要看信仰的内涵与作用。对于自己不明白的事、无法解释的现象,充满怀疑而烦恼不已;但是接受信仰以后,烦恼、问题就可减少一些。如果是这样子,为什么要否定信仰呢?

信仰之中,确是有一部分无法以常理解释,也没有人可以提供解答,但是信仰的力量确实存在。譬如有一尊观音像,受到佛教徒的礼敬崇拜,许多的人都来拜,而观音只是静默不回应。不回应就代表没有感应吗?这是因人而异,不相信的人很难有感应;相信的人,通常会有感应的。

龙应台:您的意思是说,所有宗教的本质都是先有信仰,才有下一步。是这样吗?

圣严:比如你的父亲三年前往生,你相信你的父亲从此消失不见吗?还是你相信你父亲的生命仍然存在?

龙应台:我就是不知道我应该相信什么。

圣严:通常的人在情感上,希望它是存在的。

龙应台:对,但是我们受理性教育的人,又会打一个问号!

圣严:你打了问号,信仰就不存在。有的人根本不在乎人死之后的精神存有问题,既然已经往生,也就什么都不留了。这是唯物论者的观点,只有物质消灭,没有精神延续的问题。可是在中国人的传统社会,生死不是那么决断的事。暂且不论佛教观点,传统的中国文化也相信生命是延续的。譬如孔夫子讲:“未知生,焉知死!”对讨论死亡这件事虽然存疑,但也不否认。又说:“祭神如神在!”肯定祭祖追思是有其需要的。这是儒家思想对社会的一种正面的安定力量,对社会伦理价值的维

新佛教入门知识大全书籍

系,有很大的作用。

儒家也相信“天”的存在。天,其实是一个虚无的思想,并非有一个具体的天存在。中国人崇拜天,信仰天,相信活着之时,人上有天;人死之后,则堕入阴间、黄泉。这还是相信人死之后有一个去处,生命还是存在的。

从佛教的观点,生命是生生世世存在的相续,不因一期生命的结束而中止。佛教是如此看待生死,对信仰者也是一种安慰。

原文出处:http://fojiao5.com/article/show-17539.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信仰的一部分是因为需要 佛说人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信仰的一部分是因为需要 佛说人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306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