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学佛:知苦而后勇 学佛成佛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9-14 22:4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学佛:知苦而后勇 学佛成佛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学佛:知苦而后勇 学佛成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学佛:知苦而后勇 学佛成佛

佛说:学佛法佩戴本命佛法器!终身护佑,平安婚姻财运仕途!

之前觉得自己挺快乐啊,吃喝玩乐,觉得自己还挺优秀的,虽然谈不上年轻有为,但是也算差不多出类拔萃,这是我给自己的定的。 进班之后,让我学习痛苦,烦恼,这才是人生的本质,这才是轮回的本质,让我看到表面背后的真相,宇宙人生规律的一瞥,虽然才那么一点,就这已经发现了前面自己确实是自欺欺人,以前觉得所有的东西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最近发现不是这样的,当我的起心动念变了,我的业力也在改变,我的境也会随之改变。就像烦恼,这节课之所以谈烦恼,就是让我明

我想了解佛教知识

白,贼长什么样,不知道贼长什么样,遇到了也会认贼为子,以前所谓的阿Q自我宽慰的精神貌似是乐观的,现在想想还是因为那时候的认知就达到那个层面,那时候的我根本没有现在的认识,所以对待事情都是得过且过的心里。为了生活的更好,为了避苦求乐,让烦恼,烦心事合理化,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自我保护,就是和贼和谐共处了,以至于迷失了。现在学习,让我觉得,很多东西是会随着我意志的改变而改变的,心变了,世界就变了

我觉得这节法义就是两个内容,烦恼生起的次第,烦恼的过患,这就是让我学习贼在哪里,纵容他的过患,学习这个目的很简单,就是要从源头解决掉问题:烦恼,从认识上先树立正见。然后才能摆脱错误。

学习完这些再去看自己的现实生活,

如何自学佛教专业知识的书

就是一本活的大账本,这个之前也和师兄们分享过,我眼睛小就是因为以前看不起人啊造的业,我今生财富不圆满,就是前世太吝啬,不布施的业,我今生和父母分开两地,就是前世造了相似的业,知道了我自己就是一本活账本,我的起心动念都在记录,那我就不敢再继续造业了,从哪里开始呢,这节课给了我更具体的方法,有了关照力当下就有化解的方法。

比如每天一样的下班回家,貌似表面上没有什么区别,我正常走路,礼让行人,貌似很慈悲又特别有礼貌,但是就在有又一次大堵车,电动车一直滴滴滴的叫,我礼貌性的礼让,一切看起来很慈悲,就在这个生起礼让的念头之前,有一种责备的心,我心里想的闪过的一个念头就是:急个屁啊,但是很快闪过去了,以至于不容易被捕捉到。再比如,有个同事天天拉着我八卦,唉呀妈呀,饶了我吧,我是非常惧怕这种聊八卦,说是非的,我是表面还想慈悲他,安慰,鼓励,引导,自以为在用正念度化他,可是这个背后真是的心是什么呢,这个背后是我要避开他,避开她热情的开车送我,我宁愿坐公交,这下好了,不知道这同事这么喜欢我,要和我一起坐公交(我当时心里就是在想,唉呀妈呀,饶了我吧,千万别和我一起啊,三宝加持啊,我不想听啊,可别逮着我使劲说了),那一天我就怕他拉着我再说,我发现这个时候我还是没有足够的慈悲,我是逃避的心里。我是不想被打扰的心里,也是抗拒的心里,我在想如果是我的父母这样,我还会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那我观想他是我的父母,观想起来的时候,心里是逃避的,对抗的,内心还是不愿意的,想到以前尊者说的,自他相换之菩提心随得生起,随之就很惭愧,也很无奈,想想平时的自己时候,觉得自己差距太大,没有智慧,也没有慈悲,遇到这些事情,之所以会有这些想法,还是 因为自己的心没有打开,没有自在。差距很大,但是遇到这种,我就清晰了一点,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心,那么局限和狭隘。希望通过学习让我拥有更多智慧。也是这样的时候,让我意识到通过不断的学习,串习,当正念的力量足够强大,就一定会更好。

每次学习,或者说训练自己的关照力的时候。才真的认识到,哦,原来我是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改变自己的业力轨迹的。就是通过我的“意志”来转移了。通过我的起心动念的调整来改变了。本节法义的思心所让我豁然开朗,佛教把造业的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是审虑思,从想要做到怎么做;第二是

佛教基础知识忏悔视频

决定思,考虑好了决定要做;第三是动身发语思,正式去做,那我从源头上解决,从想法上就给他断了,这多利落干脆呢。

再举个例子:又想到做义工的时候,发现很多时候,容易陷入做事的陷阱里,为了做事,而不是为了修行,比如前期的时候会有想不明白,看不惯的情况出现,以至于搞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10分钟就完成的事,非要一群人1小时来完成呢,而且“做事的心”就是世俗的心,一旦没有觉察到这是陷入了做事的心了,就有了很多世俗的评判,这个做事效率如何,那个表达如何,这样的分别心就出来了,本节课映射出自己多少的不善的念头,就像一块镜子,越来越清晰,也照见更清晰的自己,看到义工行的过程中自己的心形,有多少不是慈悲心,不是利他心,应该断掉,从哪里断?从起心动念,思心所,断恶修善,身语意。这也就是为什么学习模式,为什么坚持前行的原因,前行,结行,就是很好的调整心形和提醒的过程,这也就是“仪式感”的重要,这也就是越学越觉得三级修学好,模式好的原因。

如果陷入做事的陷阱里,表面在做慈善,背后再修我执,这个假象确实很可怕,走出来也是需要过程,怎么走出来,我总结的一点就是多做,多去做事,有更多时间觉察自己的内心,心变了,世界就变了。

知苦是为了化解苦,知苦而后勇,知道苦就是为了追求真正的乐,为了更好的避苦求乐。那就更加清晰的知

佛教文化知识的主要内容

道,我该怎么做才能在当下调整好发心,是内心通往解脱的心形,不是就绝对错,事情没有对错,只有因果,因果从哪里起,就是从心起。知苦而后勇,断苦需精进

原文出处:http://fojiao5.com/article/show-18453.html

以上是关于学佛:知苦而后勇 学佛成佛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学佛:知苦而后勇 学佛成佛;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279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