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佛法:死亡 佛法无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法-佛法:死亡 佛法无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法:死亡 佛法无边
佛说:学佛法佩戴本命佛法器!终身护佑,平安婚姻财运仕途!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难免一死,但是“死亡”有重于泰山,有轻如鸿毛。历史上,多少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与日月同光。但是也有的人自私自利,对人间一无贡献,与草木同腐朽。战国时代,荆轲要去刺秦王时,在易水边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多么伟
自古以来,有人死得轰轰烈烈,有人死得默默无闻,有人死得让人怀念,有人死得让人庆幸。究竟如何死亡才有意义呢?略述如下:
一、死得不痛苦。有的人对死亡并不恐惧,但是就怕死得痛苦。如战场上断臂、断脚的老兵,以及病榻上受绝症煎熬的病人,一旦病痛临身,再也不是什么英雄好汉了,而是狼狈不堪的狗熊。但是一些视死如归、慷慨赴义的侠士,他们不以死亡为苦,尤其禅门里的禅师,更把死亡当游戏。例如,飞锡禅师邓隐峰倒立而亡、船子和尚吹笛进入烟波覆舟而逝。甚至有的禅师洒脱地先
二、死得有价值。历史上,有的人不但生时救国利民,就是到了最后,个人的一死,仍然影响国家民族千年万载。例如,文天祥不受宰相高位的诱惑,只想一死报效国家;岳武穆宁可尽忠而死,不愿抗旨而生。他们尽忠报国的精神,都与历史共存,所以虽死犹生。
三、死得适其时。生命的价值,不在活得长久,而在活得于世有义。有的人已经活了百岁之龄,仍然不死,他也觉得辛苦,因为老迈的身体,如风中残烛,生存对他而言已经没有意义,死亡反而让他有自然的归宿。所以,有一些老人,老来的时候,不能死得适其时,也是一种遗憾。慈禧太后一生造孽,但是她死得适时,没有逢上国破家亡,甚至还得到厚葬。汪精卫年轻时,曾为清廷逮捕,他豪迈地说“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但是后来因故与日本“合作”,不过还是在日本投降前逝世,不受汉奸罪名处置,这也是死得适其时。中国人对于早死、迟死,有时并不介意,对死得适时,非常看重。
四、死得很安心。一般人对死亡总是感到害怕、迷惘,因为死后到哪里去,不得而知。尤其有的人临终时,因为对世间的留恋、对亲人的挂念,因此舍不得死,甚至死不安心。也有的人未能及早处理好自己的财富,就匆匆告别,因此觉得遗憾,无法安心。当然,也有不少人因为满怀的理想、满腔的愿心未了,但是世寿因缘已经结束,因此抱憾而终,他也感到不安心。所以,人,不管生也好,死也好,能够活得自在,死得安心,那是最美好不过的事了。
人生“生了必然会死”,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但是下面还有一句“死了还会再生”,这也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所以,依佛教的观点来看,人生了要死,死了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是没有止息的。生也不足喜,死也不可悲,生死本来就是一个环形的关系,何必把生死割断,甚至觉得生则可喜,死则可悲呢?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生”时要活得逍遥自在,对“死”则要预作安排,使死能像解脱一样美好。因此,既然人都要面对死亡,应该早作交代,不要等到临死时才来手忙脚乱。关于“死前交代
一、撰写遗嘱。人在世间生活几十年,结下很多因缘关系,当然有很多的牵绊,但是到了死亡的时刻,即使有万般不舍,又能奈何?不过,只要懂得生前用遗嘱交代,你欠别人的,别人欠你的,都可以作个说明。甚至你想做什么,死后还有什么心愿未了,也可以在遗嘱里交代清楚。只要是属于个人的私事、想法,都可以在遗嘱里书写明白。例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他有诗云:“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处理遗产。一生努力,临死前总会有一些遗产。有的人生前就懂得布施行善,因为“钱用了,才是自己的;不用,都是别人的”。甚至自己有钱不用,留给子孙,有时反而让子孙为争财产而起纷争,乃至养成子孙好吃懒做的习性,所以不一定要把遗产留给子孙。在美国,有一些非常可爱的野生动物,十分讨人欢喜。但是美国政府规定,不可以擅自喂食,因为担心野生动物一旦依靠人类喂养习惯,会削弱它们天生的求生本能。因此,我们对子孙,应该遗留道德、技术给他们,不一定要把钱财留给他们。钱财、产业,可以留给宗教、慈善、公益团体,通过这些可靠的团体,把一生辛苦经营所得,回馈给十方,这才是明智之举。
三、安排葬法。人死之后,后事的处理也是一大问题,有些家族由于各人主张不同,也会闹得不愉快。假如自己生前明白交代,例如,嘱以火葬比较简单,甚至自己先拟一个讣文,敬告亲友:本人信仰佛教,深知生死无常,自然之事。今世缘已了,回归本源。本人生性简朴,往生后不宜铺张热闹,不用乐队,不可杀生祭祀。灵骨投之大海,或安放某某塔寺,不宜诵经超度太多,不敢劳驾他人为个人生死花费太多时间、精力。儿孙本诸平常的教诲,善于做人,好好服务社会。生命来之于自然,又回归到大自然,望能为我庆贺,是所至祷。
四、遗爱人间。临终之前,你希望留些什么来遗爱人间呢?写一篇文章?发表一些劝世益人的言论?济助一些孤苦残障人士?捐赠一些奖助学金?或是在某地修桥铺路?乃至种植一些花草树木?只要你能为世间留下一些贡献,应该就是圆满人生的最后。
原文出处:http://fojiao5.com/article/show-1943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法-佛法:死亡 佛法无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法-佛法:死亡 佛法无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2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