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法:看护 佛法无边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9-13 18:1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法:看护 佛法无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法:看护 佛法无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法:看护 佛法无边

佛说:学佛法佩戴本命佛法器!终身护佑,平安婚姻财运仕途!

人难免会生病,只是病有大病、小病的不同而已。俗语说“英雄只怕病来磨”,不管身体如何强壮威武,一旦生病以后,就不是英雄,而是狗熊了。

人,需要别人帮助的事情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病中的看护。人有病了,在病床上呻吟、痛苦。假如没有人看护,真是孤独地狱,比牢狱之苦有过之而无不及。

负责看护的护理人员,最好是自己的亲人,如父母之照顾儿女,如儿女之照顾父母,或是兄弟姊妹,或是至亲朋友。万一“久病床前无孝子”,不得已花钱找职业的特别看护,充其量也只能和医生做一些医疗上的联系,但是病人心灵上的安慰、鼓励,就不是一个特别看护所能胜任的。

疾病也有多种不同的程度,有些病人不痛不苦,只是年老油尽灯枯,体力不支,这种病人容易照顾。有些病人身体受了严重的伤害,或者罹患不治顽疾,导致病躯疼痛难忍,每天在病床上辗转反侧,不断呻吟,这就不是一两位护理人员所能负得了责的。所以,护理人员要有慈悲心,要能视病如己。不能把病人看成是自己,厌恶病人,怎能为其服务呢?兹将护理之要,简说如下:

一、处理病人之事。做一个护理人员,最重要的是,能如实把病人的感受报告给医生,让高明的医生诊断如何下药。除了代替病人说出他的需要,让医生和他的家人都能了解,给予帮助,病人的便溺痰唾等污秽之物,护理人员不能显出厌恶的样子,应该好好地给予处理,让他安心。尤其病人时而要吃,时而要睡,时而要这,时而要那,都要耐烦,不能嫌弃。护理人员这个时候的工作任务,就是病人健康的化身,要做一个讨病人欢喜的护理。

二、了解病人所需。做一个称职的护理人员,不只是了解病人身体的医疗,更要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情绪感受。有的病人,在病床上想家,甚至挂念他的财产、儿孙、未完的心愿等,护理人员要能适当地解除病人的挂念,让他放下,但不可以说一些悲伤的事,要让病人喜悦,这是重要的功夫。

三、帮助病人除苦。一个好的护理人员,不只是消极地照顾病患的需要,更要积极地帮助他解除痛苦,最好能给予心理帮助,从身不苦做到心不苦。因为病人常常因为身苦,引起心中的烦恼痛苦。相对地,心中的力量也可以减少身体的痛苦。因此,如果病人喜欢看报,尽量给他一些新闻资讯;病人喜欢听音乐,针对他的需要提供一些有助心情愉快的音乐;病人喜欢看电视,注意一些他喜欢的节目,让他看了能减少痛苦。这时候护理人员要以病人的需要为主,不能要病人随自己的意见,应该以病人为第一,这是做一个看护最基本的认知。

四、能为病人说法。护理人员最好能为病人说一些解忧除恼的笑话、故事,帮助病人除苦。或者能为他说佛法,燃起他对生命的希望,但不要说太深奥的道理,以能令他心开意解的故事最好。假如自己不善于说法,可以安排与他有缘的师友,或宗教师来帮助他。如果他的世缘未了,病除苦消的那一日,也就是护理

佛教知识比丘尼可以增戒

人员功德圆满之时。

病患家属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生了病,有家人照顾,

佛教知识绘画图片

还算幸福。有的人在病榻上呻吟,身边除了医护人员,没有家人闻问,最是凄凉。所谓“久病床前

印度佛教史知识点梳理总结

无孝子”,生病最能考验人情冷暖,即使最亲的家人,也有各种不同的反应,列举如下:

一、日夜照顾。有的人生病了,不一定是孝子贤孙,也不一定是叔伯兄弟,或是一些亲戚朋友皆来关心照顾,有时同门、同学、同乡,因为平时往来交情深厚,一旦有病,真是患难不离,日夜在病床前照顾。所谓“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这些人都能真正做到。

二、避不见面。有的家属,由于付不起医药费,或是不肯付,或是工作忙碌,就借故避不见面,任由时间解决问题。遇上这样的家属,有病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三、假装不知。至亲好友有了疾病,应该给予慰问,以示友情。但有人罔顾此中情感,你有病,他假装不知道,或到远方旅行,或借故出差。其实也难怪,所谓“人情薄如纸”,人到了生病、生命交关的时刻,哪里能顾得了那么多呢?所以,这时就要看,你平时所结交的朋友,是重利还是重义。重义的朋友多,万一有了病痛,大家就相继慰问;势利的朋友多,则人情如流水,一切都得认命。

四、故意忙碌。有的家人朋友,知道慰问病情,不可推却,他也会蜻蜓点水,病床前一现,但显得格外忙碌,好像亟待要办的事情很多,停留不到五分钟,就匆匆离去。也有的人,托人带上一束花、一篮水果,表示他的慰问,其他的一切就只有让病人自己处理了。

五、觊觎财产。有的病人平时省吃俭用,略有积蓄,一些有条件分得财产的相关人等,不时出现在病榻旁,虽然不是心甘情愿地关心病人,但想到忍耐一段时间,就有厚利可图,也不能因小失大。不过也有一些人,凭着法律保障的继承权,不怕分不到遗产,所以疾病时不过问,到了分财产时,才来插上一脚,为时不迟。

六、后事处理。有的人生病时,如何医疗,没有人关心闻问,到了死后,后事如何处理,这时三姑六婆,七嘴八舌,话就多了。有人坚持要土葬或火葬,有人争着要让病人回家往生或送殡仪馆,有人对往生佛事如何安排、用什么宗教仪式举行,也起很大争执。甚至安葬的时辰、地理风水、各种习俗,说来各有各的道理,彼此互不相让。

其实,人死后的丧葬仪式,应该简单朴素就好,不宜铺张浪费,但中国人一向喜欢借丧葬来摆阔,例如请来乐队吹打,或是五子哭墓等,尤其吃喝无度,甚至在灵柩旁边高谈阔论,实为不敬。如果亡者经济情况不佳,固然应该简朴为要。如果稍有积蓄,与其浪费在丧葬的铺排,不如帮他捐助公益,或是成立奖学金,既能做功德,也可图个善名,这是家属

佛教知识数字的吉利数

能为亡者所做的最好安排。

原文出处:http://fojiao5.com/article/show-19499.html

以上是关于佛法:看护 佛法无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法:看护 佛法无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209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