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佛法:跟快乐做朋友 佛法无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法-佛法:跟快乐做朋友 佛法无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法:跟快乐做朋友 佛法无边
佛说:学佛法佩戴本命佛法器!终身护佑,平安婚姻财运仕途!有一次,波斯匿王带着群臣,骑着大象出外巡游。途中,波斯匿王看见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从远处迎面走来,于是便叫停了众人,说让老人先慢慢走过去
老人也早已看到了队伍,他本想在路边等一等,让队伍先走。但是看到队伍先行停下了,也就放心大胆地往前走了。老人走过波斯匿王身边时,波斯匿王微笑着问他:“您老年纪不小了吧?”
老人伸出了四个手指
波斯匿王纳闷了,“四”是什么意思?难道才四十岁吗?可是头发胡须都那样白了?
老人看着波斯匿王,露出了天真的笑容,解释道:“我今年四岁。”
“四岁?”波斯匿王十分诧异。
“对!”老人坚定地说,“我的生命是从四年前修行后才算真正开始的。那之前,我是糊涂的、懵懂的,甚至是虚伪的,我觉得那时的我不应该算是活过。如今,虽然我身已老,可是我抛开了一切,尽自己的力量付出、布施,不同人斤斤计较,不为外事挂心,反而身心轻安,越活越年轻。所以,我说,我的年龄才四岁。”
波斯匿王听了老人的话,十分欢喜,说:“老人家,你虽然修行才四年,可是你的生命却具有真正的价值。”
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所以有这个说法,在于对生命质量的追求。在求道者眼中,得道之前是不算活过的,得道之后才算是活。对于一个浑浑噩噩多年的人,能有一夕活着的体验,自然便了无遗憾了。佛家常说的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质量也是这个意思。
懂得生命的人,会用时间追求快乐;不懂生命的人,则常常用痛苦去追求快乐。用时间追求快乐的人,每一分钟都有好心情,他们只做自己爱做的事情。用痛苦追求快乐的人则不然,他们会去从事自己不喜欢的事,为的是获取更多的金钱以及地位,然后体验金钱和地位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前者是快乐的朋友,后者不过是快乐的奴隶。
做就要做那快乐的朋友,终日与快乐为伴,不要做那快乐的奴隶,不做让自己痛苦的事情,不从
快乐是需要体验的,不是需要追求的。
无相禅师行脚时,突然口渴,便四处寻找水源,这时看到有一个青年在池塘里踩水车,无相禅师就向青年讨了一杯水喝。
青年看着禅师,以一种羡慕的口吻说道:“禅师!如果有一天我也看破红尘,肯定要跟您一样出家。不过,我出家后不会像您那样到处行脚、居无定所,我会找一个隐居的地方,好好参禅打坐,从此不再抛头露面。”
无相禅师含笑问道:“那你什么时候会看破红尘呢?”
青年回答:“我们这一带就数我最了解水车的性质了,全村的人都以此为主要水源,如果有人能接替我照顾水车,让我无牵无挂,我就可以出家,走自己的路了。”
无相禅师问道:“既然你是最了解水车的人,那么我问你,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或完全离开水面会怎样呢?”
青年答道:“水车是靠下半部置于水中,上半部逆流而转的原理来工作的,如果把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水车不但无法转动,甚至有可能被急流冲走;水车若完全离开水面便不能打水上来了。”
这时,无相禅师说道:“车与水流的关系不正说明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吗?如果一个人完全入世,纵身江湖,难保不会被五欲红尘的潮流冲走;倘若全然出世,自命清高,不与世人来往,则人生必是漂浮无根。同样,一个修道的人,要出入得宜,就要既不袖手旁观,也不投身粉碎。”
过犹不及,凡事适度最好,走极端总是不妥当的。可人们却偏偏爱走极端。
有的人觉得自己太过孤寂了,不能做到事事圆融,无法跟所有的人相处好。于是他们便开始改变自己,企图做到见人说人话、见鬼讲鬼语,觉得那样才是真正的成熟与智慧,却从没想
有的人则会觉得自己入世太深了,从而没有了自己思考的时间,于是便开始追求孤独。总是想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享受那份难得的宁静。长此以往,便荒漠了世事,不与人来往了。这样也不好,会让人失去跟人交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无法再适应这个社会。
这两者,便是过犹不及了,都是要不得的。
要入世,但也要保持自我,不要被人情绑架,莫要用牺牲自我的方式入世。要给自己留出独处的时间,以方便自省,但切不可刻意追求这种自省。只要偶尔为之便好了。入世处世也是讲求一个度的,把握好度才是真正的圆融。
原文出处:http://fojiao5.com/article/show-1934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法-佛法:跟快乐做朋友 佛法无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法-佛法:跟快乐做朋友 佛法无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2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