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玄奘-佛法:丛林里的食人部落 佛法无边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9-13 10:1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玄奘-佛法:丛林里的食人部落 佛法无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玄奘-佛法:丛林里的食人部落 佛法无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法:丛林里的食人部落 佛法无边

佛说:学佛法佩戴本命佛法器!终身护佑,平安婚姻财运仕途!

几天后,他已经走到了密林深处,干粮吃完了,水也没遇到干净的,这使得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极度的渴望,渴望遇到人群,遇到同类。

然而这一路上虎啸猿啼,毒虫密布,这样的山林完全不适合人类居住。

许是冥冥之中自有护佑,这一天正行走间,他发现密林的一侧有一条小路,小路两旁的植物上有明显的砍凿痕迹,这意味着有人来过这里!

他精神一振,继续向前,在他的脚下,一些树根和一些藤条的断面上,长满了各种鲜艳有毒的蘑菇。

隐隐约约,他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歌声,时大时小,时而苍劲时而凄凉,仿佛从遥远的天地间传来一样,让人情不自禁地悲从中来。

他循着歌声的方向摸了过去。

这里是茫茫原始丛林中的一块难得的空旷地,散落着几十个矮小的窝棚。窝棚前是一条小溪,两个身材瘦小的女子正在溪边鞣制兽皮,她们一丝不挂,只在腰间围了一串象牙珠链,皮肤呈现出一种健康的棕黑色。虽长年累月赤身裸体,任凭日晒雨淋,仍然细嫩而富有光泽,有一种既圣洁又粗犷的天然美。

而在另一边,几个猎人忙着将一种剧毒植物的绿色汗液挤压出来,涂抹在竹质的箭头上。为使毒汁牢牢沾在箭头上,他们还将箭头放在火上烧烤一下。

玄奘正犹豫着要不要打个招呼,化顿斋饭什么的,这些人已经看到了他。顿时,他们条件反射般地跳了起来,“嗷嗷”叫着冲了过来,不由分说地将他按倒在地。

玄奘用各种语言解释他的来意,这些人却不知是听不懂还是不想听,只管用藤索将他的手脚都捆绑起来,用棍子穿了,抬到村子正中的空地上,脸朝上背朝下地捆在一个粗壮的木架上。

玄奘一开始并没反应过来他们要干什么,只隐隐觉得自己是被人家当成猎物了。直到他扭头看见地上的火灰时,才骤然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早在大唐边关的时候,就有人跟他说过,西域地区有食人族;然后在西域,又有人说,葱岭以西有食人族;过了葱岭,有人跟他说,深山老林有食人族;直到前些日子,波罗耶舍还跟他说,王城西北的大森林里有食人族……

但是到目前为止,他还从未见过真正意义上的食人族,以至于他觉得,所谓食人族就像那些传说中的妖兽一样,是不存在的。

他甚至猜想,之所以会有这种可怕的传说,很可能是因为那些地区曾经发生过灾荒,出现过“人相食”的惨剧。

但是这一次,他终于明白,食人族是真实存在的,在这中南印度遮天蔽日的大森林里,他实实在在地遭遇到了!

尽管双手和双脚都像个猎物一样被捆在横梁上,所幸他的脑袋还可以转动,可以观察四周的环境。

他看到面前有一幢茅草屋,在这窝棚堆里显得鹤立鸡群。这本身就够引人注目的了,更不用说先前听到的歌声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不过现在歌声已经停了,一个身穿彩衣,看上去地位颇高的人从那间茅草屋里出来,挥舞着双手,嘴里发出简短的指令。

村民们抱着木柴在他的身边跑来跑去,边跑边叽里呱啦地说着什么。

他努力分辨着这些声音元素,感觉有点接近于巴利文语系,但是差异极大,只能听出很少的几个音节。

那个从大屋里出来的人似乎是酋长,玄奘听到有人这么称呼他,称呼那个茅草屋为“酋长的宫殿”。

这大概是世界上最简陋的“宫殿”了,以几根圆木做柱,再用藤条扎上“横梁”成为屋架,上面盖着大茅草,再以油棕榈叶作瓦片,怎么看都是一间极普通极简陋的茅屋。

不过,所谓“宫殿”也是比较出来的,跟四周的那些窝棚相比,这间茅屋确实称得上是宫殿了。

随着酋长的指令,几个女人捧着大片的芭蕉叶过来,叶子上满是红色的泥巴,她们把这些泥巴一块一块地拍打在玄奘身上,将他包裹成了一个泥人。

玄奘感觉自己身上的皮肉开始隐隐作痛,鼻子里嗅到一股辛辣的气息,竟是印度特有的香料咖喱!看来这泥巴里面添加了不少佐料,难怪他感觉特别地不适了。

他不禁苦笑起来,这个原始村落里的人还真会吃,居然懂得使用佐料,看来也不是纯粹的土著。要知道印度的咖喱可是用几十种香料配制而成,这样的调料绝不可能是这个小小村落里的人能够制作得出来的,想必是跟森林外面的人交换得来。

问题是,你们吃东西也不先洗洗吗?进入森林这些天,他可是一直没有洗过澡的,汗水和着泥土枯叶沾满全身,自己都觉得不净,这些人居然也不嫌弃。

而且他们连衣服都没给他扒下来,就胡乱裹上了泥。看来是认定了火焰是最好的清洁者,不管是什么脏东西,被火一烤,就全干净了。

正当玄奘感到绝望的时候,又有一个人出现了,从穿着上看,好像是个祭司,又或者是巫医,反正都一样。他似乎不满酋长的做法,同他争执起来。

两人对话的速度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响,语气越来越激动。

玄奘隐隐觉得,那个巫医说出来的话似乎更容易听懂些,因为那些音素更接近森林外面的发音。

他心中一凛,这巫医受过教育!

他忍不住朝那巫医看了过去。

大概是感受到了不远处射来的目光,巫医也朝玄奘看了一眼,那目光很空洞,无喜无悲,但玄奘还是立刻确认了自己的猜测:这巫医受过教育!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他也说不上来,有些事情只能靠直觉。

玄奘感觉到了希望,开始凝神细听,虽然能够听懂的音节仍然很少,但他隐隐感觉到巫医好像是在为他求情,大意是说,这个人是不能吃的,吃他是对上天的不敬,有可能会给村庄带来危难。而如果不吃他,他会为村庄带来更多的食物云云……

但是那个酋长模样的家伙显然半信半疑。

在这片嘈杂的争吵声中,女人们已经把泥巴抺完了,好在没有把他的眼睛遮住,让他还能够最后看到这个世界。

一个赤身的汉子从一堆篝火里抽出一根带火的树枝,点燃了他身下的一小堆柴火。

玄奘立即感受到了火焰的灼热,小小的火苗似乎已经燎到了他背上的红泥。

蓦然间他想到了那些被他用火焰驱赶的黄蜂,以及大德菩提迷只说过的话:“就算你是出于善意,可毕竟造了业,你需要偿还的!”

他不禁苦笑,老天待我可真是不薄,这么快就有报偿了……

又或者,这是魔王波旬在见缝插针地捣乱?

绝望的情绪一扫而空,他闭上眼睛,默默念诵起了《心经》。

佛教知识问答书籍有哪些

虽然已经学会了无数殊胜的梵文经典,但在遇到急难时,他还是本能地首先想到了这一部。

这是他与这部经的缘分。

巫医与酋长的争论还在继续,玄奘已经懒得再去听,他要趁自己还没被烤熟之前多诵上几遍经文。

火始终不大,玄奘身上有湿泥包裹,算是一道隔火层,在这层湿泥被彻底烧热之前,感觉还不是太难熬,不过他知道,这个时间不会太久。

热力越聚越多,他的身上汗出如浆,一滴滴地渗入泥巴里,很快湿泥开始变得干硬,热量一层层传导进来,泥巴渐渐有了烙铁的感觉……

他咬住牙,心中暗自祈盼着后面的过程快一点儿,不要让他受太多的苦。

然而就在这时,有人拿了一罐水过来,浇灭了火。

巫医终于说服了酋长,他说自己已经得到神明的启示,要给这个罪人一天时间,看看他的存在是否能让村庄得到更多的食物。

玄奘并没有被放下来,他依然裹着泥巴横穿在烧烤架上,只是身下的火灭了而已。如果一天之后什么都没有发生,火还是要被点起来的。

原始森林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凉爽,更多的是闷热。此时正值旱季,南印度的酷热令他头晕目眩,白亮亮的阳光透过枝叶晒在他的脸上,使他睁不开眼睛。

在这样的气候下,裹在身上的泥巴就像一件厚重的束缚衣,要将他体内的热量牢牢地锁住。

况且这还不是普通的泥巴,而是渗了土制咖喱的佐料泥巴,随着时间的推移,泥巴里的盐分和辣椒粉开始一点一点地渗入肌肤……他全身的皮肤开始起泡,开裂,黏稠的血和着汗透过衣服融入泥巴,身体由内到外奇痒难当,刺痛难当,嘴巴也因上火而起了一溜火泡。

他的心中隐隐对那个巫医的行为产生了怀疑,本以为他是要救自己,现在看来,竟然是在变本加厉地折磨自己。

天黑了,整个村庄沉寂下来,只有一个看守坐在一旁沉默地守着。

玄奘依旧用很不舒服的姿势穿在架子上,泥巴包裹的身体皮开肉绽,痛入骨髓,汗水顺着干泥裂开的缝隙一滴滴地淌落下来。

他不敢挣扎,手腕和脚踝被捆的地方已经脱了一层皮,感觉快要断掉了似的,再挣扎只会伤上加伤。

突然想起波罗耶舍说的话:“你是不是很久没受伤了?我跟你说,你再这么走下去,受伤是迟早的事。”

那个怪家伙的“诅咒”怎么这么灵?他的心中忍不住一阵郁闷。

渐渐地,他的身体麻木了,头脑沉重得像灌了铅,念了一会儿经便昏睡了过去……

夜半,他被一阵惊呼声和犬吠声惊醒,睁开眼睛,却见全村的人都举着火把,挤在空地的西北角落。在那里,几个健壮的男子正同一条巨蟒扭打在一起,一个用双手死死揪住巨蟒的七寸,使它的头难以伸展,另几个则紧紧抱住巨蟒的身躯,被巨蟒东摔西抛,打成一团。

很快,又扑上来几个人,终于将那巨蟒压在了身下!

一把刺刀戳入巨蟒的头颈,“噗”的一声,鲜血直流……

天亮后,整个村庄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载歌载舞,感恩神祇赐予他们食物。

玄奘四周的空地上燃起了几处火堆,上面架着大锅,锅里炖着烂烂的蟒蛇肉,大人小孩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火焰和蒸汽让这里的空气变得更加燥热了,玄奘全身的汗水早已出透,只剩下单纯的干热,他口干舌燥,咽喉肿胀,只想喝上一口清水,却不知该向谁讨要。

酋长和巫医也加入了庆祝的行列,一番烦琐的吟唱和舞蹈后,巫医对酋长说了几句话,于是酋长很爽快地摆了摆手。

几个汉子跑过来,将已经濒于昏迷的玄奘解了下来,女人们提着水桶,“哗哗”地往下浇着。

玄奘大口喘着粗气,随着身上泥块的脱落,他觉得整个人都清爽了许多。虽然身上的衣服已经破烂不堪,裸露在外的皮肤又红又肿,满是火泡和裂伤,但他确实感觉好多了。

一个村民端着一碗蟒蛇肉来到他的面前,那股腥臭的气息刺激得他几乎要呕吐,他厌恶地扭开了头。

谁知这个动作激怒了村民们,人们叫嚷着,把他按在地上,将这碗蛇肉硬灌了下去!

玄奘长这么大,第一次被人强灌过这样的食物,只觉得肚子里犹如翻江倒海,“哇”的一声,吐了个稀里哗啦,除了刚刚被灌下去的蛇汤蛇肉,连胆汁都吐了出来!

几乎所有的土著都不喜欢被人拒绝食物,在他们看来,食物是神赐予的礼物,对食物不敬就是对神明不敬,拒绝食物是一种忘恩负义的表示。像玄奘这种情况很多人也是第一次见到,顿时怒气勃发!

酋长挥动手臂,愤怒地喊叫着,玄奘听不明白他在喊什么,不过他也不需要弄明白,因为一群赤裸的汉子已经冲了过来,手中拿着竹片、树枝等物,呼啸着抽了下来。

他还在呕吐,却已经吐不出什么东西来了,耳边尽是土人们乱七八糟的呼喊声,以及竹片、树枝划过空气的尖啸声。他的身体蜷缩着,双手抱着头,徒劳地抵御着从各个方向来的疯狂的抽打。

这时巫医开始念诵一种奇怪的咒语,那咒语更像是一种吟唱,听起来十分苍凉,不知是一种什么语言。

全村的人都伴随着这歌声舞蹈起来,那些抽打他的人也渐渐停手,加入到这看起来并不欢快的舞蹈之中。

玄奘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仰面朝天地躺在地上,感觉全身都像着了火,口腹之中依然恶心得厉害,不时地犯呕,他闭着眼睛,大口大口地喘息着。

祭祀般的舞蹈一直持续到傍晚,其间并没有人来管这个躺在地上的外乡人。直到天渐渐黑了,人群开始散去,巫医这才命人取了些植物枝叶,捣烂了,敷在他的身上。

这些草药与波罗耶舍给他的香草一模一样,看来是南印度人普遍用来治疗外伤的草药。敷在身上很是清凉,灼热的痛楚感似乎减轻了许多。

随后,巫医又命人将他带到村庄的外面,说要单独对他施以咒语,保佑这个村庄。

两个汉子依言将玄奘拖到村庄的边缘地带,就远远地跑开了。

巫医开始在他的身周洒水,继续舞蹈、念咒,最后在他的面前停了下来。蹲下,与他对视。

玄奘觉得自己连喘气都成问题了,身体软软地瘫在地上,面对巫医探究的目光,用接近当地口音的巴利语艰难地说了一句:“谢谢你救我……”

“你把外邦的恶习带给我们,本就应该受到惩罚。”那巫医说的居然也是巴利语,只是面无表情,“只不过我问过了神灵,他说杀你不吉,我才放了你。”

“你们的神灵是谁?”玄奘好奇地问。

他以为这只是个普通的问题,谁知巫医竟然大怒,一脚踢到他的肋骨上:“你这个渎神者!以后不准再到我的村庄来了,若是再让我见到你,我就把你穿到那个架子上,用文火烤上三天三夜,再用树枝把你的肉捅进你的喉咙!”

这恶毒的诅咒并没有使玄奘感到害怕,他很惊奇地看着对方,问道:“你到过森林的外面,读过书,受过教育,是不是?那些咖喱,是你从外面带来的吧?”

巫医目不转睛地盯住玄奘,突然笑了,用一口虽不标准却很清晰的梵语说道:“你真聪明,玄奘法师。你不是在那烂陀寺讲经吗?怎么会到这里来的?”

玄奘吃了一惊:“你认得我?”

巫医点头:“我去过那烂陀,就一天。你当时正在讲经,我听了一会儿。必须承认,你是那种很容易影响别人的人,他们都叫你摩诃耶那提婆,好名字。”

“你是谁?”

“我是这里的巫医。”

“既然出去了,为什么还要回来?”

巫医很奇怪地看着他:“这里是我的家,我喜欢这里,当然要回来。你要恨就恨我吧。”

玄奘奇道:“你救了我,我感激还来不及,为什么要恨你?”

“那你恨我的族人吗?”

玄奘摇头:“我谁都不恨,一切皆是因缘。”

巫医点了点头:“你是个了不起的人。不过,你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你为什么会离开那烂陀寺,在这里游荡?”

“我在游学五印度。”玄奘虚弱地说道,“听说这片森林的深处有一处圣地,是佛陀寂灭两百年后,一些高僧法师为研究经论,选择的结集之地……我……我是来朝拜的。”

巫医难得地笑了:“你说的是阿旃陀石窟吧?据说众神之王因陀罗让天神们去人间痛快地玩乐,但一定要在天明之前赶回天界。然而沉迷于玩乐的神仙们没有注意到天已大亮,于是作为惩罚,他们就被永远地凝固在阿旃陀石窟中了。”

玄奘倒没有想到,那里还有这么一个传说。

“可是我听说,是阿折罗罗汉修造的石窟。”他低低地说道。

“也许是吧。”巫医倒也不与他争执,“不管真相是什么,都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后来商路改道,就再没有什么人到这里了。通往石窟的道路早已被森林覆盖,如今,就连知道那个石窟的人也已经不多了。”

玄奘闭目,叹息不已。

巫医紧盯着他的脸问:“阿旃陀石窟就在这片森林的中央,从哪个方向都可以到达那里,你为什么要经过

佛教文化小知识100题

我的村庄?”

玄奘道:“巧合而已。”

巫医冷哼一声:“希望是巧合吧,你不许再来了,我们不喜欢外乡人。你们这些人对神明不敬,对食物不敬。对了,你为什么不吃我们的食物?”

玄奘道:“我是大乘佛徒,戒食众生肉,并非是对你们的食物不敬。”

“戒食众生肉?”巫医嘲弄地看了他一眼,“难道那些稻谷就不属于众生了吗?你为什么要吃它们?”

玄奘道:“世尊所说的众生指的是有情众生,拥有末那识和阿赖耶识,身处六道轮回,会造下各种善业或不善业。杀害它们或食用它们时,会起嗔怒、恐惧之心,会有不甘和怨气,从而扩大因果,由此这世间会生出许多劫难来。至于稻谷之类的草木,属器世间,非有情众生。”

“原来如此。”巫医道,“那也就是说,我们对众生的定义有所不同了?”

玄奘没有说话。

“但是你知道吗?”巫医一张涂了各种色彩的脸凑了过来,压低声音道,“我们这座森林里有一种会吃人的树,它就像真正的猛兽一样,有灵性、有计谋、会打猎。人和畜生只要一靠近它,它就会用长长的藤蔓把你捆起来,慢慢地吃掉。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树,你还会认为它不属于有情众生吗?”

“阿弥陀佛。”玄奘悲悯地合掌道,“佛家所说的众生是在六道之中轮回的,草木确实不在其中。不过,草木灵性虽弱,却也有神识,佛家也是爱惜的。《五分戒本》中禁止比丘杀害草木,佛陀也曾经说过,烧毁山林者会遭恶报。”

“既然如此慈悲,你们就该什么都不吃才对!”巫医笑道,“怕饿死吗?这个肉身需要靠杀生才能存在下去,不要也罢。”

“也许你说得对。”玄奘轻声叹息道,“有时候我也觉得这个肉身很麻烦,恨不得放弃了才好。但是放弃肉身容易,放弃了之后又能如何呢?只要还在轮回之中,你仍然会获得一个新的肉身,还不一定是人。以后还是会不停地杀生或者被杀,造下无数因果,循环往复,千万亿劫无有了期。但是,如果能够珍惜今生这个难得的人身机会,保持一份清明的智慧,好好修行,争取这一世就脱离轮回,以后就真的可以不用再伤害任何生灵了。那时的生命才是真正自由的。但是现在还不行,我们是凡夫,只能尽可能地多行善业,少行恶业。不肆意杀生,不糟践草木。在我的家乡有一句话,叫作‘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修行人的道理与之相同。

“至于不食众生肉,则是为了阻断因果,毕竟我们也是众生之一。世人不吃人,是因为自己就是人,不伤同类;不吃六道众生,是因为我们自己也在六道之中轮回,这便是推己及人之心。总之,佛门弟子依靠智慧与慈悲去做该做的事情,如此而已。”

“还真会说。”巫医冷冷地说道,“你们这些人就是嘴巴厉害,可是我们不喜欢!我们没你们那么麻烦,从来不认为人是不可吃的。在我们看来,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生灵都是一样的——人、畜生、花草树木,都没有什么不同。要么都吃,要么都不吃。像你这样的外乡人,既然想用古怪的思想来打扰我们平静的生活,就要准备被我们吃掉!”

“那么,你为什么又要救我?”玄奘惊奇地问。

“你不是说因果吗?”巫医道,“我也是为了因果。既然我主动听你讲了一次课,种下了因果,我就必须救你一次,还这个因果。哼,这次算你幸运!”

玄奘摇了摇头,他不是太相信这个巫医的话,正要再说什么,却被那巫医用一包草叶塞住了嘴。

“不准再说话了!我叫人送你去你要去的地方。”

说罢又往他怀里塞了一包草叶:“这种草药山里还有,用完了自己去找。这不光是用来疗伤的,更重要的是驱赶虫蝇,否则,那些东西会在你的伤口上下蛆。”

他注意到僧人感激的目光,自嘲地笑了笑:“其实我不该管你的。你知道吗?这丛林里有一种小个子麻蝇,一次能产卵八万四千只,就产在人的皮肤下面,孵化出很小很小的蛆,然后这些小虫子就在你的身体里面,慢慢地享受人肉的滋味儿。它们大概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就长大了,就会咬破你的皮肤钻出来,然后你的身体就会变得像一块破麻布一样稀烂……”

他说得很慢,看着僧人一脸不适的样子,痛快地大笑起来。

接着,他又大声地喊村民过来,给他们指了个大致的方向,说了一大嘟噜话,大意是叫人把他拖到那里去。

两个村民架着玄奘,在密林深谷中连拖带拉地走了两个时辰,终于将他扔在了地上。

然后,他们也拿出了一包香草,团成团,将汁水涂抹在他的身上。

玄奘感觉自己的身体软得就像一摊泥,动弹不得。由于大量地出汗和流血,他已经严重脱水,嗓子冒烟,焦渴难当,很快便昏了过去,连这两个人是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

醒来时已是

佛教研究的核心是什么知识

清晨,露珠滴在滚烫的身体上,令他的精神为之一振。那种用来疗伤的香草在他的身旁堆了一小堆,供他取用。

他费力地抠出塞在嘴里的草叶,又将怀里的草掏出来,挤出汁水擦在身上。

他相信巫医说的话,丛林里的小虫子们很恐怖。他不是佛陀,不打算修苦行,更不想用自己这有限的肉身来为小虫子们做窝,因此还是提前做些防范的好。

旁边的植物叶片上沾满露水,玄奘张开嘴喝了几滴,只觉得嗓子眼里火辣辣的,连咽下一口水都好像刀扎一样。

歇息了片刻,他感觉自己恢复了一些体力,便顺手拾起一根长棍,支撑着站了起来,慢慢地朝前走去。

他所在的地方是一个深邃幽暗的马蹄形山谷,山峰将他团团围住,完全看不清道路。艰难行进了大约一炷香的工夫,拨开挡在身前的乱枝,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幽暗的山洞。

洞外南北两侧分列着两头石象,它们昂着头,甩着长鼻,似乎还在仰天长啸。这使得玄奘相信自己没有走错地方,早在进入这片山谷之前,当地的人就曾告诉过他,这两头石象大声吼叫的时候,大地都会为之震动。

见到这两头石象,就意味着石窟就在眼前了。

果然,走过一段悬崖边的小道,眼前豁然开朗,他已经不知不觉间来到了第一窟的门口。

借助斜射进洞窟里的阳光,一张巨大的脸庞出现在面前——这是一座大型的石质弥勒菩萨像,细长的慈目凝视着来自远方的僧侣,摆出祝福的手势。

玄奘的心中一阵悸动,泪水模糊了眼眶,濡湿了他虔诚的心。

礼佛三匝后,他慢慢地走进洞窟。

洞窟分成两部分,包括一个庞大的大厅,以及在大厅的前壁上凿出来的佛厅,菩萨就在这个佛厅里,安详地注视着这个世界。

庞大的石窟群一个接一个,鬼斧神工般地出现在他的面前,这些石窟雕刻复杂、装饰精美,风格上与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佛窟迥然不同。渐渐地,他被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惊呆了。

面对眼前这壮美的石窟,玄奘觉得,不管之前经历了多少危险和磨难,一切都值了。

石窟共有三十个,开凿在三十多丈高的岩壁上,最大的石窟高与宽都在二十余丈,深七八十丈!石窟尽头是一座从地面到洞顶的通体佛塔,四周的墙面刻满浮雕和壁画。

玄奘拄着长棍,慢慢地在这群像之间穿行。

他看到,一座十余丈长的佛陀涅槃像横卧于山壁之中,夕阳的余晖映射进来,给佛像镀上了一

吴承恩的佛教知识

层金色,更使佛的表情有了几分超然与神圣,宛若真人。

墙上装饰着大量精美绝伦的壁画,大多是以佛经故事为题材,也有一些是反映印度世俗生活的,那些富丽堂皇的王宫,那些巍峨庄严的寺庙,那些熙熙攘攘的集市,以及市井中的商贾小贩、杂耍艺人,看上去是那么华丽逼真。田野里辛勤耕作的农民,还有祭司和苦行者,他们的表情呼之欲出,生动传神,宛如一幅完美的古印度生活长卷。

有些壁画作品甚至带有明显的艳情风格,男女拥抱的场景栩栩如生,那种温柔与激情相结合的动感世界,与庄严肃穆的宗教情怀交织在一起,竟然没有丝毫的违和感,着实令人惊叹。

这大概是为了以欲世界与苦行世界形成对照吧?玄奘想,现实层面是一种苦行,而精神层面却又是极大的超越世俗的快乐。在壁画作者的心中,这些因素很可能是结合在一起的。

不管怎么说,这里集印度的雕刻与绘画艺术之大成,却是毋庸置疑的。

这些壁画大都很新,最古老的也不过数百年,近的可能只有十几年,因而显得颜色鲜艳,颜料特有的矿物气味混杂着白檀香味,弥散在整个河谷。

玄奘屏息凝神,一步一步缓缓地走着,看着,想象着……

他看到一座尚未开凿完成的石窟,洞窟的形状已经具备,但是地面还没有平整,窟内也还没来得及雕刻佛像,绘制壁画。

于是,他选择在这个洞窟里过夜。燃起一小堆篝火,孤独地面对着火堆,面对着火焰照耀下的粗糙的洞壁。

“或许再过些日子,还会有人到这里来,将这座洞窟完工……”看着面前跳动的火焰,玄奘这样想着。

然而事实却是,在这以后长达千年的时光里,不会再有人来了。

玄奘花了整整三天时间,终于走到了最后一座石窟。

在道路的尽头,一尊菩萨的壁画像出现在视野之中,画中的菩萨手执蓝色莲花,头微微侧着,专注地看着玄奘。

玄奘的气息骤然屏止,泪水不由自主地溢满双眸。

菩萨面容平和,表情竟微微地有些悲伤、有些关切,仿佛在倾听他的诉说,和他一起分担忧愁。

玄奘被这悲切的目光深深打动了,一瞬间,他感到自己不再孤独,他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来到这里,不就是为了沐浴在这样的目光之下吗?

他慢慢地无力地坐了下来,就像一个婴儿,坐在群山的怀抱里,坐在菩萨悲切的目光中,久久不愿离去。

“菩萨,魔罗一直纠缠我,为什么?玄奘只是一介凡夫僧,不值得他如此……

“菩萨,佛法真的会在五印度湮灭吗?所以魔罗才会阻止玄奘求法,阻止佛法在其他地方发扬光大,是这样吗?

“其实玄奘只是想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并没有想过要承担多大的责任。玄奘修为有限,心力不足,执念重重,如无菩萨加持,早就不知沦落到哪一道去了……”

他喃喃自语,将心中的烦恼和不安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他并不指望菩萨回答他什么,只想倾诉,在菩萨悲悯的目光中倾诉。

或许他下意识里知道,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目光来关照自己了……

原文出处:http://fojiao5.com/article/show-19568.html

以上是关于玄奘-佛法:丛林里的食人部落 佛法无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玄奘-佛法:丛林里的食人部落 佛法无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189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