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静下来,慢下来,体会善 佛法无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静下来,慢下来,体会善 佛法无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静下来,慢下来,体会善 佛法无边
佛说:学佛法佩戴本命佛法器!终身护佑,平安婚姻财运仕途!静下来,慢下来,体会善
说起道德,很像一个熟悉的陌生人,虽然在日渐边缘化,但人们仍然习惯于用它来评价周围的人事。可见,在人们内心深处对道德是渴望的,但可能只是一种模糊的感觉,我们说 不清楚道德究
师父在《佛教的道德观》中向我们开示:佛教对道德的定义就是“善”,在性质上具有安隐的特点,并且首先在于善心,然后才体现在行为上。
这解决了我之前的一个困扰:为什么有时候明明做的确实是善事,帮助了别人,但内心并没有特别安宁,还会有点烦躁呢?现在我明白了,有烦恼就是有扰乱内心安宁的因素出现,所以佛教所提倡的善,不仅仅是从行为来判断,而是让心不要进入烦恼的状态里,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它去检验自己的发心是否处于善的状态,净化自己的心灵,不要只关注外在做了什么善的行为,如果确实私心了无,应该会是很安隐自在的状态,因为知行已经合一,没有另外的所求。
那为什么只有善会给人带来真的安宁呢?或者说人为什么会烦恼纠结于我是否要选择道德和善良
这给我很大启示。因为我之前做事不太主动,有点麻烦的事我就会觉得算了吧,现在也挺好的。所以会觉得这种成贤成圣的道德我做不到,也不想做,我只要尽量做好自己就行了。但这会引发一个弊端:没有一个最高目标的话,我会觉得谁能没点凡夫心呢,很容易原谅自己,那么我就必然在凡夫的世界中打转,越来越凡夫,随业漂流。
我想这也和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浮躁有关,我们太追求即时性,方便性,越来越受不了等待、磨炼,有时候外卖小哥迟到几分钟都会生气,产生一种立刻就要得到的心理,不然这事我就不想干了。那么,佛法智慧能够将我们的认识提升到一个高远的视角,把我们从尘世中拉出来片刻,让我们静下来,慢慢地想一想应该以什么方式活着,以什么方式与周围相处,因为我们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时间其实比想象中长很多。这样才会不那么急功近利,才会愿意花时间去培养道德,去开发自己的潜能,去获得人生的意义。
原文出处:http://fojiao5.com/article/show-1955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静下来,慢下来,体会善 佛法无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静下来,慢下来,体会善 佛法无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1720.html。